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顯祖至情論文化價值闡釋
發(fā)布時間:2021-04-21 05:20
情一直是文學創(chuàng)作永恒的主題,至明代,心學思想興起,湯顯祖將注意力轉移到對人的關注上,提出了至情論。所謂至情,湯顯祖在《牡丹亭記題詞》中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這種能突破生死的情便是至情,它是對人本能欲望的肯定。至情論的提出,一方面,從師友角度看,湯顯祖受羅汝芳"制欲非體仁"思想的影響,開始正視人的本能欲望,受摯友紫柏大師理情沖突說的影響,意識到情理水火不容。另一方面,從個人經歷看,官場失意使湯顯祖將注意力轉向戲劇創(chuàng)作,并認為戲劇是至情思想表達的最好載體。至情論在當時與后世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嬌紅記》與《牡丹亭》一脈相承,在繼承湯顯祖至情思想的同時加入了同心子說。《紅樓夢》的結局由喜變悲,將至情再次推向高峰。
【文章來源】:戲劇之家. 2020,(34)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湯顯祖至情論的提出
(一)師友的影響
(二)個人人生經歷
二、湯顯祖至情論的文化價值
三、總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湯顯祖與泰州學派[J]. 柳旭.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17(06)
[2]紫柏大師與湯顯祖[J]. 戴繼誠. 浙江社會科學. 2007(02)
本文編號:3151137
【文章來源】:戲劇之家. 2020,(34)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湯顯祖至情論的提出
(一)師友的影響
(二)個人人生經歷
二、湯顯祖至情論的文化價值
三、總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湯顯祖與泰州學派[J]. 柳旭.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17(06)
[2]紫柏大師與湯顯祖[J]. 戴繼誠. 浙江社會科學. 2007(02)
本文編號:31511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151137.html
教材專著
熱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