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的終結和戰(zhàn)后中國文學的轉型
本文關鍵詞:“京派”的終結和戰(zhàn)后中國文學的轉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文學評論》 2011年02期
投稿
“京派”的終結和戰(zhàn)后中國文學的轉型
【摘要】:在抗戰(zhàn)勝利后"重建"中國文學的多種路向中,原京派成員的重新聚合并延續(xù)、發(fā)展了其京派主張的文學實踐,反映了戰(zhàn)后中國文學最重要的一種走向。戰(zhàn)后的"京派"倡導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旗幟最鮮明、立場最充分的自由主義文學觀。由此出發(fā),他們全面展開了戰(zhàn)后中國文學的"重建"。"京派"文學在左翼文學批判中的終結過程,構成戰(zhàn)后中國文學轉型的重要內容,為此我們對京派的歷史考察不能局限于30年代,而要打通戰(zhàn)前、戰(zhàn)后深入揭示京派及其傳統(tǒng)在跨越1949年的中國文學現代轉型中的作用、地位和價值。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課題(批準號08jA751024)成果
【分類號】:I206.6
【正文快照】:
抗戰(zhàn)時期文學淡化了左翼時期文學派別的對峙,同時形成了戰(zhàn)時多中心區(qū)域文學格局,如延安的以政治體制的主導力量和作家創(chuàng)作追求的一致性而構筑成的“解放區(qū)”文學中心,重慶等地在政治體制的主導力量跟作家創(chuàng)作追求的抗衡性中形成的戰(zhàn)時現實主義文學的中心,昆明、桂林等地主要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郭戀東;楊蓉蓉;;[J];江西社會科學;2012年07期
2 李春雨;;[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1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譚昊;[D];齊齊哈爾大學;2012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郝春燕;;[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2 薛雯;[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3 鐘名誠;;[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4 宛小平;;[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5 雪文;[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6 郭世軒;;[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7 陳琰;;[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8 薛磊;;[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9 方國武;;[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10 蒯群;;[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陳以愛;;[A];北京論壇(2011)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傳統(tǒng)與現代、變革與轉型:“教育傳承與創(chuàng)新”教育分論壇論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杜蕾;;[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鐘名誠;;[A];2009江蘇省美學學會年會“當代審美文化與藝術傳統(tǒng)”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王云;;[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褚連波;[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彭懿;[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顏水生;[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徐萍;[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孫晶;[D];吉林大學;2011年
6 何圣倫;[D];西南大學;2011年
7 羅紱文;[D];西南大學;2011年
8 江冬梅;[D];西南大學;2011年
9 楊亭;[D];西南大學;2011年
10 朱羽;[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蓮純;[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蔣艷艷;[D];蘇州大學;2010年
3 朱斌鳳;[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潤生;[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姜黎黎;[D];西北大學;2010年
6 斗格吉;[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7 孔元元;[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劉展;[D];淮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陸友平;[D];南昌大學;2010年
10 張麗芳;[D];南昌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薛磊;;[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8期
2 陳悅;;[J];當代文壇;2010年05期
3 常琨;;[J];當代小說(下);2011年01期
4 莊萱;;[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5 黃承基;[J];廣東社會科學;1997年05期
6 李屹;;[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7 丁帆;;[J];東吳學術;2012年01期
8 彭濤;;[J];大眾文藝;2011年03期
9 李威;;[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9期
10 張波;;[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薛磊;;[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8期
2 曹瑩;;[J];甘肅社會科學;2008年02期
3 肖垚;;[J];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08年02期
4 常琨;;[J];當代小說(下);2011年01期
5 王繼志;[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6 鄭娟;;[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9年07期
7 李永東;[J];中國文學研究;2004年03期
8 黃軼;;[J];南都學壇;2007年05期
9 祝勇;;[J];書屋;2009年06期
10 曠新年;;[J];北京文學(精彩閱讀);1998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頤武;;[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0年第3期(總第197期)[C];2010年
2 謝冕;王光明;白倩;;[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3 章小葉;;[A];福建師大福清分校2003年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4 ;[A];改革開放30年中國文學與文學批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楊迎平;;[A];都市文化——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王麗麗;;[A];全國第三屆生態(tài)美學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王純菲;;[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5-2006年度][C];2008年
8 羅宗宇;;[A];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9 高楠;;[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7-2008年度][C];2010年
10 王立;;[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3—2004年度)[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屏;[N];文藝報;2011年
2 常琳;[N];吉林日報;2006年
3 楊元崇 蔣海蘭;[N];文藝報;2006年
4 周力軍(書評人);[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5 劉洪濤;[N];中華讀書報;2003年
6 顏家文;[N];美術報;2007年
7 錢世明;[N];光明日報;2005年
8 商金林;[N];中華讀書報;2002年
9 楊建民;[N];中華讀書報;2010年
10 資華筠;[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秦艷華;[D];山東大學;2006年
2 李萌羽;[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陳嘯;[D];河南大學;2008年
4 李榮秀;[D];山東大學;2009年
5 王東;[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黃林非;[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7 陳南先;[D];蘇州大學;2004年
8 張克;[D];武漢大學;2005年
9 季劍青;[D];北京大學;2007年
10 徐東日;[D];延邊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肖;[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2 夏艷;[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3 姚雅瓊;[D];蘭州大學;2008年
4 杜波;[D];青島大學;2003年
5 吳敬玲;[D];廈門大學;2008年
6 胡遲;[D];安徽大學;2003年
7 程捷;[D];河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李紅艷;[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樊春梅;[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10 雷曉;[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關鍵詞:“京派”的終結和戰(zhàn)后中國文學的轉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158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1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