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遠山水畫藝術程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11 14:57
程式化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基本特點之一,它是中國畫長期以來賴以發(fā)展的基本結構,也是中國寫意性藝術觀的反映。中國畫程式化的過程是歷史長期發(fā)展的過程,是歷代畫家們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智慧的結晶。南宋之前的中國山水畫的發(fā)展經歷了象征性、再現(xiàn)性和程式化三個階段。這些都成為了馬遠藝術程式化的歷史積淀。馬遠出生在一個藝術世家,早年師法李唐,后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繪畫風格。馬遠作為畫院待詔,他的繪畫作品受到皇室的喜愛。馬遠筆下的山水多是秀美的錢塘景色,馬遠繪畫的個性化特征非常的明顯,多是邊角構圖,像是攝影中的特寫一樣,取山之一崖水之一隅入畫,前景幾塊山石焦墨勾勒后用水墨淋漓的大斧劈皴出其結構,幾根樹枝斜科偃蹇,瘦硬如屈鐵狀,遠景或虛或用淡墨稍作渲染,畫面中再有人物或者動物的點綴,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近景實遠景虛,畫面中的大片留白,把人們的視線引向無限的空間,使人產生詩意的聯(lián)想。馬遠的邊角構圖是南宋畫院下的產物;是宋都南遷后江南景色的寫照;宋代理學的興盛是馬遠的邊角山水產生的理論基礎。馬遠繪畫程式化的產生與發(fā)展是有很多原因引起的,首先從美學根源上講,完全再現(xiàn)自然的藝術觀在中國沒有生長的土壤,從中國哲學思想...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1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
轉為佛老的出世。他認為山水畫的目的是“代荊浩有一篇關于繪畫理論的文章《筆法記》流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一些藝術主法記》中的核心是“圖真”,作者對“真”做釋:“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華,取其華,物其實,不可執(zhí)華為實。若不知術,苛似可也,及也!雹偃欢嫾疫@里所說的“真”是“似者其氣,真者氣質俱盛!雹诓粌H僅是形似的問題形神兼?zhèn)。又說“子既好寫云林山水,須明物夫木之生,為受其性。松之生也,枉而不曲遇
為:“無上神品”、“天下第一”。文人畫家們從董源的畫中看到與自身審美標準相符合的雅逸清淡的氣韻,但是董源的這種意境只是江南真實山水的寫照。董源著名的《瀟湘圖》(圖2-3)描繪的是瀟湘二水交界處的景色,山水間霧氣蒙蒙。這幅畫采用的是平遠構圖,圖中遠山座座,近處河灘蘆葦叢叢,有小舟蕩漾在水中,遠處幾人在拉網(wǎng)捕魚,近處岸上的幾個人和樂隊在迎接船上的人們。此圖用淡墨作或長或短的披麻皴來表現(xiàn)山石,(披麻皴的運用能夠很好的表現(xiàn)江南山巒的起伏之勢,但是畫家只是用皴法真實的再現(xiàn)自然,也沒有形成一種程式。)樹木多用墨點攢簇而成,山頭多礬頭,濃淡不一的墨點加深了畫面的空間感。畫面中人與人之間、人與山之間、山與山之間的比例也①米芾.畫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②米芾.畫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③沈括.夢溪筆談[M].成都:巴蜀書社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馬遠《寒江獨釣圖》看空白在中國畫中的美學特色[J]. 王策.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6)
[2]中國山水畫程式化之探析[J]. 連曉紅. 理論界. 2010(05)
[3]馬遠、夏珪繪畫構圖研究[J]. 韓飛燕. 考試周刊. 2009(11)
[4]悉其精能 造于簡略——南宋馬遠的生平與畫風研究[J]. 于洋. 榮寶齋. 2009(01)
[5]馬遠《水圖》探幽[J]. 黃怡平. 藝海. 2008(06)
[6]程式與創(chuàng)新——簡析傳統(tǒng)中國畫之程式化[J]. 許蚌.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 2006(04)
[7]論馬遠《踏歌圖》的意境美[J]. 陶琳娜. 美術觀察. 2006(07)
[8]從范寬到馬遠看宋代山水繪畫[J]. 羅秋平. 廣西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 2005(02)
[9]圖像與文本的隱喻——宋元畫格之比較[J]. 鄭春泉.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 2005(01)
[10]皇權控制下的北宋院畫──談北宋“翰林圖畫院”繪畫的創(chuàng)作特性[J]. 蔡罕.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0(03)
碩士論文
[1]魏晉至宋元時期中國山水畫思想觀念研究[D]. 林鴻.江西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029284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1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
轉為佛老的出世。他認為山水畫的目的是“代荊浩有一篇關于繪畫理論的文章《筆法記》流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一些藝術主法記》中的核心是“圖真”,作者對“真”做釋:“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華,取其華,物其實,不可執(zhí)華為實。若不知術,苛似可也,及也!雹偃欢嫾疫@里所說的“真”是“似者其氣,真者氣質俱盛!雹诓粌H僅是形似的問題形神兼?zhèn)。又說“子既好寫云林山水,須明物夫木之生,為受其性。松之生也,枉而不曲遇
為:“無上神品”、“天下第一”。文人畫家們從董源的畫中看到與自身審美標準相符合的雅逸清淡的氣韻,但是董源的這種意境只是江南真實山水的寫照。董源著名的《瀟湘圖》(圖2-3)描繪的是瀟湘二水交界處的景色,山水間霧氣蒙蒙。這幅畫采用的是平遠構圖,圖中遠山座座,近處河灘蘆葦叢叢,有小舟蕩漾在水中,遠處幾人在拉網(wǎng)捕魚,近處岸上的幾個人和樂隊在迎接船上的人們。此圖用淡墨作或長或短的披麻皴來表現(xiàn)山石,(披麻皴的運用能夠很好的表現(xiàn)江南山巒的起伏之勢,但是畫家只是用皴法真實的再現(xiàn)自然,也沒有形成一種程式。)樹木多用墨點攢簇而成,山頭多礬頭,濃淡不一的墨點加深了畫面的空間感。畫面中人與人之間、人與山之間、山與山之間的比例也①米芾.畫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②米芾.畫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③沈括.夢溪筆談[M].成都:巴蜀書社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馬遠《寒江獨釣圖》看空白在中國畫中的美學特色[J]. 王策.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6)
[2]中國山水畫程式化之探析[J]. 連曉紅. 理論界. 2010(05)
[3]馬遠、夏珪繪畫構圖研究[J]. 韓飛燕. 考試周刊. 2009(11)
[4]悉其精能 造于簡略——南宋馬遠的生平與畫風研究[J]. 于洋. 榮寶齋. 2009(01)
[5]馬遠《水圖》探幽[J]. 黃怡平. 藝海. 2008(06)
[6]程式與創(chuàng)新——簡析傳統(tǒng)中國畫之程式化[J]. 許蚌.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 2006(04)
[7]論馬遠《踏歌圖》的意境美[J]. 陶琳娜. 美術觀察. 2006(07)
[8]從范寬到馬遠看宋代山水繪畫[J]. 羅秋平. 廣西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 2005(02)
[9]圖像與文本的隱喻——宋元畫格之比較[J]. 鄭春泉.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 2005(01)
[10]皇權控制下的北宋院畫──談北宋“翰林圖畫院”繪畫的創(chuàng)作特性[J]. 蔡罕.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0(03)
碩士論文
[1]魏晉至宋元時期中國山水畫思想觀念研究[D]. 林鴻.江西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0292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029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