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挽歌的人文內(nèi)涵
本文選題:納西族 切入點:挽歌 出處:《民族藝術研究》2010年02期
【摘要】:納西族挽歌具有較深厚的歷史淵源且內(nèi)容極為豐富,蘊涵著該民族的一種獨特哲思。本文透過納西族挽歌的表象,在較深層次中去發(fā)現(xiàn)這個民族較為理智的哲學思考,即納西族視"人與自然是兄弟"、"回歸自然的生命觀"、"豁達的生死觀"和對生與死本質"靈魂不滅"的認識等。在對納西族挽歌的研究中,我們從另一個側面了解到了納西族的人文歷史,以及這個民族的生活態(tài)度和他們從古至今所共有的一種生存理念。
[Abstract]:The Naxi elegy has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content, contains a unique philosophy of the n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Naxi elegy appearance, to find a rational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the nation at a deeper level, namely the Naxi as "man and nature is a brother", "return to nature the view of life", "open-minded outlook on life and death" and the birth and death of the essence of "immortal soul" understanding. In the study of Naxi elegy, we underst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Naxi cultural history, and the nation's attitude to life and they shared a history the concept of survival.
【作者單位】: 德宏師范高等?茖W校藝術系;
【分類號】:J607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冬;傳統(tǒng)聚落中的模仿和類比[J];華中建筑;1998年02期
2 陳東;彝族、納西族“火葬氐羌說”質疑[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S1期
3 于長江;神性與美——東巴文化及其對當代人的啟示[J];藝術評論;2004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吳志軍;東巴視覺藝術符號的特征分析及其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嫁女歌》(納西族民歌)[J];廣播歌選;2011年06期
2 陳小瑋;;宣科——納西古樂的推手[J];新西部;2011年09期
3 婷婷;;少數(shù)民族的霓裳羽衣[J];黃金時代(學生族);2009年12期
4 陳園;;青歌賽對原生態(tài)音樂的影響[J];大舞臺;2011年07期
5 張謙;;愛爾蘭的歌曲演唱風格與器樂舞曲特征[J];大舞臺;2011年07期
6 韋斌;聶方舒;;廣西少數(shù)民族音樂文化的產(chǎn)業(yè)化問題[J];大眾文藝;2011年16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杜京;納西民歌世家在京獻藝[N];云南日報;2006年
2 楊福泉;納西族的“三朵節(jié)”及原生態(tài)歌舞晚會《納西花華色》[N];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
3 劉紅慶;“陽光下的納西人”8月亮相中山音樂堂[N];音樂周報;2006年
4 本報駐京記者 杜京;天雨流芳 夢幻麗江[N];云南日報;2006年
5 全國政協(xié)委員 武季梅;真情:藝術的靈魂[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6 譚雅竹;我省原生態(tài)選手均獲獎[N];云南日報;2008年
7 記者 曹瀅;探尋納西古樂[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8 桑德;獨具特色的納西樂[N];大眾科技報;2002年
9 張中笑;和文光談他的“納西歌曲”[N];音樂周報;2003年
10 胡國強 俞靜月;云南金花赴全國金花盛會[N];云南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曦帆;“藏彝走廊”樂舞文化選點考察與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姚春e,
本文編號:17176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717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