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形式與意義的探究
本文選題:音樂分析 + 音樂形式。 參考:《音樂研究》2010年01期
【摘要】:在剛剛逝去的2009年10月份,首屆全國音樂分析學學術研討會在上海隆重召開。此次研討會的規(guī)模和所取得的成果出乎許多學者的意料,連會議的承辦方也為會議期間驟至的眾多代表和聽眾的接待工作而犯愁。面對音樂領域"新興"的這個學科,我刊特意邀請幾位參與了此次學術會議并對此問題有著專門思索的專家,請他們撰寫對此學科建設方面的相關認識和思考。同時,我們也期待更多的專家能夠更加深入地對音樂分析學的學科建設問題發(fā)表進一步的卓見。
[Abstract]:In October 2009, the first National Symposium on Music Analysis was held in Shanghai. The scale and results of the seminar were unexpected to many scholars, and even the organizers were worried about the reception of many delegates and listeners during the meeting. In the face of the "emerging"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music, I specially invited several exper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is academic conference and thought about this issue, asking them to write about the related knowledge and thinking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discipline.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hope that more experts can give further insights on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of music analysis.
【作者單位】: 中國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分析學學會;
【分類號】:J60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寒溪;囈語輕音樂[J];人民音樂;1980年02期
2 鄭小瑛;年青的交響樂事業(yè)需要得到支持[J];人民音樂;1980年10期
3 廖乃雄;;論音樂美的鑒賞[J];學術月刊;1980年06期
4 ;民族音樂學學術討論會論文目錄[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1980年02期
5 石應寬;;邀姑娘——苗族人民的“小夜曲”[J];音樂愛好者;1980年04期
6 胡海平;;格什文與美國黑人音樂[J];音樂愛好者;1980年01期
7 張子銳;讀者·作者·編者[J];中國音樂;1981年03期
8 唐恢中;關于輕音樂的概念[J];北方音樂;1981年07期
9 徐華龍;古典民歌理論評述[J];思想戰(zhàn)線;1981年05期
10 祖振聲;關于當前音樂創(chuàng)作和表演的討論[J];音樂研究;198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寧曉靜;;論古箏演奏風格形成中的“瓶頸”與對策[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2 姜筑;;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的思考[A];2003’北京第一屆全國音樂欣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劉欣欣;;從中國首部古典音樂電視片《夢幻曲》談音樂欣賞教育課[A];2003’北京第一屆全國音樂欣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費鄧洪;;從音樂的“情感內容”到“另一種心理內容”的猜想[A];第一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劉建剛;葉(木麗)琴;;淺議“新民樂”與民樂[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6 劉暢;宋軍;;談音樂教學中的審美體驗[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7 趙明正;;論漢樂府的貴族趣味和娛樂性[A];先秦兩漢文學論集[C];2004年
8 龔妮麗;;孔子樂教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A];紀念孔子誕生255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卷三)[C];2004年
9 董云;;關于非洲的音樂人類學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5年
10 洛秦;;音樂的功能作用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之中[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伍斌;新民樂:創(chuàng)新還是雜燴?[N];解放日報;2000年
2 凌子浪;“盜版經濟”[N];科學時報;2000年
3 岳民;中國搖滾生力軍要“大戰(zhàn)”一場[N];中國文化報;2001年
4 中國輕音樂學會副主席 作曲家 徐沛東;向奧林匹克出發(fā)[N];光明日報;2001年
5 陶亞兵;中國近代室內樂(八)[N];音樂周報;2001年
6 本報記者 趙忱;“打擊樂”這樣寂靜[N];中國文化報;2002年
7 喬馨;標題音樂的發(fā)展軌跡[N];吉林日報;2002年
8 倫毅杰;“心靈比大海更寬廣”[N];文匯報;2002年
9 ;“八彩虹”再掀小提琴風暴[N];音樂周報;2002年
10 駐尼日利亞使館文化處 江東;尼日利亞的流行音樂獨具風格[N];中國文化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周煒娟;論勃拉姆斯音樂的創(chuàng)新[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2 韓寧;《樂府詩集》“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揚;一幅傳神的音樂肖像——科普蘭《林肯肖像》的音樂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2 李波;異曲同工 相映生輝——朱踐耳第六、第十交響曲的對比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3 吳春福;樂與畫的交融,情與愛的升華——羅忠昒《羅錚畫意》音樂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4 程倩;希曼諾夫斯基鋼琴前奏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林艷;閩劇藝術初探[D];廈門大學;2001年
6 樊禾心;C·P·E·巴赫和古典奏鳴曲式的建立[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2年
7 趙華;二十世紀20~40年代的中國藝術歌曲[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冶鴻德;二十世紀(五種)音樂分析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鄒彥;貝爾格作品中的回文結構[D];上海音樂學院;2003年
10 婁鯤;用動機分析方法分析中國民歌[D];上海音樂學院;2003年
,本文編號:202264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022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