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鐘離方國金箔裝飾藝術文化解析
本文關鍵詞:春秋鐘離方國金箔裝飾藝術文化解析
【摘要】:蚌埠雙墩春秋墓出土的金箔飾件以"鳥、蛇、太陽"為圖像,其裝飾美感是體現(xiàn)鐘離方國地域特色的圖騰崇拜文化產(chǎn)物,有著深層的藝術意象發(fā)生因素。圖像蘊含著宗教內(nèi)涵的符號,并將多種裝飾圖像的藝術美感有序糅合在圓形構圖中,整體圖像的象征符號、圖像構圖及設計美感更具深邃內(nèi)涵,與鐘離方國的生存繁衍、器物使用、以及陰陽觀念等密切聯(lián)系,也是古淮夷文明的延續(xù)。
【作者單位】: 蚌埠學院藝術設計系;
【基金】:2013年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新石器中晚期的涂山石崇拜文化藝術特征研究(SK2013B296) 2013年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項目:淮河流域廟會民俗藝術活動調(diào)查與研究(SK2013A107)
【分類號】:J525
【正文快照】: 中國出現(xiàn)錘制黃金成金箔或金葉貼附于器物表面,并其作為裝飾遲至商代初期[1]。在2006年至2008年間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安徽蚌埠雙墩春秋一號墓進行了考古發(fā)掘,出土了多件金箔飾件[2]。展現(xiàn)出春秋時期鐘離方國制作金箔飾件工藝的卓越。鐘離方國處在淮河中游,在春秋時期先后成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安禮;;從歷史人物到神話傳說:禹之精神崇拜嬗變的哲學路徑[J];大理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2 劉家琳;;先秦道家生命觀主要內(nèi)容探析[J];大理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3 闞緒杭;周群;錢仁發(fā);王元宏;;安徽蚌埠雙墩一號春秋墓發(fā)掘簡報[J];文物;2010年03期
4 秦潁;黃凰;李小莉;闞緒杭;;蚌埠雙墩一號墓出土春秋晚期金箔研究[J];文物;2011年05期
5 馬彥;;從蚌埠雙墩墓器物紋飾探古淮夷地區(qū)蛇圖騰形成因素[J];宜春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正茂;趙永偉;;法律儒家化新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 朱華東;;鐘離國歷史與文化的考古學觀察[J];安徽史學;2011年05期
3 張成;;晉宋至盛唐山水田園詩的思想和諧美[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彭倩;;悲耶? 壯耶?——從杜甫與吳雯的昭君詩看兩人歷史觀的差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5期
5 徐長春;;淺析《論語》中君子之“道”與“人格美”的體用關系[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1期
6 張夢;;儒家、墨家、基督教“愛”之道德價值——讀《中國哲學簡史》[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6期
7 陳雪艷;;“有我之境”與李白筆下的僧人與佛寺描寫[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0期
8 孫芷萱;;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英國愛情文學探微[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0期
9 何小英;;哲學在社會發(fā)展和個人進步中的功用[J];安順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10 李穎;;合和之聲——中國古典音樂思想的文化探源[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解明;;淺談有時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構建[A];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馬賽;;后期墨家名實觀初探[A];“回顧與前瞻:中國邏輯史研究30年”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向佐群;;環(huán)境協(xié)同論與老莊哲學的解讀與同構[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09年
4 烏杰;;和諧社會與改革[A];中國改革論壇暨中國體改研究會2005年北京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趙健;;孔子“天人”思想研究[A];孔學研究(第十五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五次暨海峽兩岸第八次孔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李連軍;;實證會計研究的方法與方法論:哲學基礎與研究范式[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7 周曉菲;;價值的內(nèi)涵與中醫(yī)價值觀[A];第十五屆全國中醫(yī)藥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藝虹;世紀之交都市言情劇的情愛文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趙瑞華;媒介文化與休閑異化[D];暨南大學;2011年
3 于亮;中國傳統(tǒng)園林“相地”與“借景”理法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4 金忠嚴;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合論[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5 張敏;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大學生精神成人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連旗;北宋嘉yP二年進士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劉偉;十七世紀中葉之前漢民族和猶太民族宗教信仰品格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楊揚;青城本色:呼和浩特宗教和諧機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張波;中國電影批評中的話語權威與身份建構(1937-1949)[D];上海大學;2011年
10 陳飛虎;大學教育智慧[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天問;當代工筆花鳥畫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曹藝;論漢字體設計中的“形”與“態(tài)”之美[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3 杜娟;論公務員的自我實現(xiàn)[D];湘潭大學;2010年
4 黃言芳;初中生命科學教學中開展有效探究活動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佩;“零包裝”及其設計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趙雪梅;陶淵明詩文中的生態(tài)美學思想[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莉莉;從孔子教育思想思考現(xiàn)在的語文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明華;對審美生存的探討[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9 任麗君;老子主“和”哲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徐曉靜;軟裝飾在新中式室內(nèi)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刁生虎;道家生死觀的理論內(nèi)涵及現(xiàn)代價值[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2 張瑞芳;;鳥、蛇圖騰與氏族過渡的文化遺跡——《搜神記·羽衣人》的文化解讀[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年01期
3 成沛然;吹風置換法——蒸汞作業(yè)的有效安全防護措施[J];黃金;1989年09期
4 后德俊;楚人的采金方法[J];江漢論壇;1985年03期
5 趙生軍;;中國古代蛇圖騰崇拜芻議[J];思茅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6 張尚仁;;莊子的死亡哲學[J];學術探索;2010年02期
7 盧國龍;;隆禮以率教 邦國之大務——禮樂文明中的宗教理解[J];中國哲學史;2011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匯文;胡成明;;先秦贛鄱地區(qū)幾何形印紋陶裝飾藝術之流變[J];藝術百家;2008年02期
2 張霞兒;;論寧波象山繡花布鞋的藝術特色[J];大眾文藝;2010年09期
3 高敏;葉康寧;;先秦時期裝飾藝術風格的演變[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4 余磁;試論陶瓷裝飾藝術的新發(fā)展[J];中國陶瓷;2002年04期
5 袁恩培;漢代畫像石磚的裝飾藝術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6 全少莉;;漫談現(xiàn)實生活中的裝飾藝術[J];美術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7 黃建成;裝飾藝術札記[J];美術;1990年12期
8 王小勤;新松恨不高千尺——評95屆裝飾藝術設計專業(yè)畢業(yè)設計[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及設計版);1995年04期
9 孫宏圖;裝飾藝術的形式表現(xiàn)[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10 徐華鐺;一朵永開不敗的裝飾藝術奇葩——麒麟[J];包裝世界;200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靜;;與美同行——淺談裝飾藝術的內(nèi)涵[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2 王艷;藍江平;張曉燕;;中外裝飾藝術比較[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3 雍振華;;略論蘇州傳統(tǒng)民居的雕繪裝飾[A];中國文物學會傳統(tǒng)建筑園林委員會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4 高大偉;劉瑗;;頤和園磚雕藝術研究[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三輯)[C];2000年
5 劉鴻武;;紫禁城建筑的石雕裝飾[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三輯)[C];2000年
6 潘魯生;;傳統(tǒng)漢字圖形裝飾[A];“歲寒三友——詩意的設計”——兩岸三地中國傳統(tǒng)圖形與現(xiàn)代視覺設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尹俊燕;;彩陶文化的多重裝飾藝術法則——以馬家窯彩陶為例[A];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二)[C];2009年
8 高陽;;中國傳統(tǒng)吉祥造型與現(xiàn)代吉祥物設計[A];“歲寒三友——詩意的設計”——兩岸三地中國傳統(tǒng)圖形與現(xiàn)代視覺設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李亮之;華梅立;;色彩歷程——工業(yè)設計流行色主調(diào)印象[A];2001-2003中國流行色優(yōu)秀論文集[C];2003年
10 尚剛;;從聯(lián)珠圈紋到寫實花鳥——隋唐五代絲綢裝飾主題的演變[A];“歲寒三友——詩意的設計”——兩岸三地中國傳統(tǒng)圖形與現(xiàn)代視覺設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小明;拓展居室空間的裝飾藝術[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舒乙;田義墓的石刻裝飾藝術絕品[N];光明日報;2006年
3 楊宜柳;民間剪紙的裝飾藝術[N];中國文化報;2001年
4 過山;裝飾藝術的色彩魅力[N];中國包裝報;2001年
5 許曉東;書畫藝術品增添家居魅力[N];消費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顧學文;裝飾藝術的“上海味道”[N];解放日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張潤東;首家24小時營業(yè)畫廊街開張[N];華夏時報;2006年
8 方子;裝飾藝術時尚(上)[N];天津工商報;2000年
9 張玉花;張光宇的裝飾藝術[N];美術報;2004年
10 郝淑蘭;“哲匠”立書,傳承古建工藝[N];中國文物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倪建林;原始裝飾藝術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2 仇春霞;西域繪畫東傳及本土化[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2年
3 黃厚石;事實與價值[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4 田歡;維吾爾族視覺藝術的族群性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5 袁宣萍;17-18世紀歐洲的中國風設計[D];蘇州大學;2005年
6 柳逸善;關于蒙古包的審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7 許曉燕;以史為鏡 知古鑒今[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莉;精神與形式[D];山西大學;2005年
2 張霞兒;寧波象山繡花布鞋裝飾藝術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3 顧東方;袁運甫藝術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4 吳維娜;論中國傳統(tǒng)吉祥紋樣在陶瓷裝飾中的應用[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07年
5 黃瑤;裝飾藝術在繪畫中的融合[D];湖北美術學院;2008年
6 張瑞;徽州古民居木雕門窗的裝飾特色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7 李媛莉;試論蘇州傳統(tǒng)民居木雕門窗的裝飾藝術特點[D];蘇州大學;2004年
8 李婧;清代宮廷包裝及器物裝飾藝術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9 吳偉;淺析玻璃工藝在現(xiàn)代裝飾藝術中的運用[D];西安美術學院;2006年
10 陸曉云;裝飾藝術符號傳承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18491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184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