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微博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攝影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微信微博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攝影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微信微博 高校 攝影教學 設計研究 輔助教學
【摘要】:藝術類中的攝影教學作為一門高校限定選修課程,涉及的知識面越來越廣泛,隨著其豐富多變的形式內容,攝影教學對于提高廣大學生的動手能力、技術水平、藝術修養(yǎng)和高雅的審美能力等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自西方的藝術教學方法傳入我國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如今社會科技的進步,經(jīng)濟文化的高速發(fā)展,這種教學模式的轉變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代藝術教育發(fā)展的需求。雖然攝影教學在多數(shù)高校已經(jīng)開設多年,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陳舊的教學內容以及落后的教學設備都成為一些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攝影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難題。隨著網(wǎng)絡數(shù)字化時代的到來,國內許多高校的攝影教學受到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攝影教學如何面對日益激烈的數(shù)字化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如何創(chuàng)新實行多媒體教學方法,如果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如何能夠大范圍圖文并茂的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等等,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本次課題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過調查研究廣西部分高校美術教學中的攝影教學微信、微博在高校學生群體中的應用情況,分析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攝影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微信、微博等應用軟件輔助教學的內容進行設計研究,以探尋在多媒體交互的時代背景下高等院校開展應用軟件輔助攝影教學的有效途徑,更深層次的培養(yǎng)學生的媒介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本論文研究的重點是在把握相關攝影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合理分配教學資源,以微信、微博的優(yōu)勢特征達到輔助教學的目的。即微信、微博應當發(fā)揮哪些有利作用、選擇哪些發(fā)布內容、如何編排信息內容、信息呈現(xiàn)方式以及為何發(fā)布這些內容、為何這樣組織編排內容、為何出現(xiàn)這樣的呈現(xiàn)方式等等。筆者結合使用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走訪調查法、個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輔之隨機訪談、郵箱郵件、電話采訪、微信微博等手段收集資料,設計分析,修證定案等方式最終獲取研究結果的相關數(shù)掘。通過對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課程的實踐案例調查解析,筆者得到很大的啟示。網(wǎng)絡課程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屢見不鮮,為本次課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論基礎和設計指導。網(wǎng)絡課程的推廣為微信微博輔助教學提供了可實踐依據(jù)。相關案例的分析解剖、微信微博等內容設計為本次研究課題提供參考和啟發(fā)。通過探討研究微信微博在攝影教學中所發(fā)揮的媒介特性,在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以及攝影教學活動中對微信微博的需求程度,筆者對微信微博的設計內容重新進行界定。旨在充分發(fā)揮微信微博在日常教學中強大的便利作用。微信、微博等應用軟件的內容設計將會彌補教學任務中出現(xiàn)的難點和不足之處。而微信微博的內容設計直接關系到攝影教學的成果,因此單純的內容設計并不能滿足攝影教學的需求,還需要后期反復的實踐修改。內容設計的合理性、邏輯性、有效性都將得到教學過程中實用的考驗,通過收集使用者對設計結果的反饋評價對課題研究的成果優(yōu)化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本次課題研究的成果總結以及應用軟件輔助教學活動的媒介優(yōu)勢能否幫助當今大學生在日益激烈的就業(yè)環(huán)境下取得競爭優(yōu)勢,把握學習技能,將碎片化的時間充分合理利用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微信微博 高校 攝影教學 設計研究 輔助教學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40-4;G434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一、前言9-15
- (一) 課題研究的背景及問題提出9-11
- 1.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攝影教學離不開現(xiàn)代教學輔助9-10
- 2. 微信微博等應用軟件對攝影教學的必要輔助支持10-11
- 3. 豐富多樣的攝影類微信、微博資源11
- (二) 選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11-12
- 1. 研究目的11
- 2. 研究意義11-12
- (三)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2-13
- 1. 國內攝影教學研究概況12-13
- 2. 國外攝影教學研究概況13
- (四) 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難點與研究方法13-15
- 1. 課題創(chuàng)新點13-14
- 2. 課題難點14
- 3. 研究方法14-15
- 二、微信微博內容設計的理論依據(jù)與案例啟示15-24
- (一) 微信微博內容設計的理論依據(jù)15-19
- 1. 網(wǎng)絡課程的內容設計為微信微博的內容設計提供理論來源15-16
- 2. 體驗式教學設計研究為微信微博的內容設計提供理論指導16-18
- 3. 微型學習設計研究為微信微博輔助攝影教學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18-19
- (二) 微型內容設計的相關案例啟示19-24
- 1. 微型學習的課程設計為應用軟件的內容設計過程提供參考依據(jù)19
- 2. 優(yōu)秀教育微信微博案例為攝影教學的微內容設計提供啟發(fā)19-24
- 三、微信微博的內容設計輔助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攝影教學的概念解讀與現(xiàn)狀分析24-30
- (一) 微信微博等內容涉及的概念解讀24-27
- 1. 微信的特性24-25
- 2. 微博的特性25-26
- 3. 微信微博輔助攝影教學的定義26-27
- 4. 微信微博的微內容設計的概念27
- (二)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攝影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27-30
- 1.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攝影教學的內容分析27-28
- 2.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攝影教學的特點分析28-29
- 3.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攝影教學對微信微博輔助教學的需求分析29-30
- 四、微信微博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攝影教學中的應用研究30-37
- (一) 微信微博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攝影教學的應用研究目標30-31
- 1. 學習目標30
- 2. 心理目標30-31
- (二) 微信微博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攝影教學的應用內容設計三要素31-32
- 1. 微信微博內容的選擇31-32
- 2. 微信微博內容的組織32
- 3. 微信微博內容的呈現(xiàn)32
- (三) 微信微博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攝影教學中應用的案例設計32-37
- 1. 微信輔助攝影高校教學的案例設計33-35
- 2. 微博輔助攝影高校教學的案例設計35-37
- 五、微信微博輔助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攝影教學的案例實踐與效果評價37-43
- (一) 微信微博內容設計的案例實踐37-41
- (二) 微信微博內容設計的效果評價41-43
- 六、內容設計的研究總結及未來展望43-45
- (一) 內容設計的研究總結研究總結43
- (二) 未來展望43-45
- 1. 加強微信微博群活動中頭腦風暴法的運用43
- 2. 探索出科學有效的微信微博等應用軟件為媒介的主體學習43-45
- 參考文獻45-46
- 附錄46-52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2-53
- 致謝53-5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曉劍;在攝影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2 劉旭煒;淺談高校攝影教學[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3 臧銳;論攝影教學中的審美素質培養(yǎng)[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4 馮迎福;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 提高攝影教學質量[J];青海師專學報.教育科學;2005年01期
5 吳世柏;高校藝術生基礎攝影教學初探[J];當代教育論壇;2005年09期
6 王剛;;攝影教學的主題化[J];蘇州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7 孔璐;;淺議高校攝影教學與素質教育[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8 黃曉軍;馮镅;;攝影教學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創(chuàng)新性實踐研究[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9 時春陽;;運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攝影教學的實踐[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10 羅惠婷;;高校攝影教學改革探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甘泉;;借助專業(yè)優(yōu)勢,發(fā)揮攝影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獨特作用[A];全國光學、光電和電子類專業(yè)教學經(jīng)驗交流、研討會專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記者 莊初陽;全國老年大學攝影教學研討會昨召開[N];麗水日報;2009年
2 記者 莊初陽;全國老年大學攝影教學成果展在我市舉行[N];麗水日報;2008年
3 謝白;新聞攝影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N];中國攝影報;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楊曉;微信微博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攝影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年
2 張省會;多媒體信息時代藝術專業(yè)《攝影》課程教學模式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曉娟;微博輔助攝影教學的微內容設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4 肖鳳霞;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攝影教學探述[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7797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77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