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曲劇唱腔結構的三種稱謂辨析
本文關鍵詞:河南曲劇唱腔結構的三種稱謂辨析
【摘要】:目前對河南曲劇唱腔的結構有三種稱謂:曲子、曲牌和調門。曲子主要是對河南曲劇唱腔的整體稱謂,曲牌是文詞性質的牌調,調門則有曲調框架之含義。不明確區(qū)分曲子、曲牌和調門,對河南曲劇乃至中原地區(qū)漢民族戲曲、曲藝的認識必然造成模糊和誤解。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
【關鍵詞】: 河南曲劇 曲子 曲牌 調門
【基金】: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課題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3-ZD-096
【分類號】:J617.5
【正文快照】: 河南曲劇為上世紀20年代中后期發(fā)展起來的地方劇種,屬于“劇齡”較短的年輕劇種。作為新興的地方劇種,河南曲劇的研究在建國后才進入研究者的視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對于曲劇的研究多停留于樂譜的搜集,如《河南曲子(河南南陽曲子)》、《河南曲劇音樂》、《河南曲子集》三項成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林青;;曲牌音樂學習筆記[J];中國音樂;2006年01期
2 榮鴻曾;陳應時;李直;;論填詞——粵劇樂音創(chuàng)作研究之二[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84年Z1期
3 周來達;;寧海平調三支曲牌與諸宮調淵源探微[J];文化藝術研究;2008年03期
4 宋運超;熊岸楓;;中國戲曲唱腔曲體界定的“否定之否定”[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5年04期
5 馬小雨;;曲牌聯綴的獨特魅力——淺談曲劇唱腔音樂的聯曲體結構形式[J];作家;2009年06期
6 王耀華;福建戲曲各曲牌體系內部的貫穿聯系[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1期
7 馬奇;河南曲劇演唱技巧探微[J];中國音樂;2005年01期
8 蔣菁;略論曲牌體戲曲唱腔的句法結構——兼談與板腔體的異同[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5年03期
9 關莉;;南陽曲劇聲樂教學初探[J];藝術教育;2007年08期
10 李麗;評曲牌體和板腔體的異名[J];中國音樂;199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小英;;嵊州吹打的藝術特色[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嚴輝文;郎朗選曲子 的確不太恰當[N];深圳商報;2011年
2 記者 王昕;坂本龍一的兩生花[N];第一財經日報;2011年
3 樂評人 楊波;隨心所欲的限度[N];東方早報;2011年
4 胡克非;內心中涌出的Bebop[N];音樂周報;2010年
5 許淥洋;阿什肯納齊還是要聽的[N];音樂周報;2010年
6 陳炳山;暖洋洋,走在科學發(fā)展的陽光路上[N];新華日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姚曉丹;鋼琴之路沒有捷徑[N];光明日報;2011年
8 楊青;鮑勃·迪倫:越擰巴,越受寵[N];深圳商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劉奕涵;離不開鋼琴更離不開學生[N];音樂生活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裴諾;愛藝術 愛人民 愛學生[N];中國藝術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張剛;一曲多用——從現象到本質[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年
2 板俊榮;民族音樂學多位網視野下的海州五大宮調[D];南京藝術學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杏博;河南曲劇中曲胡音樂的調查[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2 蔣林;常德絲弦語言特色與演唱藝術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李剛;慶陽婚喪嗩吶音樂與文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曹暉;青陽腔衍變發(fā)展特征初探[D];安徽師范大學;2004年
5 薛業(yè)浩;黃梅戲之花腔小戲音樂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6 曹琳;五臺山佛教音樂中保存唐曲子的考證研究[D];山西大學;2013年
7 李穎婷;德彪西《第一單簧管狂想曲》演奏分析[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8 辛瀟軒;談牟善平先生的笙藝術[D];天津音樂學院;2012年
9 顧紅紅;明清俗曲【剪靛花】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10 劉舒;論一致性原則在勛伯格《鋼琴小品六首》(Op.19)中的體現[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64767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64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