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英海鋼琴曲《陽關三疊》特色賞析
本文關鍵詞:黎英海鋼琴曲《陽關三疊》特色賞析
【摘要】:鋼琴曲《陽關三疊》是由我國傳統(tǒng)古典音樂改編而成的,整首作品詠嘆了深深的離情別意,以疊奏式結構將人類最為普遍的思念之情通過鋼琴曲體現(xiàn)了出來,它是中國傳統(tǒng)古典音樂與西方外來樂器相結合的經(jīng)典之作。
【作者單位】: 貴州省遵義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
【關鍵詞】: 古典音樂 《陽關三疊》 鋼琴曲
【分類號】:J624.1
【正文快照】: 在中國文化中,傳統(tǒng)音樂文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可以體現(xiàn)出出古老中國的文化神韻。《陽關三疊》是中國傳統(tǒng)古典音樂的代表,在這首樂曲中可以看到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和構成,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藝術在這種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中散發(fā)出新的光芒。中國古典音樂改編的鋼琴曲很多,然而《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田園;;淺析黎英海聲樂作品伴奏曲中和弦結構的民族化[J];大舞臺;2010年09期
2 劉雙;;歌曲《陽關三疊》藝術分析[J];大舞臺;2012年08期
3 馮曉琴;;《陽關三疊》之琴聲歌韻[J];藝術評論;2011年07期
4 李秀華;;從歌曲《陽關三疊》談情感的藝術表現(xiàn)[J];音樂天地;2007年05期
5 仇海平;;琴心琴韻 古色古香——姜嘉鏘演唱的古代歌曲《陽關三疊》評析[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陳艷;;琴聲悠揚 一唱三嘆——琴歌《陽關三疊》的演唱分析[J];大眾文藝;2011年16期
2 董兵;王倩;;中國古典詩詞歌曲之唱論探究[J];北方音樂;2012年07期
3 黃瓊瑤;;論古詩詞歌曲的分類及其歷史轍跡[J];大舞臺;2012年12期
4 胡家秋;;古曲《陽關三疊》研究現(xiàn)狀調(diào)查[J];歌海;2013年01期
5 巫東攀;;琴歌藝術鳥瞰[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孫明鈺;;談古詩詞與小學音樂教學的融合[J];黃河之聲;2011年20期
7 翟羽佳;董兵;;自然超越 情景交融——姜嘉鏘中國古典詩詞演唱之意境塑造探析[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年05期
8 李娜娜;;琴韻聲腔一詠三嘆——琴歌《陽關三疊》藝術特征淺析[J];音樂時空;2013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鄭燕梅;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演唱特色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2 曹藝凡;砥柱中流[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3 張卓;琴歌《胡笳十八拍》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4 賀琳琳;談黎英海作曲的古詩詞藝術歌曲《楓橋夜泊》的“情”與“聲”[D];武漢音樂學院;2012年
5 吳啟慧;中國古詩詞歌曲演唱特點及風格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陽地;譚勇;;離愁別緒歌千載斷腸聲里唱《陽關》——琴曲《陽關三疊》述評[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2 李京紅;《夕陽簫鼓》的演奏心得[J];鋼琴藝術;1997年05期
3 蘇瀾深;探中華之樂 求民族之風──黎英海先生訪談錄[J];鋼琴藝術;1999年01期
4 楊蔭瀏;對古曲《陽關三疊》的初步研究[J];人民音樂;1956年06期
5 姚春霞;霍雨蕾;;從《陽關三疊》看我國古詩詞與音樂的有機結合[J];商情(教育經(jīng)濟研究);2008年05期
6 陳秉義;關于《陽關三疊》在明、清、民初和建國后流傳的情況及其研究[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7 李西安;鋼琴曲《夕陽簫鼓》音樂分析[J];中國音樂;1982年01期
8 李祥霆;查阜西先生的古琴演奏藝術[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6年02期
9 孟文濤;唐時《陽關三疊》唱法[J];中國音樂學;1991年01期
10 李鳳云;張子謙先生古琴藝術初探[J];中國音樂學;2000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敏渝;古典音樂雜錦碟[J];家庭電子;2000年06期
2 張煦陽;;古典音樂快捷指南[J];視聽技術;2006年02期
3 陳燕;;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完美交融的范例——喬治·溫斯頓的《卡農(nóng)變奏曲》[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年01期
4 ;肖邦的故鄉(xiāng)——波蘭[J];小演奏家;2010年10期
5 ;心碟推薦[J];音樂天地;2004年03期
6 孫達;;書架[J];當代人;2010年02期
7 楊士毅;;35年間的“十佳”古典音樂唱片[J];視聽技術;1993年00期
8 張熠文;熠熠生輝的Chesky“輕松古典音樂”[J];視聽技術;1999年10期
9 ;我們?yōu)楹螑勐牎澳亍盵J];青年科學;2004年12期
10 汪閔華;現(xiàn)代人的情感溫泉[J];音樂愛好者;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欣欣;;從中國首部古典音樂電視片《夢幻曲》談音樂欣賞教育課[A];2003’北京第一屆全國音樂欣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安平;;印度節(jié)奏圈——塔拉[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3 王耀華;;東方部分古典音樂的類型化旋律[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4 徐玲;;流行樂壇上的“復古”元素[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5 張謙;;試論北印度古典音樂中的即興文化[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5年
6 王培;;單簧管顫音的運用與教學初探[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7 鐘代琴;;音樂治療運用在普通高校音樂鑒賞課程中的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二十周年會慶暨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王進;;“T——X——D——T”模式與重構之考[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9 謝嘉幸;;音樂鑒賞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講座提綱)[A];2003’北京第一屆全國音樂欣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10 陶倩;;大力發(fā)展引智工作,培養(yǎng)跨世紀優(yōu)秀音樂人才[A];北京高校引進國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輯)[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備;外行和夕陽[N];音樂周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李紅艷;北京樂迷顛覆海丁克“白發(fā)說”[N];北京日報;2009年
3 馬躍 譯;CD變數(shù)碼 古典音樂網(wǎng)上熱賣[N];音樂周報;2008年
4 傅蕾 編譯 劉甜 譯;古典音樂新“噪音” 潮流時尚[N];音樂周報;2009年
5 宮海燕 譯;美國廣播減弱古典音樂引來聽眾不滿[N];音樂周報;2006年
6 傅蕾;數(shù)字古典音樂振興消費市場[N];音樂周報;2007年
7 吳潔麗 譯;古典音樂也能使人失聰[N];音樂周報;2009年
8 記者 張歡;10萬首古典音樂觸手可及[N];音樂周報;2007年
9 實習記者 李紅艷;中國是古典音樂新生的地方[N];北京日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吳丹 特約記者 何玉卿;古典音樂的困境只是暫時的[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欣欣;序列理念的篤行者——卡爾海因茨·施托克豪森鋼琴曲I-XIV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2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陸作曲家研究(20世紀30-80年代)[D];中央音樂學院;2009年
3 李向京;瞿小松音樂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馮效剛;20世紀上半葉中國鋼琴音樂文化[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5 馮存凌;勛伯格《空中花園篇》(op.15)詩樂關系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6 張q,
本文編號:11342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13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