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與闡釋:女性主義音樂研究的兩種途徑——《社會性別與音樂經(jīng)典》及《陰性終止》之比較
本文選題:音樂傳統(tǒng) 切入點:社會性別 出處:《音樂研究》2015年03期
【摘要】:正婦女研究(women's studies)1大致在20世紀70年代被引入音樂學領(lǐng)域,其初衷在于,"指出對女性音樂家在歐洲傳統(tǒng)中地位的遺忘,使她們的作品得以出版、錄制,并研究她們在音樂史上的地位"2。隨著越來越多女性音樂家被發(fā)掘,音樂學者們發(fā)現(xiàn)在"遺忘"背后隱藏著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什么女性音樂家會被遺忘,以至于音樂的歷史儼然成了"他的"歷史(hisstory)?為什么女性在特定歷史時期不被鼓
[Abstract]:Study of women (women's Studies) was introduced in 1970s 1 about the field of music, its original intention, "pointed out that the status of female musicians forgotten in the European tradition, make their works to be published, recording, and study their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music with 2. more female musicians were discovered, a scholar of music they found in the" forgotten "hidden behind many thought-provoking questions: why do women musicians will be forgotten, that music history seems to have become" his "History (hisstory)? Why women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is not drum
【作者單位】: 中央音樂學院;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課題“跨學科視野中的當代英美音樂美學”(編號NCET-12-0998)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J60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亞平;;什么是音樂學分析:一種研究方法的探求[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2 宋方方;;社會性別:一個有效的音樂分析范疇[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3 姚亞平;;關(guān)于“分析”的若干話題分析[J];音樂研究;2010年04期
4 宋方方;;美國女性主義音樂批評的學術(shù)歷程[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5 鐘芳;;陰性的聲音與力量——試析中西文化語境中“社會性別”的音樂學表述[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6 孫國忠;當代西方音樂學的學術(shù)走向[J];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7 紀露;;對“女權(quán)主義音樂批評”方法的解讀和反思[J];人民音樂;2012年11期
8 宋方方;;女性主義音樂批評的貢獻與局限[J];人民音樂;2012年08期
9 孫璐;;實證主義與形式主義的雙重超越——對麥克萊瑞《喬治·比才——卡門》一書的解讀[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10 賈抒冰;;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美“新音樂學”發(fā)展綜論[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宋方方;對美國20世紀末西方音樂研究中女性主義批評的審視[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彩華;;將社會性別視角納入農(nóng)村基層政治改革與發(fā)展——以女村官為例[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9期
2 夏旭光;龐啟軍;;試析視覺文化中女性“被看”的表象與癥結(jié)[J];才智;2010年03期
3 楊麗;;歌劇《卡門》的人物形象塑造與音樂風格[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8期
4 顏峰;胡文根;;從性別正義看女大學生的就業(yè)心理調(diào)適[J];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教育;2010年05期
5 楊靜慧;;妻子留守型農(nóng)村家庭結(jié)構(gòu)缺損現(xiàn)狀解析[J];黨政干部學刊;2010年04期
6 王麗娟;;西方音樂作品研究中的音樂學分析與音樂技術(shù)分析[J];電影評介;2009年18期
7 黃陳芳;;一種和諧的性別文化——對“嚴婆”崇拜現(xiàn)象的探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8 暢引婷;;婦女/性別研究的認識理路與時代特征[J];婦女研究論叢;2010年01期
9 林曉珊;;性別特質(zhì)、身體實踐與健康風險行為[J];婦女研究論叢;2011年01期
10 馬冬林;韓廣梅;;“假性同性戀”心理干預及分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暢引婷;;符號運用策略對女性主義傳播效應的影響——以父權(quán)制概念的意義闡釋為例[A];中國社會學會2007年會“社會建設(shè)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王晶;劉彥U,
本文編號:17006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70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