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施光南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聲樂創(chuàng)作的特色及對中國民族聲樂的推動作用
本文關鍵詞:施光南歌曲創(chuàng)作民族特色的形態(tài)學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華中師范大學》 2005年
論施光南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聲樂創(chuàng)作的特色及對中國民族聲樂的推動作用
林雯
【摘要】:施光南是我國建國以后成長起來的優(yōu)秀作曲家,是我國音樂史上一位杰出的、難得的旋律天才,他以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征服了廣大人民,特別是他的抒情歌曲作品,在中國人民的音樂生活中影響最大,創(chuàng)造了70至80年代的“現(xiàn)代中華民族的音樂風格”,在那一時代中國人心中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他被稱之為“時代歌手” 、“人民音樂家”。當今學術界有關聲樂作品創(chuàng)作方面的文章中,主要是論述20年代至50年代的工農(nóng)革命歌曲、救亡歌詠運動、秧歌運動、秧歌劇,特別是聶耳、冼星海、黃自、青主等人的聲樂作品創(chuàng)作的問題,而針對建國后,同社會主義新中國一起長大的當代作曲家施光南、谷建芬、尚德義等的聲樂作品創(chuàng)作的問題進行專題研究的論文則相對較少,本文旨在系統(tǒng)分析施光南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及其兩部歌劇的創(chuàng)作,揭示其時代特征和創(chuàng)作特色,客觀分析其聲樂作品創(chuàng)作的社會影響力,并試圖找出推動中國當代聲樂教育繼續(xù)向前、向好的方向發(fā)展的力量。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J605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林思名;;施光南《祝酒歌》的演唱研究[J];大眾文藝;2013年05期
2 吳觀長;;淺談歌曲《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的演唱技巧[J];華章;2013年14期
3 吳觀長;;淺談歌曲《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的創(chuàng)作特征[J];藝術科技;2013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管簫;歌劇《屈原》中著名唱段的演唱特點和音樂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磊;論中國女中音演唱形式與風格的多樣性發(fā)展[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忠輝;簡論歌唱藝術的風格[J];郴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2 嚴鳳;論歌唱藝術中民族風格的再創(chuàng)造[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3 嚴鳳;高師聲樂教學中的呼吸訓練與曲目選擇[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4 彭子華;;中國戲曲聲腔名稱探討[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5 杜蓓;;論河南豫劇常派唱腔的藝術魅力[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6 李冰;歌劇《參孫與達利拉》女中音詠嘆調(diào)演唱初探[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S1期
7 陳芳;;原生態(tài)民歌的當代發(fā)展[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S1期
8 段友芳;;金鐵霖的聲樂教學評述[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S1期
9 樊祖蔭;;由“原生態(tài)民歌”引發(fā)的思考[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10 王學風;;和而不同: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的和諧發(fā)展[J];江淮論壇;2007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林穎;女中音聲音特質(zhì)的美學思考[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2 黃華麗;論歌劇《屈原》中的“山鬼”形象[D];南京藝術學院;2005年
3 萬絲;施光南70年代末至80年代經(jīng)典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及演唱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4 鄧勤;試論歌劇《屈原》中嬋娟角色的形象塑造與聲樂技藝[D];武漢音樂學院;2009年
5 陳靜;20世紀80年代至世紀末中國歌劇女性角色演唱藝術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曹海萍;改革開放以來女中音聲樂文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艷;以德德瑪為例談歌唱的“洋為中用”[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3 奧建新;莫扎特歌劇《蒂托的仁慈》中女中音詠嘆調(diào)《我走我走》的演唱分析[D];山西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公春;朱遠周;;翱翔在音樂的藍天——訪作曲家施光南[J];音樂世界;1982年12期
2 殷金娣;施光南的歌劇年[J];瞭望;1989年Z1期
3 梁茂春;;施光南學生時代片影[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1988年03期
4 白麟;;“施光南” 激情演奏《春天的狂想》[J];云嶺歌聲;1999年02期
5 ;人民音樂家施光南[J];浙江檔案;2003年12期
6 ;重慶音樂家的時代奉獻 《打起手鼓唱起歌》曾讓施光南下放勞動[J];今日重慶;2009年Z2期
7 欣;著名音樂家施光南紀念活動[J];音樂研究;1990年04期
8 王群生;;險哉!那次海泳……——與施光南海上踏險小記[J];滇池;1998年11期
9 何忠輝;施光南的歌曲創(chuàng)作[J];湘南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10 鑒今;;施光南研討會在津舉行[J];藝術教育;199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泉涌;;默契協(xié)作 合力創(chuàng)新——簡談版面編輯與攝影記者之關系[A];全國報紙總編輯新聞攝影研討會材料匯編[C];1990年
2 趙敦善;;音樂治療淺探[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德華;;文學的漫游 作品的回顧——記郭沫若文學作品欣賞晚會[A];“郭沫若在日本”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二)[C];198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馬和來 邵雪廉 胡國洪;[N];金華日報;2011年
2 張蕾;[N];音樂周報;2008年
3 記者 李菲;[N];人民日報;2010年
4 本刊記者 蘇唯謙 通訊員 李根榮 俞平;[N];中國文化報;2003年
5 楊玉玲;[N];音樂周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紫茵;[N];音樂周報;2009年
7 人民日報記者 趙川東 新華社記者 尹鴻祝;[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8 王金寶;[N];光明日報;2003年
9 羅穎;[N];音樂生活報;2010年
10 莊園;[N];中華新聞報;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雯;論施光南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聲樂創(chuàng)作的特色及對中國民族聲樂的推動作用[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2 楊萍;施光南聲樂作品藝術特點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9年
3 王志遠;施光南歌曲創(chuàng)作民族特色的形態(tài)學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謝靜波;論中國民族聲樂的審美特征[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陽賽玉;施光南聲樂作品的民族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張立秀;施光南聲樂作品藝術特征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7 姚蓉蓉;中國民族聲樂的現(xiàn)代發(fā)展[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8 荊晶;從審美文化的視角透視當下中國民族聲樂的現(xiàn)狀[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9 廖卉;論中國民族聲樂藝術之“情、字、聲、韻”[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張闊;關于中國民族聲樂風格特征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施光南歌曲創(chuàng)作民族特色的形態(tài)學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353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35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