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兒童電影的兒童形象研究
本文選題:兒童電影 切入點:兒童形象 出處:《山東師范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隨著現(xiàn)代傳媒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興盛,電影對社會的影響日益廣泛和深刻,成為人類社會生活中一種極為重要的傳播媒介,同時也成為一種大眾化的文化娛樂樣式。兒童電影是電影的一個分支,也是一種重要的電影題材,兒童電影在不斷的發(fā)展過程中越來越多地關注兒童生活及兒童的個性特征和內心世界,使得兒童形象呈現(xiàn)多元化創(chuàng)作趨勢。像紅色小英雄形象、社會苦孩子形象等,這些兒童形象的塑造無論從創(chuàng)作角度和深度,還是從創(chuàng)作方式上,都凸顯著兒童特性,成就了一個個兒童經典。本文首先對兒童電影的概念和范疇進行了厘清,梳理了當下中國兒童電影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歷程,在此基礎上結合案例和實踐,深入論述了我國當代兒童電影中兒童形象的類型、創(chuàng)作原則和創(chuàng)作方法,并闡述了兒童形象塑造的價值意義,最后對作品和文本進行了總結并反思創(chuàng)作中的不足。論文列舉了多部優(yōu)秀兒童電影中的經典兒童形象,如《三毛流浪記》中的孤兒三毛、《小兵張嘎》中的莽撞少年張嘎、《草房子》中的頑皮學生桑桑等,同時結合自己的畢業(yè)作品《麥豆的夏天》對麥豆、狗蛋等兒童形象的塑造進行分析和論述,力圖使觀點更加明確、論證更加充分。該論文的研究包括七個部分:首先是緒論部分,筆者分析了論文選題的背景和課題研究的意義,梳理和總結了以往學者對于該選題的研究現(xiàn)狀及研究綜述,同時介紹了該論文的研究方法并對該研究進行了可行性分析。第二部分是兒童電影的概述。該部分著重分析和界定了兒童電影的概念和范疇,梳理了中國當代兒童電影的發(fā)展歷程和當下的創(chuàng)作現(xiàn)狀,提出兒童電影中兒童形象創(chuàng)作還缺少典型和經典的兒童形象,而對于那些成功經典的兒童形象,我們沒有能夠做到讓他們進一步深入人心,因此兒童電影創(chuàng)作特別是與兒童形象塑造相關的理論研究勢在必行。第三部分論述了中國當代兒童電影中的兒童形象類型。通過綜合的分析和歸納總結,根據創(chuàng)作背景和題材樣式的不同將我國當代兒童電影中眾多的兒童形象概括為社會苦孩子、紅色小英雄、校園好學生、革命的少年和淘氣的頑童五大類型,并對每一類型不同個性特征的兒童形象作了深入探討和例證分析。第四部分論述了中國當代兒童電影的兒童形象創(chuàng)作原則。提出兒童形象的創(chuàng)作要在話語和行為當中注重兒童思維的邏輯性,要著重于不同兒童形象性格的真實性,堅持兒童生活中的游戲精神和把握外部環(huán)境的典型性,只有基于這些原則創(chuàng)作出的兒童形象才容易令兒童觀眾產生共鳴。第五部分論述了中國當代兒童電影的兒童形象創(chuàng)作方法。具體而言,兒童電影要通過兒童視點展現(xiàn)兒童形象,運用想象和夢境呈現(xiàn)兒童情趣進而豐富兒童形象,和運用影視語言的聲音、色彩等來著重關照兒童形象。第六部分總結論述了兒童電影中兒童形象塑造的價值意義。塑造兒童形象能夠豐富電影人物類型,從而提升電影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塑造兒童形象還能夠反映社會現(xiàn)實,給兒童成長提供參照,并能夠引導教育,發(fā)揮榜樣的力量影響兒童文化價值觀的形成,并參與社會主義文化價值觀的建構,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第七部分是創(chuàng)作的反思和總結。對作品創(chuàng)作與文本的結合、創(chuàng)作不足之處等做了總結,分析了兒童電影的市場前景以及兒童形象創(chuàng)作的意義,闡明對于兒童形象理論研究的重要性。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J90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莎莎;;“兒童本位”對中國兒童電影中兒童形象發(fā)展的影響[J];新聞研究導刊;2016年08期
2 單禹;;超越低幼化的多元化電影類型內容資源拓展——當代美國兒童電影內容資源與產業(yè)策略研究[J];當代電影;2013年06期
3 鄭歡歡;;陣痛中成長——產業(yè)化改革背景下中國兒童電影發(fā)展備忘[J];當代電影;2013年06期
4 王群;;兒童電影創(chuàng)作:幾分歡喜幾分愁[J];當代電影;2011年10期
5 方剛亮;;保護電影的未來——關于中國兒童電影的思考[J];電影藝術;2010年02期
6 葉艷琳;;美國兒童電影中的“游戲精神”[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7 侯克明;余韜;;兒童電影的現(xiàn)狀與展望 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會長侯克明訪談[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8 鄭歡歡;;認識兒童電影:兒童媒介的角度[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9 鄭歡歡;;重拾改編傳統(tǒng):中國兒童電影的智慧選擇[J];當代電影;2009年06期
10 張震欽;;當前世界兒童電影創(chuàng)作的基本格局與呈現(xiàn)態(tài)勢——來自一種觀看的思索[J];當代電影;2007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冉;小說改編的中國兒童電影敘事策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6年
2 劉娜;新時期以來中國兒童電影中的頑童形象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3 陳馨博;兒童電影的傳播障礙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6年
4 程競羽;蘇聯(lián)兒童電影對中國“十七年”兒童英雄電影的影響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6年
5 劉曉玉;20世紀后半期中國兒童電影研究[D];河北大學;2016年
6 王蘭;90年代以來中國兒童文學改編電影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6年
7 楊楠;伊朗兒童電影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8 吳思茗;基于受眾的國產兒童電影問題與現(xiàn)狀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9 房曄;呼喚“兒童本位”觀[D];揚州大學;2015年
10 李膺欣;新世紀中國兒童電影敘事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5796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579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