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樂的基石:南侗民歌核腔的音樂文化分析
本文關鍵詞:和樂的基石:南侗民歌核腔的音樂文化分析
【摘要】:南侗民歌品種繁多,色彩斑斕,但縱橫不出方圓,該民族的歌曲皆以平穩(wěn)、柔和、含蓄、質(zhì)樸見長,細究其因,與該民族民歌核腔存有緊密聯(lián)系。文章通過對侗族南部方言區(qū)民歌的音樂核腔特征進行分析,運用音樂學、音樂美學、文化學等學科知識詮釋南侗民歌核腔的"和樂"靈魂,旨在進一步加強對南侗民歌的認識,以期厘清侗族民歌的文化內(nèi)涵與文化生態(tài)的耦合關系。
【作者單位】: 懷化學院音樂舞蹈系;
【關鍵詞】: 南侗 民歌 核腔 音樂 文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南北侗族民歌比較研究”(12YJC760068) 湖南省教育廳優(yōu)秀青年基金項目“南北侗民歌比較研究”(11B096)
【分類號】:J607
【正文快照】: 近年來,研究南侗民歌的成果日益增多,尤其是關于侗族大歌的話題非常熱,但這些研究多停留在單個歌種層面上,有關南侗民歌整體音樂風格如何?何以此類文章則較為少見。據(jù)筆者多次深入侗區(qū)考察獲悉,南侗民歌以“和諧”彰顯自身音樂風格魅力,而該種音樂風格之形成與其孕育、滋生、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洪波;;音樂的審美特征與風格差異辨[J];大舞臺;2010年06期
2 蘇金梅;;侗族耶歌芻議[J];民族音樂;2009年06期
3 蒲亨強;論民歌的基礎結(jié)構(gòu)——核腔[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7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雅麗;;對高校藝術教育建設的幾點構(gòu)想[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張艷蕓;;縹緲遠逸,詭譎a\思——淺析舒曼的音樂美學思想[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9期
3 李曉麗;;對高師音樂欣賞課教學的幾點思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4期
4 王莉慧;;淺談視唱中的情感表達[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5 吳曉秋;;構(gòu)建高校學生音樂審美心理[J];北方音樂;2009年12期
6 張艷;張沛芳;;鋼琴音樂中理性與感性的結(jié)合[J];北方音樂;2010年09期
7 陳泓茹;;析心理素質(zhì)與歌曲演唱[J];北方音樂;2010年12期
8 王恒華;;關于音樂的功能[J];北方音樂;2011年01期
9 王冬香;;感知孔子音樂美學思想中的“禮”[J];北方音樂;2012年02期
10 胡遠慧;;湘西保靖縣苗族民歌調(diào)查研究[J];北方音樂;201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丹;;音樂審美的共性與個性[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2 郭宸利;;天柱縣石洞鎮(zhèn)擺洞村侗族交通文化調(diào)查研究[A];走進原生態(tài)文化——人類學高級論壇2010卷[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向京;瞿小松音樂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崔鴻飛;從民間藝術到文化遺產(chǎn)[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趙書峰;湖南瑤傳道教音樂與梅山文化[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4 季誠遷;古村落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吳穎;音樂教學系統(tǒng)設計理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6 梁聰;清代清水江下游村寨社會的契約規(guī)范與秩序[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7 葉松榮;斷裂與失衡[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8 任勝洪;現(xiàn)代性與民族性:侗族歌班的教育人類學考察與分析[D];西南大學;2008年
9 肖詩順;貧困地區(qū)新型農(nóng)村合作醫(yī)療保險需求與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10 范曉峰;音樂理解現(xiàn)象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園園;張千一影視歌曲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廖婷;王中山箏樂藝術初探[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謝菁;基于聲樂演唱的藝術美探究中國民族聲樂之“韻”[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朱泓陽;對民族歌劇《白毛女》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唱段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耀然;河北開灤煤礦音樂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吳婷婷;禾中之魚[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7 高潔;舒曼鋼琴套曲《童年情景》藝術特點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8 佘斐;小提琴換把中即興滑音的使用問題以及表現(xiàn)效果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吳宏微;初探《道德經(jīng)》對小提琴演奏的啟示[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周臨舒;巴赫《恰空舞曲》四個音響版本表演創(chuàng)造的合理性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潘永華;侗族民族歌舞“多耶”初探[J];中國音樂;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娟;;《說文解字》與中國古代樂器文化[J];文學界(理論版);2011年08期
2 李f ;;關于舞蹈基本問題的點滴思考[J];華章;2011年23期
3 楊遠宏;對藍天“戲與歌”音樂探索的文化思考[J];四川戲劇;2002年02期
4 臧藝兵;呂家河民歌與地域文化建構(gòu)——一種音樂民族志的考察和分析[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5 李思晴;;淺談民族唱法中民歌的演唱風格[J];青春歲月;2010年24期
6 蒲亨強;論民歌的基礎結(jié)構(gòu)——核腔[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7年02期
7 楊樺;音樂學習——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一個窗口[J];渝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8 劉承華;也談音樂與文化──答胡自強先生[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9 麗瑚;音樂學術參考資料之三十五——近期民歌論文索引[J];中國音樂;1990年04期
10 彭兆榮,何玲玲;民族音樂的敘事功能[J];民族藝術;199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雯;;淺談改進普通高校音樂課教學方法[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2 許志剛;;周部族在音樂與詩歌領域的貢獻[A];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研究——第一屆與第二屆“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方兵;;略論音樂在電視節(jié)目中的功能意義[A];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影視科技論文集[C];2003年
4 朱z,
本文編號:9068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906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