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鼓戲老生唱腔與“民族聲樂”男高音演唱技法的比較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J616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佳;關(guān)于昆腔譜唱古詩詞曲問題——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吟誦涵詠”方法初探[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2 劉青弋;;關(guān)于中國古典舞的基本范疇與概念叢[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3 孫遠方,李靖莉,宋平;民國以來黃河三角洲移民概覽[J];濱州師專學報;2002年01期
4 潘懷劍,田家怡,竇慧;濱州市蝗蟲災害及防治對策[J];濱州師專學報;2002年02期
5 王松;聲樂學習中要處理好的幾對辯證關(guān)系[J];長沙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6 陳才訓;中國古典戲劇中的結(jié)果期待意識[J];東方論壇;2005年02期
7 陳虎;趙開東;;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優(yōu)化聲樂教學[J];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8 石月婷;;師范院校聲樂課程設置探析[J];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1期
9 胡郁青;美聲、民族唱法異同探微[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10 王岱超,胡郁青;如何提高高師聲樂集體課的教學效果[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徐志平;;萬千俊美集一身——中國京劇美學精神淺探[A];京劇與中國文化傳統(tǒng)——第二屆京劇學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克儉;豫劇演唱藝術(shù)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5年
2 顏全毅;清代京劇文學史[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3 丁淑梅;中國古代禁毀戲劇史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楊飛;乾嘉時期揚州劇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易勤華;戲曲詩性論[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6 吳靜;中國民族唱法音色的聲學闡釋[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7 孔培培;從拉魂腔到柳琴戲[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8 孫紅俠;二人轉(zhuǎn)戲俗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9 劉軍華;明清女性作家戲曲創(chuàng)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10 何永軍;斷裂與延續(xù)—人民法院建設(1978~2005)[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保榮;假聲在民族聲樂演唱與教學中的價值[D];河南大學;2001年
2 李小戈;“軟”系統(tǒng)方法論在聲樂活動中的應用初探[D];河南大學;2002年
3 鐘筱涵;李漁戲曲結(jié)構(gòu)論[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王志遠;施光南歌曲創(chuàng)作民族特色的形態(tài)學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常晶;論二十世紀后期我國藝術(shù)歌曲的風格特征[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3年
6 黃鶯;開設聲樂基礎理論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4年
7 朱錦華;李漁戲曲理論解讀[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8 金鑫;論梁辰魚的昆曲創(chuàng)作[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9 唐明務;關(guān)于對歌唱中非技術(shù)性因素的理論思考[D];新疆師范大學;2004年
10 周巍;關(guān)于何紀光“新型湖南高腔山歌唱法”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5681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568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