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民歌考譯
發(fā)布時間:2017-09-16 23:38
本文關鍵詞:毛南族民歌考譯
更多相關文章: 毛南族民歌 音樂形式 調式音階 審美文化 藝術特征 發(fā)展與傳承
【摘要】:民歌,是一個民族歷史的鏡子,它可以折射出這個民族在不同時代的不同的形態(tài)。毛南族的民歌就是毛南族民間音樂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反映了毛南族人民的心聲,其內容多樣,匯集了所有的毛南族人民豐富的文化與思想觀念,全面的反映了毛南族歷史發(fā)展的道路,展現(xiàn)出了樸實的毛南族人民的生活情趣、倫理觀念與節(jié)慶風情,具有非常濃郁的民族特色。文章將從人們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民歌為突破口,對毛南族的民歌進行深入了解,借助民族音樂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對毛南族民歌的創(chuàng)作特征、審美特征、藝術形式等方面分析,旨在將毛南族民歌的歷史和現(xiàn)狀作比較系統(tǒng)的歸納。本文分六個部分: 緒論部分,作者主要對文章研究的課題來源、目的與意義、國內的研究現(xiàn)狀以及主要內容和方案、方法等進行一個概括與說明。 第一章,,主要是對毛南族進行一個簡要的概述。從它的族稱及族源、歷史的發(fā)展、語言文化、風俗和生活習慣以及民間文化等各個方面進行了一個全方位簡要的介紹。這是對理解毛南族民歌的產(chǎn)生的背景做了一個簡要的鋪墊。 第二章,介紹了毛南族民歌的概況。從毛南族民歌的發(fā)展歷程以及毛南族民歌的分類及特點等,對毛南族民歌做一個全面的分析。 第三章,從音階與調式、核心音調的模式以及音樂結構形式及特征來剖析毛南族的民歌。 第四章,介紹毛南族民歌中特有的審美觀念以及毛南族民歌特有的藝術形式,進一步加深對毛南族民歌的了解。 第五章,從毛南族民歌的功能與價值、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旅游開發(fā)與外來的文化對毛南族民歌音樂的影響來對對毛南族民歌音樂傳承、保護及發(fā)展進行分析。 最后是文章的結語。隨著時間的推移,毛南族民歌在一直不斷的變化與發(fā)展,但在它的變化與發(fā)展的過程中,保護民族文化音樂、弘揚與延續(xù)民族的精神永遠是毛南族民歌堅持不變的文化本色。
【關鍵詞】:毛南族民歌 音樂形式 調式音階 審美文化 藝術特征 發(fā)展與傳承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J607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錄7-9
- 緒論9-13
- 第一章 毛南族概述13-19
- 1.1 族稱、族源13-14
- 1.2 歷史發(fā)展14-15
- 1.3 語言文化15-16
- 1.4 風俗習慣與生活習慣16-17
- 1.5 民間文化17-19
- 第二章 毛南族民歌概況19-31
- 2.1 毛南族民歌的發(fā)展歷程19-21
- 2.2 毛南族民歌的分類及特點21-31
- 2.2.1 “歡”22-23
- 2.2.2 “比”23-26
- 2.2.3 “排見”26-27
- 2.2.4 “!27
- 2.2.5 “師公調”27-31
- 第三章 毛南族民歌音樂形態(tài)分析31-35
- 3.1 音階與調式31-32
- 3.2 旋律進行特點32-33
- 3.3 音樂結構形式及特征33-35
- 第四章 毛南族民歌獨有的審美文化現(xiàn)象及藝術特征35-45
- 4.1 毛南族民歌中特有的審美文化35-37
- 4.1.1 天地萬物起源之歌35
- 4.1.2 民族史詩之歌35-36
- 4.1.3 信仰觀念之歌36
- 4.1.4 愛情之歌36-37
- 4.2 毛南族民歌的藝術特征37-45
- 4.2.1 外部特征37-38
- 4.2.2 內部特征38
- 4.2.3 毛南民歌中豐富多彩的到藝術表現(xiàn)手法38-39
- 4.2.4 毛南族民歌的語言風格39-40
- 4.2.5 毛南族民歌的審美特征40-45
- 第五章 毛南族民歌音樂未來的發(fā)展、傳承與保護45-49
- 5.1 毛南族民歌音樂的功能與價值45-46
- 5.2 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旅游開發(fā)與外來的文化對毛南族民歌音樂的影響46-47
- 5.3 對毛南族民歌音樂傳承、保護及發(fā)展的分析47-49
- 結語49-51
- 參考文獻51-53
- 致謝53-55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55-5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覃文靜;;毛南族民歌[J];出版廣角;2001年02期
2 老芾;;放聲歌唱春常在——毛南族民歌[J];歌海;2002年10期
3 盧嬌蘭;;毛南族研究綜述[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4 譚亞洲;韋秋桐;;漫談毛南族民歌[J];河池師專學報(文科版);1990年02期
5 譚亞洲,韋秋桐;毛南族民歌中的女性形象[J];河池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4期
6 莫家仁;歷史文化蘊歌中——《毛南族民歌》賞讀[J];廣西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7 譚亞洲;毛南族民歌的審美特征[J];民族藝術;1997年03期
8 鄧如金;;再談關于毛南族民歌的一些問題——兼答譚亞洲同志[J];民族藝術;1987年03期
9 孟學華;;貴州毛南族節(jié)慶文化的特色及其價值[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10 歐雯tD;;毛南族民間音樂的歷史與發(fā)展淺探[J];廣西地方志;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覃文靜;[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
本文編號:8659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86598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