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傳記中的蕭紅形象塑造論
發(fā)布時間:2017-04-05 05:14
本文關鍵詞:蕭紅傳記中的蕭紅形象塑造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蕭紅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有才華、有個性的女作家,在其僅有的31年生命歷程和不足十年的創(chuàng)作歷程中,其所創(chuàng)作的《生死場》《呼蘭河傳》《小城三月》《商市街》《橋》《跋涉》等一批優(yōu)秀的作品,為整個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942年蕭紅逝世以后,文學界一些文人、作家以及蕭紅生前的友人通過為蕭紅作傳的方式來紀念她,從1947年出版的駱賓基所著的《蕭紅小傳》開始,蕭紅傳記創(chuàng)作成為一種文學現(xiàn)象,由此也出現(xiàn)了一批對于蕭紅傳記文本批評研究的著述。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開始一直到當下,在近70年的滄桑歷史中,出現(xiàn)了70多部各具特色的蕭紅傳記。一部部蕭紅傳記如同一面面鏡子,通過不同的敘述方式,呈現(xiàn)出不同時期、不同境遇中的多樣的蕭紅,塑造出立體可感、飽滿豐盈、復雜多重的蕭紅形象。在目前已經(jīng)出版的七十余部蕭紅傳記作品中,幾乎所有的傳者在敘述中都對傳主蕭紅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刻畫,力求通過多種表現(xiàn)手法和表達方式呈現(xiàn)一個個真實的蕭紅,還原一個個鮮活的蕭紅生命個體。不同的傳者所塑造的蕭紅形象,既具有共同的性格特征,也在個性、氣質(zhì)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同時,傳者在塑造蕭紅形象的過程中,所使用的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和側重點也不盡相同,蕭紅評傳注重塑造作為作家的蕭紅形象,蕭紅記傳類作品注重塑造一個女性的、苦難的、身為作家的全方位的蕭紅形象,而蕭紅傳記體小說則以偏向虛構和主觀的具有強烈文學性的敘述方式,塑造一個虛構性大于真實性的蕭紅形象。目前,學術界關于傳記文學中的蕭紅形象塑造問題研究尚顯薄弱,本文擬探討和回答蕭紅傳記作者是如何塑造蕭紅形象的以及不同傳者筆下的蕭紅具有怎樣的鮮明特征兩大問題,旨在彌補蕭紅傳記研究中的空白,催生蕭紅研究的新方向。該論文圍繞傳記文學中蕭紅形象塑造問題,從結構上分為四部分展開詳細論述。論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對傳記文學中蕭紅形象塑造方式、表現(xiàn)手法進行詳細考察,解決了“在蕭紅傳記文學中,傳者是通過何種方式來塑造蕭紅形象的?”這一問題。其中,第一部分由敘事學中的人物觀引入,首先考察了傳記文學中的時間因素對蕭紅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和意義。同時,蕭紅傳記中傳者使用的多種敘述時序對蕭紅形象塑造也具有重要作用。在蕭紅傳記作品中,大部分作品以順敘為主,個別傳記作品采用了倒敘、插敘、補敘等敘述順序,這些敘述時序對于表現(xiàn)蕭紅形象起到結構上的輔助作用。另外,筆者根據(jù)蕭紅傳記中出現(xiàn)的時間因素的具體特點,將其分為確定性時間因素、概括性時間因素和推測性時間因素三種類型,三種不同的時間因素在敘述蕭紅生平、塑造蕭紅形象方面起到的作用和意義各不相同。其次,本文第一部分注重從蕭紅傳記中所寫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具有節(jié)點意義的因素入手,考察傳記文學中蕭紅形象塑造問題,具有典型性。再次,從傳記文學中對蕭紅文學作品的評述入手,考察傳者對作為作家的蕭紅如何塑造,也是本文第一部分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文第二部分側重從蕭紅傳記的描寫方式、表現(xiàn)手法等方面入手,對傳者所采用的蕭紅形象塑造方式進行探討。傳記文學作為一種兼具真實性和文學性的特殊的文學體式,在內(nèi)容上要求客觀真實,為了增強作品的可讀性,其在表達上則對文學性和藝術性有一定的要求。傳者在敘述中,以事實為依據(jù),以史料為參考,對傳主蕭紅的語言、心理、行為等方面進行刻畫。其中,直接引語、自由直接引語、間接引語的運用增加了蕭紅傳記文本的生動性。對蕭紅及其蕭紅身邊主要人物的直接心理活動和間接心理活動的描寫,更有利于反映傳者和主要人物的內(nèi)心真實,對于塑造人物形象具有直接作用。表現(xiàn)傳主客觀、真實、具體的行為活動和行動軌跡,能夠增加傳記文本的真實性。論文的第三部分,從傳記文學創(chuàng)作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原則對蕭紅傳記中蕭紅形象塑造的共性進行了探討,回答了“在諸多蕭紅傳記文學作品中,傳者所塑造的蕭紅形象存在哪些共同性特征?”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傳記文學的真實性和客觀性特點,是傳記文學中蕭紅形象塑造存在共性的主要原因。傳記文學中的蕭紅形象塑造存在的共性主要體現(xiàn)在蕭紅與家庭、蕭紅與魯迅、蕭紅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個方面。其中,蕭紅傳記作者們在對蕭紅與家庭的表現(xiàn)上,根據(jù)傳主不同的生命階段和經(jīng)歷,大都將蕭紅塑造為“失愛者”“尋愛者”和“憶愛者”三種角色和身份;在對蕭紅與魯迅的表現(xiàn)上,傳者大都談及魯迅對蕭紅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以及蕭紅作為命運坎坷的女性作家的苦難創(chuàng)作歷程。論文的第四部分,圍繞傳記文學的虛構性和文學性,對傳記文學中蕭紅形象塑造的差異性特征進行了探討,回答了“諸多蕭紅傳記所塑造的蕭紅形象存在差異性的原因和差異性表現(xiàn)是什么?”這一問題。筆者認為,虛構是導致傳記文學中蕭紅形象呈現(xiàn)差異性的主要原因,并對傳記文學的虛構性現(xiàn)象展開詳細論述。其中,重點探討了幾部具有獨特性的蕭紅傳記體小說在虛構性、文學性和敘述方式等方面對蕭紅形象塑造方面的特點。結合具體的蕭紅傳記作品、蕭紅傳記體小說、回憶蕭紅的文章等作品,筆者概括出駱賓基所著《蕭紅小傳》中的蕭紅是一名“戰(zhàn)士”和“強者”,林賢治所著《漂泊者蕭紅》中的蕭紅是一位具有恒久的孤獨感的孤獨者,駱賓基所著《蕭紅小傳》中的蕭紅是一位有女性意識、渴望獨立與自由的女子。此外,在諸多蕭紅友人的回憶文章中,蕭紅也被塑造成具有復雜氣質(zhì)、多種個性的復雜女性形象。綠川英子筆下的蕭紅是一個弱女子,聶紺弩筆下的蕭紅具有自我犧牲精神,羅蓀筆下的蕭紅是一位非常健談、有理想、愛笑、率真的女子,丁玲筆下的蕭紅是親切的、真性情的、善解人意的。受傳者個人情感和意志的影響,以及在敘述手法、表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異,諸多傳者所塑造出的蕭紅形象各自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特點。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主要在于以下幾點:第一,本文首次采用敘事學中的敘事時間理論、敘事時間速度理論、敘事時序理論對傳記文學中的蕭紅形象塑造問題進行考察,以典型文本為例,把握了蕭紅傳記創(chuàng)作在敘事情節(jié)與敘事速度方面的關系;第二,本文首次采用語言學中的直接引語、自由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理論對傳記文學中的蕭紅形象塑造在語言方面的問題進行考察,以典型文本為例,以直觀的、系統(tǒng)的歸納和梳理,總結出了不同形式的語言表達方式在蕭紅傳記中對蕭紅形象塑造的作用;第三,本文首次從文學評價的角度對蕭紅傳記中蕭紅形象塑造展開探討,通過比較、分析具體的蕭紅評傳作品,總結出傳者如何塑造作為作家的蕭紅形象;第四,本文首次對傳記文學中蕭紅形象“憶愛者”的角色進行提升和總結,從完整的蕭紅生命軌跡和自始至終的人生經(jīng)歷角度彌補和完善了蕭紅一直作為童年的“失愛者”和青年的“尋愛者”的角色而終點未知的空白,將蕭紅的“憶愛者”角色填補了傳記文學中對蕭紅生命最后階段的敘述。
【關鍵詞】:蕭紅 傳記文學 形象塑造 真實性 虛構性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207.5
【目錄】:
- 摘要5-8
- Abstract8-13
- 緒論13-20
- 一、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13-14
- 二、研究概況14-18
- 三、研究內(nèi)容和方法18-20
- 第一章 心靈深處的探尋——蕭紅傳記中蕭紅形象塑造因素考察20-37
- 第一節(jié) 從出生到死亡的關注——時間因素與蕭紅形象塑造21-28
- 第二節(jié)“節(jié)骨眼”上的言說——節(jié)點性因素與蕭紅形象塑造28-31
- 第三節(jié) 言為心聲——文學因素與蕭紅形象塑造31-37
- 第二章 重現(xiàn)鮮活與生動——蕭紅傳記中蕭紅形象塑造方式考察37-50
- 第一節(jié) 歌與哭的訴說——語言因素與蕭紅形象塑造37-43
- 第二節(jié) 窺探真我的流露——心理因素與蕭紅形象塑造43-48
- 第三節(jié) 清堅決絕的前行——行為因素與蕭紅形象塑造48-50
- 第三章 客觀與真實——蕭紅傳記中蕭紅形象塑造的共性探討50-60
- 第一節(jié) 蕭紅傳記中蕭紅形象呈現(xiàn)共性的原因探析50-52
- 第二節(jié) 蕭紅傳記中蕭紅形象的共性表現(xiàn)52-60
- 第四章 主觀與虛構——蕭紅傳記中蕭紅形象塑造的差異性探討60-77
- 第一節(jié) 蕭紅傳記中蕭紅形象呈現(xiàn)差異性的原因探析60-70
- 第二節(jié) 蕭紅傳記中蕭紅形象的差異性表現(xiàn)70-74
- 第三節(jié) 蕭紅友人回憶文章中蕭紅形象特殊性考察74-77
- 結語77-79
- 注釋79-84
- 參考文獻84-88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88-89
- 致謝89-9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于昊燕;;閱讀蕭紅的一次詩學之旅——評高維生君之《悲情蕭紅》[J];文藝評論;2013年11期
2 任雪梅;;讓真實帶她還鄉(xiāng)——《從異鄉(xiāng)到異鄉(xiāng)——蕭紅傳》讀后[J];文藝評論;2010年01期
3 全展;;傳記文學創(chuàng)作的若干理論問題[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4 楊會;;體驗與旁觀——肖鳳《蕭紅傳》與葛浩文《蕭紅評傳》比較[J];文藝評論;2007年04期
5 全展;;讀圖時代的傳記文學[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6年06期
6 唐明星,吳素華;誰能繪得蕭紅影——蕭紅傳記述評[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7 張志忠;“一生都在逃亡”——讀季紅真《蕭紅傳》兼談蕭紅研究[J];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05期
8 秋石;文學不是荒謬──評《人鳥低飛》兼致王小妮女士[J];文藝理論與批評;1998年04期
9 關沫南;栩栩如生的女作家──鐵峰著《蕭紅傳》讀后[J];北方論叢;1994年02期
本文關鍵詞:蕭紅傳記中的蕭紅形象塑造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653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8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