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音樂理論論文 >

麻山苗族史詩《亞魯王》音樂文化闡釋

發(fā)布時間:2017-08-18 13:44

  本文關鍵詞:麻山苗族史詩《亞魯王》音樂文化闡釋


  更多相關文章: 麻山苗族 史詩《亞魯王》 褒牧 音樂形態(tài) 文化內涵


【摘要】:苗族英雄史詩《亞魯王》是貴州省紫云自治縣于2009年“非物質文化遺產”發(fā)掘和保護中發(fā)現(xiàn)的,它是苗族人民世代傳承的活態(tài)文化遺產,2010年5月18日已被國家文化部列入國家級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文主要以貴州麻山地區(qū)苗族西部方言麻山次方言在喪葬儀式里演唱的英雄史詩《亞魯王》為考察重點,筆者試圖從民族音樂學的研究視角出發(fā),對英雄史詩《亞魯王》進行較為全面的音樂文化之闡釋研究。 本文除緒論和結語外還有四個章節(jié),共三大部分,結構布局如下: 第一章,對麻山地區(qū)的自然生態(tài)和人文因素進行概述,扼要介紹麻山苗族族源、語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緒論和第一章為本論文的第一部分。 第二章,主要對苗族英雄史詩《亞魯王》的傳承人類別及其集體性特征、演唱場域及演唱實錄三個方面進行描述和闡釋;第三章論述了史詩《亞魯王》的音樂本體,主要從音聲類型、音樂形態(tài)和演唱方法三個角度進行敘述與分析。第二章至第三章為本文的第二部分。 第四章,從文化的角度對英雄史詩《亞魯王》進行闡釋分析。第四章和結語部分為本論文的第三部分。
【關鍵詞】:麻山苗族 史詩《亞魯王》 褒牧 音樂形態(tài) 文化內涵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J607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5
  • 一、選題緣由及研究意義7-8
  • 二、研究現(xiàn)狀與重點文獻綜述8-12
  • (一) 直接相關成果8-9
  • (二) 間接相關成果9-12
  • 三、本文的研究步驟與研究方法12-15
  • (一) 研究步驟12-14
  • (二) 研究方法14-15
  • 第1章 地理與人文概述15-22
  • 1.1 麻山:貧瘠的稱謂15-16
  • 1.2 人文環(huán)境概述16-20
  • 1.2.1 族源及稱謂16
  • 1.2.2 語言文字16-18
  • 1.2.3 民間習俗18-19
  • 1.2.4 信仰與禁忌19-20
  • 1.3 新時期發(fā)展概述20-22
  • 第2章 傳承人與演唱場域22-39
  • 2.1 演唱時空22-26
  • 2.1.1 儀式內的演唱時空分布22-24
  • 2.1.2 儀式外的演唱時空分布24-25
  • 2.1.3 時空選擇的深層內涵25-26
  • 2.2 傳承人——褒牧26-32
  • 2.3 "節(jié)甘"儀式實錄32-39
  • 第3章 音聲類型與音樂特征39-58
  • 3.1 音聲類型39-44
  • 3.1.1 器聲:木鼓、銅鼓、牛角及其他39-42
  • 3.1.2 人聲:吟唱、哭唱及其他42
  • 3.1.3 音聲分析42-44
  • 3.2 音樂特征44-55
  • 3.2.1 "器樂"的特征44-47
  • 3.2.2 "聲樂"的特征47-55
  • 3.3 演唱方法55-58
  • 3.3.1 潤腔特點55-56
  • 3.3.2 演唱技巧56-58
  • 第4章 文化內涵58-69
  • 4.1 苗族原始崇拜的體現(xiàn)58-62
  • 4.1.1 圖騰崇拜58-60
  • 4.1.2 祖先崇拜60-62
  • 4.2 戰(zhàn)爭遷徙的積淀62-69
  • 4.2.1 戰(zhàn)爭戰(zhàn)事之再現(xiàn)62-67
  • 4.2.2 悲壯遷徙之追憶67-69
  • 結語69-71
  • 參考文獻71-74
  • 附錄一74-79
  • 附錄二79-83
  • 致謝83-84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研究成果8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大平;;民族史詩的現(xiàn)代展演——以苗族古歌的創(chuàng)意開發(fā)研究為個案[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2 王曼利;;民族如何記憶——從苗族服飾與古歌看民族歷史的傳承[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3 司亞勤,王路平;貴州少數(shù)民族《古歌》中關于世界形成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J];貴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4 潘定智;從新編《苗族古歌》看創(chuàng)世史詩的幾個問題[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5 杜卓;;苗族古歌的潛文本解讀——以黔東南苗族古歌為個案[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段寶林;《苗族古歌》與史詩分類學[J];貴州民族研究;1990年01期

7 楊正偉;苗族古歌的傳承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1990年01期

8 張北平;麻山、瑤山扶貧開發(fā):經驗與問題[J];貴州民族研究;1998年02期

9 吳正彪;班由科;;儀式、神話與社會記憶——紫云自治縣四大寨鄉(xiāng)關口寨苗族喪葬文化調查[J];貴州民族研究;2010年06期

10 吳一文,吳一方,龍林;試析苗族古歌所反映的黔東南苗族遷徙原因[J];貴州社會科學;1998年05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余未人;[N];中國藝術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石薇;貴州岜沙苗族音樂考釋[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2 李曉玲;藏族史詩《格薩爾》音樂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5年

3 姚欣杰;寶雞陳倉黑社火調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69491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69491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33e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