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學視閾下聲樂藝術跨界交融現象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7-09-03 10:12
本文關鍵詞:接受美學視閾下聲樂藝術跨界交融現象探析
【摘要】: 近年來,“跨界”、“交融”成為音樂領域的時髦詞匯。隨著歌唱家們紛紛推出自己的跨界歌唱專輯,以及各種形式跨界演唱會的成功舉辦,聲樂藝術領域也掀起了“跨界”狂潮。對于聲樂藝術中的跨界交融現象,從一開始就引起人們的廣泛爭論,褒貶不一。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筆者試圖以一種新的視角,以接受美學理論的觀點對這種現象進行觀照、分析。 本文除結束語外,共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闡述了研究緣起,梳理和分析了國內外的相關研究現狀,并在此基礎上說明了本研究的意義及預期達到的目標。 第二部分:簡要介紹了接受美學的創(chuàng)立背景及主要觀點。 第三部分:首先介紹了“跨界音樂”的由來、現狀及“跨界”的內涵,其次重點對聲樂藝術中的跨界交融現象進行分類、梳理。 第四部分:運用接受美學主要觀點著重對聲樂藝術中的跨界交融現象進行分析,得出結論:聲樂藝術跨界交融現象是滿足觀眾需要的對象化存在,實現了對觀眾“定向期待”、“創(chuàng)新期待”的滿足,是創(chuàng)作者遵循腦中懸掛的“潛在的觀眾”進行創(chuàng)作表演的結果。同時,它也是一種社會精神文化現象,因為接受者的期待視界并非“空穴來風”,它總是受制于一定社會文化精神氛圍形成的時代總視界。所以,也可以說聲樂藝術跨界交融現象的產生、存在、發(fā)展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都是一個時代變遷的記錄與見證。
【關鍵詞】:接受美學 聲樂藝術 跨界 交融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J61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1章 緒論7-9
- 1.1 研究緣起7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7-8
- 1.3 本研究的預期目標8-9
- 第2章 接受美學理論概述9-15
- 2.1 接受美學的誕生背景及理論淵源9-11
- 2.1.1 接受美學的誕生背景9-10
- 2.1.2 接受美學的理論淵源10-11
- 2.2 接受美學的主要觀點11-15
- 2.2.1 姚斯的主要觀點11-13
- 2.2.2 伊瑟爾的主要觀點13-15
- 第3章 聲樂藝術中的跨界交融現象概述15-19
- 3.1 音樂藝術跨界交融現象的由來及內涵15-16
- 3.2 聲樂藝術跨界交融現象的發(fā)展現狀16
- 3.3 聲樂藝術跨界交融現象的分類梳理16-19
- 第4章 接受美學對聲樂藝術跨界交融現象的觀照19-32
- 4.1 引用接受美學理論研究音樂藝術現象的可行性論證19-20
- 4.2 接受美學理論觀點對聲樂藝術跨界交融現象的具體觀照20-32
- 4.2.1 聲樂藝術跨界交融現象是觀眾審美需要的對象化存在20-23
- 4.2.2 聲樂藝術跨界交融現象對于接受者"定向期待"與"創(chuàng)新期待"的滿足23-26
- 4.2.3 聲樂藝術跨界交融現象是一種社會性的精神文化現象26-29
- 4.2.4 聲樂藝術跨界交融現象是藝術家遵循"隱含讀者"進行創(chuàng)作表演的結果29-32
- 結語32-33
- 參考文獻33-35
- 致謝35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高洋;李伶;;美聲唱法通俗化及其學習方法[J];大舞臺;2012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馮倩;中國當代民族聲樂跨界演唱個案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7843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78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