17世紀至18世紀初法國白釉藍花陶瓷裝飾藝術風格的演變
發(fā)布時間:2017-11-21 23:07
本文關鍵詞:17世紀至18世紀初法國白釉藍花陶瓷裝飾藝術風格的演變
更多相關文章: 世紀 世紀 法國 白釉藍花陶瓷 青花陶瓷 裝飾藝術風格
【摘要】:法國陶瓷裝飾藝術發(fā)展史一直是國內學術界較少關注的研究領域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其錯綜復雜的文化脈絡以及早期窯口難于梳理的派生關系。本文以法國17世紀至18世紀初最具代表性的幾座窯口——納維爾(Nevers)、魯昂(Rouen)與圣云(Saint-Cloud)——為例,重點探討了法國白釉藍花/青花陶瓷的起源、早期發(fā)展及其裝飾藝術風格的變遷,主要內容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費昂斯彩陶工藝的發(fā)展及其歷史影響;二、17世紀下半葉中國外銷瓷器的輸入對荷蘭與法國瓷器產業(yè)發(fā)展的作用與影響;三、法國青花陶瓷裝飾藝術風格的演變分析,可將其脈絡歸納為:對意大利文藝復興晚期風格的模仿→從荷蘭陶器上對中國風格的間接模仿→對中國外銷瓷裝飾紋樣和造型的發(fā)展→結合歐洲傳統(tǒng)紋樣創(chuàng)造的本土式樣→在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再次引入東方元素。本文中引述的大量實例亦有助于真實地呈現法國早期陶瓷藝術的發(fā)展景象。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
【分類號】:J537
【正文快照】: 一、法國白釉藍花(青花)彩陶的產生及其對意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裝飾藝術風格的模仿 法國是歐洲最早生產陶瓷的國家之一[1],它的彩陶制作始于16世紀上半葉,略晚于意大利半島的威尼斯和佛羅倫薩。法國瓷器的發(fā)明[2]亦領先歐洲,其前身是一種被稱作“費昂斯”(f a?ence)的錫釉彩繪,
本文編號:121259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21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