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現(xiàn)代鋼琴詮釋早期鍵盤樂作品的幾點思考——以C.P.E.巴赫《為行家和愛好者而作》(W.55-58)中18首奏鳴曲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9-25 09:29
每一位鋼琴家對如何運用現(xiàn)代鋼琴演奏早期鍵盤樂作品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C.P.E.巴赫《為行家和愛好者而作》中的18首奏鳴曲在古典奏鳴曲結構演進的過程中具有典型性,通過對其進行演奏分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早期鍵盤樂作品及其演奏特點,使我們認識到用現(xiàn)代鋼琴演奏早期鍵盤樂作品的復雜性。演奏者亦可在此基礎上思考現(xiàn)代鋼琴的演奏手法,結合與聲音相關的討論,建立合理的演奏觀念。
【文章來源】: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1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緣起
二、C.P.E.巴赫以及《為行家和愛好者而作》18首奏鳴曲的結構分析
三、從演奏出發(fā)對作品的進一步觀察:情緒分段、舞曲組曲布局、裝飾音及裝飾性結構
情緒分段
舞曲組曲布局
裝飾音及裝飾性結構
四、圍繞聲音展開的討論
五、結語:在合理演奏思路指導下的演奏實踐
本文編號:3409459
【文章來源】: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1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緣起
二、C.P.E.巴赫以及《為行家和愛好者而作》18首奏鳴曲的結構分析
三、從演奏出發(fā)對作品的進一步觀察:情緒分段、舞曲組曲布局、裝飾音及裝飾性結構
情緒分段
舞曲組曲布局
裝飾音及裝飾性結構
四、圍繞聲音展開的討論
五、結語:在合理演奏思路指導下的演奏實踐
本文編號:34094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3409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