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本土”電影《鮮花》中的音樂之美
本文選題:電影音樂 + 新疆“本土”電影; 參考:《藝術百家》2010年S1期
【摘要】:新疆"本土化"電影《鮮花》的音樂非常具有特色,在影片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鮮花》中的具體作用進行淺析。
[Abstract]:The music of Xinjiang's "Localization" film "Flowers"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lm.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新疆藝術學院基礎部;
【分類號】:J60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陸瑩;中國電影音樂的創(chuàng)作與“大音希聲”的美學精神[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2 史麗欣;王立改;;淺談電影音樂的作用[J];電影文學;2007年08期
3 柴鵬程;;淺析電影音樂的作用[J];電影文學;2008年2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秀娥;;影視音樂價值舉隅[J];電影文學;2009年02期
2 顧曉暉;;近年國內電影大片的“洋”配樂問題[J];電影文學;2009年16期
3 沈佩偉;;論電影藝術中的音樂[J];電影文學;2010年16期
4 趙樹軍;;電影《唐山大地震》解讀[J];電影文學;2011年01期
5 孫瑛;白雪;;關注現(xiàn)實生活,開掘人性力量——試析《唐山大地震》如何感動了我們[J];電影文學;2011年12期
6 劉藝華;;電影聲樂經典引發(fā)的伴樂理論分析[J];電影文學;2011年21期
7 王蕾;;電影原動力之音樂不可或缺[J];電影文學;2011年24期
8 楊樂;;電影《和你在一起》中的小提琴配樂分析[J];電影文學;2012年02期
9 王麗響;;淺談音樂在電影中的表現(xiàn)作用[J];電影文學;2012年08期
10 張勝良;;談張藝謀系列影片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鐘愛——以《大紅燈籠高高掛》和《紅高粱》為例[J];電影文學;2012年1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丁潔;電影音樂類型探析[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牟鳳蘭;電影演員的聲樂訓練[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4年02期
2 林麗;電影音樂的美學特征及其多元化創(chuàng)作[J];當代文壇;2004年02期
3 蘇恩華;;淺析電影音樂主題曲發(fā)展過程及作用[J];電影評介;2006年11期
4 張建明;;論電影音樂的基本功能[J];電影評介;2006年15期
5 陳俊鳳;;對電影音樂的文化價值取向的幾點研究[J];電影評介;2006年16期
6 鄭琳;;試論電影音樂的藝術審美[J];電影評介;2006年16期
7 趙欣;;淺析電影音樂和電影歌曲對電影的影響[J];電影評介;2008年07期
8 王秋蘭;;試論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J];電影評介;2008年08期
9 杜鳴心;;電影音樂淺見——在電影音樂座談會上的發(fā)言[J];電影藝術;1981年10期
10 王海波;淺談電影音樂的多種藝術處理手法[J];藝術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順愛;金秀吉;;電影音樂中音樂元素的表達[J];電影文學;2010年23期
2 荒煤;;認真重視電影音樂問題——簡復鐘惦h型綶J];電影;1981年10期
3 王印玖;;淺談電影音樂的概念、作用及其發(fā)展歷程[J];電影文學;2009年24期
4 陳蕾;;電影音樂的主體性[J];電影文學;2011年01期
5 趙世民;;趙季平和他的電影音樂[J];國際音樂交流;1997年05期
6 林麗;電影音樂的美學特征及其多元化創(chuàng)作[J];當代文壇;2004年02期
7 尤建華 ,方瑛;黃埔情[J];歌曲;2004年09期
8 陳輝;;電影音樂之最[J];音樂生活;2005年07期
9 庚威娜;;“黃金甲”PK“夜宴”之音樂篇 誰動了大片兒的音樂?[J];音樂生活;2007年03期
10 劉釗;;憂傷的電影之歌[J];精品世界(優(yōu)品);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姜燕;;由電影音樂發(fā)展史看電影音樂功能的演進(摘要)[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2 任志娟,阿布都熱合曼·阿布力米提;單文娟;陳開旭;朱紅娟;張富春;鄭秀芬;馬正海;;新疆地區(qū)哈薩克族的遺傳多樣性:釋解游牧民族的形成和基因融合[A];中國的遺傳學研究——遺傳學進步推動中國西部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11年中國遺傳學會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3 王靖;;新疆烏魯木齊地區(qū)維族、漢族和哈薩克族青年前牙牙色調查與比較[A];2009“牙齒顏色的識別與美學再現(xiàn)”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王曉梅;;兩次寫生哈薩克族靴子的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5 塔吉古麗;姚曉光;李南方;梁登攀;張德蓮;郭艷英;林麗;周玲;洪靜;王紅梅;歐陽瑋進;成秋艷;;新疆阜康地區(qū)哈薩克族人群腎功能損害的調查[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6 李南方;王紅梅;姚曉光;周玲;洪靜;胡君麗;張德蓮;祖菲亞;羅文利;;新疆阜康牧區(qū)哈薩克族人群高血壓的群體流行病學研究[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7 梁登攀;姚曉光;李南方;張德蓮;郭艷英;林麗;周玲;李文昌;嚴治濤;王紅梅;羅文利;常建航;;新疆阜康地區(qū)30歲及以上哈薩克族人群血脂水平的現(xiàn)況調查[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8 周玲;李南方;洪靜;李濤;;維吾爾族、漢族及哈薩克族人群肥胖的流行現(xiàn)狀及特征[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9 馬賢能;;哈薩克族源流淺說[A];民族學研究第三輯[C];1982年
10 唐斌;何芳;王剛;黃剛;張春軍;何玲;鄒放君;鄧峰美;;新疆漢族和哈薩克族原發(fā)性高血壓與IMT的相關性[A];第七屆海峽兩岸心血管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報告員 新疆阿勒泰地區(qū)青河縣干部 王麗娜;慈愛的好母親 和諧的大家庭[N];新疆日報(漢);2009年
2 記者梁旭娟、實習生楊黎、肖云龍;我區(qū)首批哈薩克族經典文藝作品漢譯版出版發(fā)行[N];新疆日報(漢);2010年
3 通訊員 解菁莉 張梅;塔城地區(qū)出現(xiàn)首個牧民建筑隊[N];伊犁日報(漢);2009年
4 趙世彪;從哈薩克族人騎驢看生態(tài)變化[N];西部時報;2006年
5 孫文振;一位哈薩克族老人的“奧運之旅”[N];中國民族報;2008年
6 記者 陳穎;研討哈薩克族中青年作家作品[N];阿勒泰日報(漢);2011年
7 凌云邋通訊員 陳曉明;通電了 哈薩克族牧民樂了[N];伊犁日報(漢);2007年
8 據(jù)新華網;哈薩克族醫(yī)藥[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1年
9 記者 陶用文 朱勇;福海舉辦第18屆少數(shù)民族運動會[N];阿勒泰日報;2008年
10 記者 解菁莉 張梅;我區(qū)出現(xiàn)首個牧民建筑隊[N];塔城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遠來;新疆哈薩克族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2 李敏;哈族肥胖兒童環(huán)境因素、FTO基因和腸道菌群的關聯(lián)性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蔣升;新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漢族代謝綜合征的差異性及三種診斷標準適用性對比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王紅梅;新疆阜康牧區(qū)哈薩克族人高血壓與神經前體細胞表達發(fā)育調控樣蛋白4基因變異的關聯(lián)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王笑峰;新疆哈薩克族隔離群高血壓病同四個基因的關聯(lián)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3年
6 李琳琳;膳食因素和Calpain-10基因與維吾爾族哈薩克族2型糖尿病[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3年
7 張興;從培養(yǎng)“男性附屬品”到促成“社會半邊天”[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楊洪建;哈薩克族學生漢語否定結構習得研究[D];新疆大學;2007年
9 賽力克布力;論新時期哈薩克小說創(chuàng)作[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陳曉;哈薩克族食管癌發(fā)病的分子生物學機制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剛;中國與俄、蘇跨國民族哈薩克族問題研究[D];新疆大學;2004年
2 許麗莉;健康教育對新疆烏魯木齊南山哈薩克族高血壓患者遵醫(yī)行為與生存質量影響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王穎華;回、維吾爾、哈薩克族大學生現(xiàn)代性特性的調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南曉紅;腫瘤壞死因子A-308基因多態(tài)性與新疆伊犁哈薩克族重度慢性牙周炎的關系[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3年
5 古麗娜·沙比提;哈薩克族中學化學雙語教學的現(xiàn)狀、問題及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加依娜西;哈薩克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與保護[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汪俊;從游牧到農耕:哈薩克族生計方式選擇和文化適應[D];廣西民族大學;2009年
8 賀素華;教育發(fā)展與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變遷[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瑪依拉·居馬;北疆哈薩克族牧民定居問題調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9年
10 董紅霞;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哈薩克族教育發(fā)展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737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873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