伎樂供養(yǎng)的僧尼化:中土佛教音聲發(fā)展的分水嶺——以五臺山佛教音聲為例的考辨
[Abstract]: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Buddhist Music, and great contributions have been made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later learning. However, when different concepts and different angles of view are taken again to bring these missing "joints" of Buddhist precepts and music into the research field of vision gradually,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Chinese Buddhist sound and sound is likely to make a new breakthrough. In fact, in the long evolution of the sound of Buddhism in China, after the two heyday periods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nd the Tang Dynasty,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Song Dynasty wa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past. Among them, the monk's music of breaking the precepts is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 In the system restriction of Buddhist precepts "prohibiting monks from moving music",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monks are not happy" and Tang Dynasty
【作者單位】: 忻州師范學院音樂系;
【基金】: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12329)
【分類號】:J60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姜伯勤;敦煌音聲人略論[J];敦煌研究;1988年04期
2 李正宇;歸義軍樂營的結構與配置[J];敦煌研究;2000年03期
3 乜小紅;唐五代敦煌音聲人試探[J];敦煌研究;2003年03期
4 張弓;;唐代寺院奴婢階層略說[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6年03期
5 李正宇;;印度普化大師五臺山巡禮記[J];五臺山研究;1990年01期
6 項陽;;北周滅佛“后遺癥”——再論音聲供養(yǎng)與音聲法事的合一[J];文藝研究;2007年10期
7 項陽;;關于音聲供養(yǎng)和音聲法事[J];中國音樂;2006年04期
8 項陽;;永樂欽賜寺廟歌曲的劃時代意義[J];中國音樂;2009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代龍;;《南海寄歸內法傳》“行初”考[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2 管欣;;中國佛教寺廟空間的意境塑造[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3 付長珍;宋儒境界的價值蘊涵[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4 陳玉峰;;潘金蓮:愛與欲的對峙與糾纏[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2期
5 張近慧;;析東西方傳統(tǒng)建筑裝飾的審美特征[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6 王棟梁;;唐代文人寄居寺院習尚補說[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7 歐燕;;唐代地方官妓論析[J];北方論叢;2012年02期
8 許瀟;;論道安《阿毗曇序》中的幾個問題[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9 盛春壽;李軍;張鐵男;佟文康;托乎提;買提卡斯木;張玉忠;小島康譽;劉國瑞;尼加提;鐵付德;何曉;阿里甫江;何林;劉勇;岡巖太郎;徎本與志一;富澤千砂之;龜井亮之;祁小山;古麗比亞;屈濤;;新疆丹丹烏里克遺址新發(fā)現(xiàn)的佛寺壁畫[J];邊疆考古研究;2008年00期
10 蘇雪痕,王蓮英;中國插花藝術研究[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198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炳林;;晚唐五代敦煌諸寺藏經與管理[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三編[C];2005年
2 宣景宏;呂德國;王昭;;蘋果稱謂的探究和遼寧蘋果的栽培歷史[A];第四屆全國果樹種質資源研究與開發(fā)利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3 褚俊杰;;敦煌古藏文本《般若心經》研究——同藏文大藏經本、梵文本和漢文本的語詞比較[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輯)[C];1991年
4 李雄飛;;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滿文古籍孤本著錄札記[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王百歲;;唐代吐蕃高僧法成[A];絲綢之路民族古文字與文化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陳博翼;;跋《明秦府承奉正康公墓志銘》[A];明史研究論叢(第九輯)[C];2011年
7 湯惠生;;神話中之昆侖山考述——昆侖山神話與薩滿教宇宙觀[A];2000年青海海峽兩岸昆侖文化考察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8 謝重光;;凈人新探[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6年
9 陳懷宇;;禮法、禮制與禮儀:唐宋之際圣節(jié)成立史論[A];唐史論叢(第十三輯)[C];2011年
10 劉衛(wèi)林;;中唐詩境說與天臺宗的關系[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四輯)[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艷;漢譯佛經之美術理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師敏;圓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對日本文化的影響[D];西北大學;2011年
3 阮氏玉華;越南語佛教詞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姜濤;后秦佛教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5 李艷;唐代佛教史籍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6 祁曉慶;敦煌歸義軍社會教育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7 藺熙民;隋唐時期儒釋道的沖突與融合[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國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諧思想”對中醫(yī)藥的滲透、影響與推動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9 甘生統(tǒng);皎然詩學淵源考論[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曹瑞鋒;《云門匡真禪師廣錄》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媛;影響譯者翻譯策略選擇的因素[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吳玉冰;茶療養(yǎng)生的本質及其成因[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3 黃嘉敏;七月十五節(jié)俗與民間傳承[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楊理治;佛性的沉浮[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5 栗志亮;唐代女子教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羅臻輝;歷史文化地理視野下的清水祖師信仰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陳傳明;湖湘寺觀園林的空間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8年
8 姚翔萍;武則天時期洛陽都市旅游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9 焦媛媛;金代重彩壁畫顏料與施色技法的探索及復原臨摹實驗[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袁志偉;遼代華嚴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施萍亭;本所藏《酒帳》研究[J];敦煌研究;1983年00期
2 李正宇;歸義軍樂營的結構與配置[J];敦煌研究;2000年03期
3 譚蟬雪;唐宋敦煌歲時佛俗──正月[J];敦煌研究;2000年04期
4 圣凱;論中國佛教對生產作務態(tài)度的轉變[J];法音;2000年08期
5 李來璋;關于《水龍峪》與《水龍吟》的比較研究[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3年01期
6 項陽;“釋俗交響”之初階——中國早期佛教音樂淺識[J];文藝研究;2003年05期
7 項陽;張詠春;;從《朝天子》管窺禮樂傳統(tǒng)的一致性存在[J];中國音樂;2008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乜小紅;唐五代敦煌音聲人試探[J];敦煌研究;2003年03期
2 劉進寶;;歸義軍時期的“音聲人”[J];敦煌研究;2006年01期
3 夏滟洲;;唐代良賤樂人社會身份的歷史考察[J];音樂研究;2010年06期
4 趙維平;中國古代音樂文化東流日本的研究——日本雅樂寮音樂制度的形成[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5 劉進寶;;唐五代“音聲人”論略[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6 左漢林;;唐代太常寺樂工種類考論[J];開封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7 湯君;敦煌燕樂歌舞考略[J];文藝研究;2002年03期
8 張振濤;;民間鼓吹樂社與寺院藝僧制度(續(xù))[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9 柏紅秀;;論中晚唐教坊的發(fā)展特點[J];樂府學;2009年00期
10 李西林;;盛唐樂官編制、樂人數(shù)量問題探析[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黃佳;敦煌音聲人史料及其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2 黃程宜;七月流火—湘中冷水江市楊源村奏職儀式考察[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年
3 李叢陽;唐代佛教用樂系統(tǒng)研究[D];山西大學;2008年
4 周曉爽;房山區(qū)北窯村音樂會傳譜及其活態(tài)傳承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1年
5 孫莎;古代朝鮮宮廷音樂機構的形成與變遷[D];上海音樂學院;2013年
6 王揚揚;唐代教坊考述[D];河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28016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28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