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民族聲樂”教學體系的合理建構
本文選題:民族聲樂 + 傳統(tǒng) ; 參考:《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摘要】:本文立足于筆者的教學實踐,在詮釋"民族聲樂"概念內涵的基礎上,分析、梳理中國傳統(tǒng)聲樂理論的寶貴財富和當代民間音樂演唱的豐富資源,進而提出借鑒西洋唱法的具體方法,論述培養(yǎng)民族聲樂教師這一發(fā)展民族聲樂教學體系的關鍵要素。
[Abstract]:Based on the author's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cious wealt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ocal music theory and the rich resources of contemporary folk music singing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method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Western singing method, and discusses the key element of developing the teaching system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which is to train the teachers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作者單位】: 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分類號】:J61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趙世民;敬俐;;沒有“美聲唱法”,只有“科學唱法”聽程志聲樂講座[J];音樂世界;1997年03期
2 彭丹雄;;從中西聲樂對比看民族聲樂的科學價值[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劉瀟林;論聲樂藝術的演唱風格[D];西南大學;2009年
2 謝靜波;論中國民族聲樂的審美特征[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胡莎莎;“吳碧霞現(xiàn)象”聲樂教學理念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4 韓彥婷;突破“三種唱法”構建中國新型民族聲樂學派[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孫音;論中國民族聲樂中的原生態(tài)唱法[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高美玲;建國50年我國美聲唱法教學研究文獻之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棟梁;;全球藝術品市場增長極[J];中國海關;2010年03期
2 韓春英;;艾米莉·狄更生詩中的“死亡與永生”[J];邢臺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 張曉舟;;名人嫁女趣事[J];政府法制;2010年06期
4 本刊編輯部;;黃中祥博士專著《哈薩克族民間演唱藝人調查研究》出版[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5 侯愛華;;論劉勰對孔子詩學觀的繼承與發(fā)展[J];科技資訊;2010年05期
6 彭學明;;文學的江湖[J];小說評論;2010年01期
7 毛志成;;人世間的“幸福彼岸”在哪里?[J];中關村;2010年03期
8 梁申威;;“下筆已千秋”[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0年02期
9 林海極;;從儒教祭祀樂章看古代詩歌的作用[J];信陽農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1期
10 王言鋒;;外在的張揚與內在的傳統(tǒng)——談《小城三月》中的城市與女性[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筱錚;;對當代復調教學的幾點思考[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要振生;;略論杜威的素質教育觀[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3 程方平;;略論中國教育的重要傳統(tǒng)[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4 張克宏;;藏文文獻數(shù)字化保護系統(tǒng)面向對象的集成測試研究[A];第三屆全國軟件測試會議與移動計算、柵格、智能化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王佐;;儒家政治倫理與中國現(xiàn)代化的思考[A];文化現(xiàn)代化的戰(zhàn)略思考——第七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9年
6 吳相洲;;論元白對古樂府傳統(tǒng)的顛覆[A];第二屆樂府與歌詩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蔣建軍;;淺談紫砂工藝創(chuàng)作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A];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二)[C];2009年
8 馮佳斌;;環(huán)境法治建設對經濟危機的方略借鑒[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陳健;班茂盛;;國外臨港地區(qū)產業(yè)發(fā)展的進程、趨勢與借鑒[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道剛;;中國傳統(tǒng)人權觀念再探——一個比較法文化的視角[A];北京國際法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郭祥義;著名聲樂教育家談藝考前準備:上場前絕對禁食大蒜、肥肉、啤酒[N];音樂生活報;2010年
2 梁占峰;打分彰顯大學問[N];音樂周報;2010年
3 高峰;王昆:民族聲樂教學要注重風格多樣化[N];中國藝術報;2009年
4 記者 李韻;金鐵霖師徒共迎“桃李芬芳的季節(jié)”[N];光明日報;2008年
5 陸梓;黃梅戲語言風格繼承漫談[N];安徽經濟報;2002年
6 律師潘家永;養(yǎng)子女有權分得生父母遺產嗎?[N];北京日報;2002年
7 薛永年;亂真之妙仿真畫[N];北京日報;2002年
8 王秋石;我是這樣看待西方經濟學的[N];北京日報;2002年
9 葉非;地震保險“新西蘭模式”值得借鑒[N];中國保險報;2002年
10 陸刃波 盛楨智;消費者是中外資保險競爭的導火索?[N];中國保險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明敏;中國傳統(tǒng)司法審判制度法文化內涵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2 陶立新;論威爾第晚期歌劇男中音聲部角色創(chuàng)作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3 趙化剛;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中國化探析[D];南開大學;2009年
4 郭曉光;論毛澤東鄧小平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觀[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邱靜娟;繼承與超越[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6 章博;《鹿特丹規(guī)則》研究:制度創(chuàng)新與借鑒[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7 吉爾嘎拉;游牧文明:傳統(tǒng)與變遷[D];內蒙古大學;2008年
8 林峰;中國企業(yè)管理文化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
9 李偉萍;川端康成與日本傳統(tǒng)美[D];山東大學;2007年
10 尹笑非;民眾生活理想的視覺展演[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宇潔;從傳統(tǒng)石庭走向現(xiàn)代石景[D];北京服裝學院;2010年
2 李慧媛;在聲樂學習實踐中感悟民族新唱法的“聲”、“字”、“情”[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3 劉洋;我國訴訟證據(jù)規(guī)則之探討[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4 潘文一;赫斯頓的《他們眼望上蒼》對歐洲成長體小說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D];聊城大學;2009年
5 鄭昱;線在現(xiàn)代雕塑中的運用與發(fā)展[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李e,
本文編號:185898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858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