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民族器樂論文 >

仙樂清妙,道法自然——道教音樂文化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26 16:32

  本文關(guān)鍵詞:仙樂清妙,道法自然——道教音樂文化之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道教 音樂 文化 清虛 自然


【摘要】: 本文是在道教思想的觀照下,以體悟“道”之自然為機緣,通過歷史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歸納、總結(jié),對道教音樂文化進行的較系統(tǒng)、深入的分析與研究。 全文共分為七個部分,包括:引言、道教音樂的產(chǎn)生與形成、道教音樂的藝術(shù)特點、道教音樂的歷史傳承、道教音樂的經(jīng)典曲目及與道教密切相關(guān)的音樂家、道教音樂的功能與審美風格、結(jié)論。七個部分一脈相承,充分運用音樂學與宗教學、歷史學、哲學相結(jié)合的研究方法,從不同側(cè)面對論題作詳實的、多層次的論述。
【關(guān)鍵詞】:道教 音樂 文化 清虛 自然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J608
【目錄】:
  • 內(nèi)容提要4-7
  • 引言7-12
  • 一、道家與道教的關(guān)系7-8
  • 二、道教信仰中的老莊哲學思想8-9
  • 三、“道法自然”:道教音樂的藝術(shù)理念9-12
  • 第1章 道教音樂的產(chǎn)生與形成12-19
  • 1.1 道教音樂的淵源12-14
  • 1.1.1 道教的音樂起源觀12-13
  • 1.1.2 構(gòu)成道教音樂的文化因素13-14
  • 1.2 道教音樂傳統(tǒng)模式的確立14-19
  • 1.2.1 道教音樂的初萌14-15
  • 1.2.2 士族道士的音樂活動15-19
  • 第2章 道教音樂的藝術(shù)特點19-25
  • 2.1 經(jīng)韻的藝術(shù)特點19-21
  • 2.1.1 經(jīng)韻唱腔的類型及含義19-20
  • 2.1.2 宮觀在經(jīng)韻音樂留傳中的重要作用20-21
  • 2.2 法器音樂的藝術(shù)特點21-25
  • 2.2.1 法器的文化內(nèi)涵21-23
  • 2.2.2 法器音樂的審美意義23-25
  • 第3章 道教音樂的歷史傳承25-33
  • 3.1 歷史主要時期的道教音樂發(fā)展情況25-30
  • 3.1.1 唐、北宋時期道教音樂的鼎盛發(fā)展25-27
  • 3.1.2 南宋金元時期道教音樂的下移民間27-28
  • 3.1.3 明清時期道教音樂派別的分化28-30
  • 3.2 現(xiàn)當代時期道教音樂的保存情況30-33
  • 3.2.1 道教音樂在曲折中的繼承延續(xù)30-31
  • 3.2.2 現(xiàn)今道教音樂保存較好的宮觀31-33
  • 第4章 道教音樂的經(jīng)典曲目及與道教密切相關(guān)的音樂家33-40
  • 4.1 道教音樂的經(jīng)典曲目33-37
  • 4.1.1 《太極韻》33-34
  • 4.1.2 《澄清韻》34-35
  • 4.1.3 《步虛韻》35-37
  • 4.2 與道教密切相關(guān)的音樂家37-40
  • 4.2.1 李隆基37-39
  • 4.2.2 姜夔39-40
  • 第5章 道教音樂的功能與審美風格40-45
  • 5.1 道教音樂的功能40-42
  • 5.1.1 營造氣氛、通神降魔40-41
  • 5.1.2 遣欲止念、修道養(yǎng)生41-42
  • 5.2 道教音樂的審美風格42-45
  • 5.2.1 以陰柔為美42-43
  • 5.2.2 以虛靜為宗43-45
  • 結(jié)論45-46
  • 參考文獻46-48
  • 論文摘要(中文)48-50
  • 論文摘要(英文)50-53
  • 致謝5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尤國軍;;李白游仙詩歌的悲劇意識——淺析李白游仙詩的精神內(nèi)蘊[J];才智;2011年19期

2 阮銳銳;;直接面對音樂音響的感性體驗[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1年17期

3 陳榮德;;聆聽《養(yǎng)心音樂》解讀音樂形式[J];大眾文藝;2011年12期

4 張敏;;浪漫主義音樂的二元性——談西方浪漫主義時期音樂與文學的關(guān)系[J];名作欣賞;2011年24期

5 陳燁;;知“樂”[J];琴童;2011年07期

6 段永升;;王績對道家道教思想的被迫接受[J];文藝評論;2011年06期

7 彭小哲;;從藝術(shù)歌曲看中西方音樂審美差異[J];學理論;2011年17期

8 吳海;;虛擬時空世界的嚴謹規(guī)范——視唱練耳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音樂美學思考[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9 胡銳;;趙宜真的理氣論及其思想史意義[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10 林彥;;紅歌的音樂形式與尊嚴政治[J];綠葉;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樊光春;;道教思想在西北生態(tài)建設中的實踐意義[A];道教思想與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郭武;;神仙信仰的變革與元代凈明道團的興起[A];道教思想與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研討會第二次會議論文集[C];2003年

3 郭尚珍;李娟;;從天罡地煞看《水滸傳》的道教色彩[A];水滸爭鳴(第九輯)——2006年全國《水滸》與明清小說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侯瑞云;;孔子的音樂美學思想[A];孔學研究(第一輯)——云南孔子學術(shù)研究會首次學術(shù)研討會暨海峽兩岸首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5 王宜峨;;“與時俱進”和“相適應”[A];道教思想與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研討會第二次會議論文集[C];2003年

6 郝向明;;民族音樂的思考[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7 王俊;;淺論葛洪的“貴生”思想[A];“六朝歷史文化與鎮(zhèn)江地域發(fā)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8 強昱;;李榮重玄學思想述評[A];詮釋與建構(gòu)——湯一介先生75周年華誕暨從教50周年紀念文集[C];2001年

9 董云;;關(guān)于非洲的音樂人類學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5年

10 羅藝峰;;馬來民間音樂的節(jié)奏模式與馬來文化的深度結(jié)構(gòu)[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shù)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春海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道家、道教起源于上古齊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xié)會理事 宗亦文;“道”確有道 不無裨益[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3 臺灣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鄭志明;高屋建瓴獨具匠心[N];光明日報;2010年

4 大地;今春,以音樂的名義狂歡[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7年

5 顏穎顓;巴西文化部長:唱歌為“糊口”[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6 李國訓;數(shù)字音樂催生唱片巨頭變臉[N];財經(jīng)時報;2007年

7 潘迪穆(Mukul Pandya);數(shù)字音樂出版:能否顛覆傳統(tǒng)模式?[N];經(jīng)濟觀察報;2006年

8 本報實習記者 李紅艷;校園原創(chuàng)音樂步入多樣年華[N];北京日報;2005年

9 ;郎朗——永遠爭作第一名[N];中華讀書報;2008年

10 袁欣昕;郭峰被書感動得一塌糊涂[N];中國郵政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維加;道教的社會傳播研究——以公元六世紀前巴蜀及中國北方為中心[D];四川大學;2004年

2 郭建洲;張伯端道教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3 金振杰;東方傳統(tǒng)思想與朝鮮古時調(diào)的關(guān)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4 陳昭吟;早期道經(jīng)諸天結(jié)構(gòu)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5 馮存凌;勛伯格《空中花園篇》(op.15)詩樂關(guān)系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6 史婷婷;《太平經(jīng)》哲學思想探微[D];山東大學;2009年

7 伍維曦;紀堯姆·德·馬肖的《圣母彌撒》[D];上海音樂學院;2008年

8 李麗敏;文化的嫁接[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9年

9 傅志前;從山水到園林—謝靈運山水園林美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10 楊玉輝;道教人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秀娟;南北朝以后道教的飛行設想[D];山東大學;2010年

2 張彩攏;唐末五代道教思想的社會歷史觀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0年

3 趙恒;仙樂清妙,道法自然——道教音樂文化之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張良;音樂形式和語言形式的統(tǒng)一對歌詞之法的影響[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1年

5 羅虹;杜光庭及其著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6 陳云;生態(tài)女權(quán)主義與道教生態(tài)關(guān)懷[D];四川大學;2004年

7 陳超;元代神仙道化劇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8 王旭;唐大曲之流變[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符莉;黎元興與吳筠的道教思想之比較[D];四川大學;2006年

10 王莉莎;論道教傳入日本[D];湖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57734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57734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1410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