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鋼琴曲的美學意蘊——以《陽關三疊》為例
本文關鍵詞:中國古典鋼琴曲的美學意蘊——以《陽關三疊》為例 出處:《大舞臺》2013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在20世紀初始,我國就開始了鋼琴音樂的創(chuàng)作,并歷經(jīng)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國的作曲家立足于我國傳統(tǒng)的民族曲調(diào),并與西方的作曲技巧相統(tǒng)一,把我國傳統(tǒng)音樂的音調(diào)融入到鋼琴的演奏中,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成功地創(chuàng)作出了具有民族藝術風格的鋼琴改編曲。本文以古典鋼琴改編曲《陽關三疊》為例,分析了它的發(fā)展歷程,對其中蘊含的曲式結構進行了深入的探析,從而綜合概括了鋼琴改編曲《陽關三疊》在演奏過程中表現(xiàn)的美學思想。
[Abstract]:In 20th century, our country began to create piano music, and experienced a long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 this process, our composers based on our traditional national tunes. And with the western composition skills, the ton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into the piano playing, through unremitting efforts. Finally, the piano adaptation with national art style has been successfully created. This paper takes the classical piano adaptation Yangguan Tripl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This paper makes a deep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musical form contained in it, thus synthetically generalizing the aesthetic thought of the piano adaptation "Yangguan Triple" in the process of performance.
【作者單位】: 洛陽理工學院師范部;
【分類號】:J624.1
【正文快照】: 我國的鋼琴音樂作品中主要劃分為兩大類,即改編曲和獨創(chuàng)曲,其中鋼琴改編曲占據(jù)整個鋼琴作品的一大部分,它的形成和發(fā)展蘊含了深刻的社會因素和時代因素。改編曲主要根據(jù)原曲的曲調(diào)進行重新創(chuàng)作,例如《陽關三疊》就是一部改編曲,經(jīng)由我國一代代藝術家對其進行整理和再創(chuàng)作,成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鶴;;淺析山西民歌[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李林;;論黃自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之特征[J];菏澤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3 李林;;詩詞與音樂的交融與會通——黃自藝術歌曲的美學意蘊[J];齊魯藝苑;2006年01期
4 劉琴;;淺析“紅歌”的美學意蘊與社會教化功能[J];老區(qū)建設;2010年02期
5 王華;;試探山西民歌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大家;2010年22期
6 仇海平;;琴心琴韻 古色古香——姜嘉鏘演唱的古代歌曲《陽關三疊》評析[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7 鄧宗舒;《陽關三疊》唱法探微[J];中國音樂學;1992年02期
8 孟文濤;唐時《陽關三疊》唱法[J];中國音樂學;1991年01期
9 果旭偉;手風琴演奏方法談[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10 黃小惠,羅智;關于手風琴演奏的表現(xiàn)[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天一;如何用新型轉調(diào)箏演奏齊奏曲《秧歌情》[N];音樂周報;2001年
2 王天一;如何用新型轉調(diào)箏演奏齊奏曲《秧歌情》(三)[N];音樂周報;2001年
3 韓鐘恩;走腔行韻再創(chuàng)新音響[N];音樂周報;2002年
4 王學華;出神入化的瓷樂演奏[N];中國檔案報;2001年
5 王天一;如何用新型轉調(diào)箏演奏《出水蓮》[N];音樂周報;2001年
6 魏蘇杭;二胡的揉弦及表現(xiàn)風格[N];音樂周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裴諾;中國十大名曲探索民樂創(chuàng)作出路[N];音樂周報;2001年
8 耿純;聽日本學生管樂團演奏有感[N];音樂周報;2001年
9 王天一;如何用新型轉調(diào)箏演奏齊奏曲《秧歌情》(六)[N];音樂周報;2001年
10 卞祖善;闊步前進[N];中國文化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麗;閔惠芬二度創(chuàng)作初探[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2 趙春婷;明代琴譜集考[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時曉瑩;中國傳統(tǒng)藝術歌曲與現(xiàn)代藝術歌曲對比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2年
2 袁蓓;肖邦圓舞曲的創(chuàng)作及其演奏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7年
3 張放;貝多芬《G大調(diào)第四鋼琴協(xié)奏曲》的演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任翔;巴赫d小調(diào)大提琴組曲的解析與演奏[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5 朱旋;清代古譜《弦索備考》中箏曲《陽關三疊》之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0年
6 姚莉靜;論羅伯特·舒曼的鋼琴套曲《克萊斯勒偶記》的文學內(nèi)涵、藝術特征及演奏[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7 王芳;論俄羅斯“文化高原”時期的鋼琴藝術[D];河北大學;2006年
8 尹頌華;鋼琴套曲《四季》的藝術特征及其演奏與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萬維佳;解析海頓晚期五首鋼琴奏鳴曲[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何貝貝;論勃拉姆斯鋼琴作品(OP.118)中體現(xiàn)出來的音樂風格[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本文編號:14050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405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