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及其演唱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7 12:30
本文關鍵詞: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及其演唱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20世紀20-30年代 中國藝術歌曲 特征 演唱
【摘要】:藝術歌曲作為發(fā)源于19世紀歐洲浪漫派音樂的特殊品種,其格調(diào)雅致、意趣深邃,以其獨特的品質(zhì)與內(nèi)涵,堪稱歌曲中的精粹。經(jīng)歷歲月的洗禮,奠定了它在聲樂藝術中極高的地位。藝術歌曲作為一種特定的音樂體裁,由于它的不可替代性,使它成為中外專業(yè)音樂院校聲樂教學中的必選教材。 20世紀初,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先驅(qū)們從國外引進西方音樂的創(chuàng)作手法和演唱方法,擺脫桎梏,沿著人性超越理性、情感超越形式的時代脈搏,創(chuàng)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歌曲形式。本文認為,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是我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上一朵美麗的奇葩,這凝聚了前輩音樂藝術家的才智與心血,是中國人善于學習外來創(chuàng)作技法而孕育出的民族藝術之花。它不僅是我國藝術歌曲寶庫中的珍品,也是我國音樂舞臺和聲樂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nèi)容。對這些作品的創(chuàng)作特點和演唱風格的梳理與研究對于每一位聲樂工作者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反映了中國音樂發(fā)展的面貌,體現(xiàn)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實踐,它代表著一種新的音樂風格,在中國音樂史、中國聲樂史上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應受到廣泛的關注和深入的研究。本文從論述藝術歌曲的定義和特征出發(fā),通過回顧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及發(fā)展軌跡,著力概括和提煉出這一時期中國藝術歌曲所呈現(xiàn)出的新風貌和新特征,挖掘出藝術歌曲生命力永恒的內(nèi)在因素,并對如何演唱這些作品進行初步的探討,以期為更多的人認識、理解和演唱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作品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20世紀20-30年代 中國藝術歌曲 特征 演唱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J614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緒論9-12
- 1. 研究本課題的意義9-10
- 2. 有關本課題的研究動態(tài)及個人見解10-12
- 第一章 藝術歌曲的概述12-19
- 1.1 藝術歌曲的定義12-13
- 1.2 藝術歌曲的特點13-17
- 1.3 中國藝術歌曲17-19
- 第二章 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的概況19-49
- 2.1 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19-25
- 2.1.1 西樂東漸19-21
- 2.1.2 新文化運動21-23
- 2.1.3 新型音樂社團23-25
- 2.2 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的發(fā)展25-40
- 2.2.1 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藝術歌曲25-32
- 2.2.2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藝術歌曲32-38
- 2.2.3 專業(yè)音樂學院對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發(fā)展的作用38-40
- 2.3 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的思想性和藝術性40-46
- 2.3.1 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的思想性40-44
- 2.3.2 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的藝術性44-46
- 2.4 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是中國聲樂藝術的基石與支柱46-49
- 第三章 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的特征49-79
- 3.1 題材內(nèi)容的特征49-56
- 3.1.1 采用古詩詞為歌詞的藝術歌曲49-53
- 3.1.2 采用現(xiàn)代詩詞為歌詞的藝術歌曲53-56
- 3.2 音樂特征56-76
- 3.2.1 曲式結(jié)構56-63
- 3.2.2 調(diào)式與調(diào)性的布局63-69
- 3.2.3 和聲織體的結(jié)構和處理69-76
- 3.3 作曲手法的民族化76-79
- 3.3.1 民族民間音調(diào)的運用76-77
- 3.3.2 中國風格的寫作手法77-79
- 第四章 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的演唱79-88
- 4.1 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的藝術風格79-81
- 4.2 藝術歌曲的演唱風格81-82
- 4.3 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的演唱82-88
- 結(jié)語88-89
- 參考文獻89-91
- 致謝91-9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瑞慶;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的百年回顧[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2 胡天虹;20世紀20-30年代的中國藝術歌曲[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3 吳毓清;論音樂的描寫與音樂形象[J];音樂研究;1980年01期
4 趙青;牢牢把握聲樂表演藝術再創(chuàng)作的審美原則[J];音樂研究;2001年04期
5 王培喜;20世紀20-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的歷史意義[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6 肖安平;藝術歌曲的審美認識及其特點[J];齊魯藝苑;1999年02期
7 汪毓和;關于藝術歌曲之我見[J];人民音樂;1999年09期
8 廖輔叔;從藝術歌曲的定名說起[J];人民音樂;1999年09期
9 劉聰;對我國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現(xiàn)狀及相關問題的思考[J];人民音樂;2001年09期
10 蘇夏;詩的音樂——關于藝術歌曲與歌曲的討論[J];人民音樂;2002年02期
,本文編號:6347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63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