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普羅科菲耶夫鋼琴套曲《羅密歐與朱麗葉》Op.75
本文選題:普羅科菲耶夫 + 鋼琴套曲《羅密歐與朱麗葉》; 參考:《西安音樂學院》2012年碩士論文
【摘要】: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普羅科菲耶夫(Sergey Sergeyevich Prokofiev)是原蘇聯(lián)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和指揮家。他對二十世紀的音樂發(fā)展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普羅科菲耶夫是二十世紀音樂家的杰出代表。 本文以普羅科菲耶夫創(chuàng)作的鋼琴套曲《羅密歐與朱麗葉》op.75為研究對象,分為三個部分進行分析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了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的成長歷程和不同時期創(chuàng)作過的經(jīng)典作品,并且對其創(chuàng)作風格做了整體的概括。第二部分是對鋼琴套曲《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具體分析,,主要介紹了這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對譜面的音樂語言和織體分析。第三部分是從演奏技法的角度探討了應該用什么樣的觸鍵和踏板來呈現(xiàn)交響化的音色。從以上這些角度深入的體會普羅科菲耶夫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豐富的藝術表現(xiàn)力,從而能更完美的呈現(xiàn)這部作品。 希望本文能為大家更深入的了解和學習這部鋼琴套曲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Abstract]:Sergey Sergeyevich Prokofyev Sergeyevich Prokofievis is a famous composer, pianist and conductor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He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in the 20 th century. Prokofyev wa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the musician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Based on Prokofyev's piano ensemble Romeo and Juliet op.75,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growing up process of composer Prokofyev and the classical works created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generalizes the style of his creation as a whole. The second part is the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piano suite Romeo and Juliet, mainly introduces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of this work and the musical language and texture analysis of the spectrum.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what kind of touch keys and pedals should be used to present symphonic timb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laying techniques. From these angles, we can deeply understand Prokofyev's unique creative style and rich artistic expression, so that he can present this work more perfectly.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us to understand and learn this piano suite.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音樂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J62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二木;普羅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維奇[J];音樂天地;1995年05期
2 凡丁;;彼得與狼[J];視聽技術;2007年07期
3 王文瀾;普羅科菲耶夫及其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J];鋼琴藝術;2000年01期
4 孫藝輝;;普羅科菲耶夫和他的鋼琴作品[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年10期
5 龔佩燕;;論普羅科菲耶夫的音樂創(chuàng)作風格[J];音樂天地;2009年11期
6 叢榭;小提琴新秀——吉爾·沙漢姆[J];視聽技術;1996年10期
7 趙天;;普羅科菲耶夫《g小調(diào)第二小提琴協(xié)奏曲》學習體會[J];黃河之聲;2004年02期
8 錢仁平;水到渠成之時信手拈起的一串珍珠——關于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J];音樂愛好者;1999年03期
9 李寧;普羅科菲耶夫《d小調(diào)第二奏鳴曲》分析及演奏(下)[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10 王文瀾;普羅科菲耶夫第六交響曲藝術特征淺析[J];甘肅高師學報;2005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洋洋 譯;紀念普羅科菲耶夫(下)[N];音樂周報;2002年
2 京音;王詩然喜摘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桂冠[N];音樂周報;2005年
3 言一;從浪漫到先鋒[N];東方航空報;2008年
4 鄧火;淺論普羅科菲耶夫鋼琴奏鳴曲[N];貴州民族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吳利紅;擴大能源合作領域[N];黑龍江日報;2006年
6 景作人;北交“經(jīng)典音樂之夜”半場典雅 半場激情[N];音樂周報;2006年
7 本報 李瑾 綜述;2003國際音樂熱點清盤[N];音樂周報;2003年
8 呂冬;古典音樂嵌入靈魂[N];人民日報;2006年
9 宋頌;在俄羅斯看歌劇[N];人民日報;2006年
10 王巖;俄羅斯音樂 風吹中國90年[N];音樂周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蔣興忠;普羅科菲耶夫九首鋼琴奏鳴曲和聲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竹君;普羅科菲耶夫鋼琴套曲《羅密歐與朱麗葉》(OP.75)創(chuàng)作風格與演奏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邵帥;音樂速寫之《瞬間幻想》[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3 梁冰;普羅科菲耶夫鋼琴奏鳴曲創(chuàng)作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潔;舒曼兩首鋼琴套曲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周f
本文編號:185913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859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