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民族器樂論文 >

武滿徹ASTERISM的技法特征及其象征性意蘊

發(fā)布時間:2020-10-27 22:51
   武滿徹(Toru Takemitsu,1930-1996),20世紀日本作曲家,其作品帶有鮮明的個人特色。本文以武滿徹為鋼琴、管弦樂隊而作的ASTERISM為研究對象,分析作品的核心素材、管弦樂配器等技法特征,探索作品暗含的象征性意蘊,以期尋找到技法特征和象征性意蘊之間的關聯(lián),以及作曲家對音樂內在的追求。文章共包括三章。第一章概述了武滿徹的創(chuàng)作歷程、作品分期和ASTERISM的創(chuàng)作背景。第二樂章對該作品的技法特征進行了分析、歸納,主要包括核心素材、結構、管弦樂配器、織體四個部分。第三樂章對此部作品暗含的象征性意蘊進行了分析,并找到技法特征和象征性之間的有機關聯(lián)。從而實現從具體技術語言到音樂觀念的提升。
【學位單位】:南京藝術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J614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武滿徹生平、創(chuàng)作及作品ASTERISM創(chuàng)作背景
    第一節(jié) 武滿徹生平、創(chuàng)作
    第二節(jié) ASTERISM的創(chuàng)作背景
第二章 ASTERISM的技法特征
    第一節(jié) 核心素材
        1.中心音高
        2.核心音集
        3.微觀節(jié)奏的三分性,作為核心節(jié)奏組織方式
        4.核心音樂形態(tài)的呈現特征
    第二節(jié) 配器特征
    第三節(jié) 織體與音響
        1.點描式的寫法
        2.樂隊的瞬時全奏
        3.以重復積累音響
        4.頻繁的速度變化
    第四節(jié) 多重因素交匯所形成的整體結構特征
第三章 ASTERISM的象征性意蘊
    第一節(jié) 以往作曲家在作品中對象征性手法的運用
    第二節(jié) ASTERISM中的象征性
        1.中心音高
        2.降A對構建音集[7-33]及其變體中的貫穿作用
        3.圖形中星星的數目-數字3
        4.音色對“星”視覺形象的象征性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王藝鳴;;傳統(tǒng)與西方的交融——淺析武滿徹創(chuàng)作的風格[J];音樂時空;2015年15期

2 欒凱;;武滿徹的管弦技法研究以《十一月的階梯》為例[J];音樂創(chuàng)作;2015年04期

3 朱依依;;庭園美學在武滿徹管弦樂曲《夢·窗》配器中的呈現[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4 許志斌;;略論武滿徹作品中的樂器新音色探索[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5 郭元;郭藝;;“樹的鏡、草原的鏡”映射下的日本當代音樂——日本傳統(tǒng)文化元素在武滿徹、細川俊夫作品中的應用[J];音樂創(chuàng)作;2013年03期

6 王萃;;武滿徹晚期鋼琴小品的和聲技法——以《雨樹素描》等四首作品為例[J];中國音樂;2007年03期

7 許志斌;武滿徹的風格與觀念[J];中國音樂學;2003年01期

8 許志斌;武滿徹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及表演版);2002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檀革勝;武滿徹晚期樂隊作品的音響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2 王萃;武滿徹和聲技法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8年

3 許志斌;武滿徹中期作品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魏天語;武滿徹《群鳥飛入五角園》的和聲技法研究[D];西安音樂學院;2015年

2 李姜;從兩部管弦樂作品看武滿徹中晚期管弦樂法特征[D];中央音樂學院;2013年

3 楊一博;東西交融的夢[D];中央音樂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285918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285918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e75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