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路遙研究的“多元化”特征與“無名化”狀態(tài)
發(fā)布時間:2021-01-10 12:47
1990年代的路遙研究經常被研究者進行"無名化"的結論性定義,事實上,90年代的路遙研究表現出紛繁復雜的"多元化"特征。對90年代的路遙研究不能僅僅滿足于對其進行"無名化"的結論性定義,還需從"多元化"的研究現狀出發(fā),還原90年代路遙研究的面目,以此探問"多元化"的研究為何沒能促進批評或研究的繁榮,反倒使其呈現出"無名化"的狀態(tài)。
【文章來源】:百家評論. 2020,(05)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1980年代路遙研究的強勢影響
1990年代路遙研究的“向內轉”
1990年代路遙研究的“系統(tǒng)化”特征
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多元闡釋須以文本“自在性”為依據——張江與哈派姆關于文藝理論的對話[J]. 張江,哈派姆. 文藝爭鳴. 2016(02)
[2]路遙文學人生風景的不同呈現——當代三部路遙傳記評析[J]. 張雪艷.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4)
[3]文學多元時代的批評策略[J]. 蔡梅娟.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9(12)
[4]“躲避崇高”與“二元對立”思維的消解——論王蒙在“人文精神”論爭中的意義[J]. 王平. 青海社會科學. 2009(02)
[5]路遙研究述評[J]. 梁向陽. 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1)
[6]文學寫作的諸問題——為紀念路遙逝世十周年而作[J]. 李建軍. 南方文壇. 2002(06)
[7]宏闊、深邃的歷史意識──論路遙的創(chuàng)作追求[J]. 王春云.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1(02)
[8]路遙研究的新收獲──宗元《路遙論》研討會紀要[J]. 張麗麗. 徐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1(01)
[9]個人奮斗者:獨特的群像側影——路遙小說研究(系列論文之三)[J]. 陳占彪. 甘肅社會科學. 2000(04)
[10]論路遙小說創(chuàng)作的心理機制[J]. 陳占彪.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03)
本文編號:2968733
【文章來源】:百家評論. 2020,(05)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1980年代路遙研究的強勢影響
1990年代路遙研究的“向內轉”
1990年代路遙研究的“系統(tǒng)化”特征
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多元闡釋須以文本“自在性”為依據——張江與哈派姆關于文藝理論的對話[J]. 張江,哈派姆. 文藝爭鳴. 2016(02)
[2]路遙文學人生風景的不同呈現——當代三部路遙傳記評析[J]. 張雪艷.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4)
[3]文學多元時代的批評策略[J]. 蔡梅娟.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9(12)
[4]“躲避崇高”與“二元對立”思維的消解——論王蒙在“人文精神”論爭中的意義[J]. 王平. 青海社會科學. 2009(02)
[5]路遙研究述評[J]. 梁向陽. 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1)
[6]文學寫作的諸問題——為紀念路遙逝世十周年而作[J]. 李建軍. 南方文壇. 2002(06)
[7]宏闊、深邃的歷史意識──論路遙的創(chuàng)作追求[J]. 王春云.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1(02)
[8]路遙研究的新收獲──宗元《路遙論》研討會紀要[J]. 張麗麗. 徐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1(01)
[9]個人奮斗者:獨特的群像側影——路遙小說研究(系列論文之三)[J]. 陳占彪. 甘肅社會科學. 2000(04)
[10]論路遙小說創(chuàng)作的心理機制[J]. 陳占彪.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03)
本文編號:296873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68733.html
教材專著
熱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