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埠年畫“紅男綠女”顏色詞考據
本文關鍵詞:楊家埠年畫“紅男綠女”顏色詞考據
【摘要】:民間造型色彩蘊含著豐富的傳統(tǒng)本元文化。當前顏色詞研究多存在于語言學視野中,而鮮見對民間造型色彩詞語的釋讀。潘諾夫斯基的圖像學方法關注藝術形式、圖像志、圖像學三個方面的內容。文章運用圖像學研究的方法,對楊家埠木版年畫灶君和財公財母中紅綠色彩搭配的色彩規(guī)則進行了歸納,論證了"紅男綠女"顏色詞的來歷;釋讀了楊家埠木版年畫色彩"紅綠搭配"的淵源。本文認為"紅男綠女"顏色詞的分析應該從文獻、民間信仰、話訣以及民間習俗等多維視角進行文化的綜合分析,為顏色詞的考據提供了不同角度的思考。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現(xiàn)代工業(yè)設計研究所;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城鎮(zhèn)化進程中民族傳統(tǒng)工藝美術現(xiàn)狀與發(fā)展研究”(項目編號:14ZD03)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J218.3
【正文快照】: “作為整體的中國傳統(tǒng)色彩文化體現(xiàn)在宮廷藝術、宗教藝術、文人藝術和民間藝術中。總的來講,前三者不論是精英藝術還是宗教藝術,但凡能夠以文獻方式記載的藝術現(xiàn)象,歷史上多為少數(shù)人所享有的藝術,因此從體量上講是“小眾文化”。民間藝術廣泛存在于民眾生活中,其享用的人群是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教慶;韋凱;;楊家埠木版年畫的色彩美感[J];西安工程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梅玉潔,趙英水;楊家埠木版年畫與中國畫的共性剖析[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3 梅玉潔;;楊家埠木版年畫與近現(xiàn)代中國畫的色彩解析[J];美術大觀;2006年03期
4 王超;;試論楊家埠木版年畫中的審美意蘊[J];藝術教育;2007年03期
5 張燕花;;楊家埠木版年畫審美趣味[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6 秦歲明;于伊華;馮濤;;淺析楊家埠木版年畫對我國現(xiàn)代設計的影響[J];商場現(xiàn)代化;2007年35期
7 王巨山;;立象以盡意——楊家埠木版年畫的意象研究[J];齊魯藝苑;2008年04期
8 張寶輝;張宏偉;;濰縣楊家埠木版年畫研究所[J];春秋;2008年05期
9 徐翠翠;;楊家埠木版年畫與當代表現(xiàn)性繪畫的相通性淺析[J];數(shù)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09年04期
10 劉瑩;劉長宜;;楊家埠木版年畫中的色彩運用[J];藝術教育;2009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李宗明;;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的起源、發(fā)展與保護[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2 劉健;;突出地方特色 弘揚民間藝術[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李鳳勇;民間藝術奇葩——楊家埠木版年畫[N];中國檔案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隸靜;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民間工藝的保護與開發(fā)[D];山東大學;2008年
2 姚愛強;創(chuàng)意產業(yè)視野下的楊家埠木版年畫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3 戴昕;楊家埠木版年畫線條和色彩研究及運用初探[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4 李蔚倩;試析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形式特征[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劉瑩;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的研究與應用[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6 曹曉飛;楊家埠木版年畫考[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7 宮昌華;楊家埠木版年畫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8 畢鳳霞;清代楊家埠木版年畫研究[D];安徽大學;2007年
9 朱向鑫;楊家埠木版年畫藝術特色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竹;探析楊家埠木版年畫色彩美[D];山東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28854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1288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