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成分分析”視角下的L1與L2閱讀理解模式比較研究
本文關鍵詞:“技能成分分析”視角下的L1與L2閱讀理解模式比較研究
【摘要】:本文借助結構方程模型,以中國外語專業(yè)學生為被試,初步探討了工作記憶、快速命名、音位/正字法/句法/語義加工能力對L1與L2閱讀流利性與閱讀理解的預測作用。結果發(fā)現(xiàn):就閱讀流利性而言,各種不同技能成分對L1與L2的預測作用相似,但語義加工能力對L2閱讀流利性的預測作用更大;而就閱讀理解而言,各技能對L1與L2的預測力有較大差異。預測L1閱讀理解變異的有語義加工能力與句法加工能力,而預測L2閱讀理解變異的則是閱讀流利性、語義加工能力與音位加工能力?傮w而言,語義加工能力對L2閱讀技能的影響明顯要強于對L1的影響。
【作者單位】: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西葡語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韓國語系;
【關鍵詞】: 技能成分分析 閱讀流利性 閱讀理解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出國留學’語境下中國大學生英語產(chǎn)出型技能發(fā)展的規(guī)律與特點研究”(13CYY029)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中國英語學習者詞匯習得與認知神經(jīng)研究”(11YJC740112) 北京市屬高等學校人才強教深化計劃中青年骨干人才項目(PHR201108165)
【分類號】:H09
【正文快照】: 0.引言學者們多從“技能成分分析”(Component SkillAnalysis)視角來審視L1閱讀理解所涉及的復雜過程(如CarrLevy,1990;JustCarpenter,1992;Rapp,et al.,2007;van Gelderen,et al.,2007)。在“技能成分分析”中,閱讀理解過程被視為由多個技能成分構成,其中單詞辨認、音位加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丹丹;白學軍;;國外元理解研究綜述[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2 趙麗霞;;語文閱讀理解過程中學生自我提問的探討[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8年04期
3 劉天倫;國外閱讀理論模式述評[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2年01期
4 徐富明;白學軍;沈德立;;融入式元理解教學干預促進大學生閱讀理解和學科學習的效果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7年01期
5 唐利平;;時間維度上情景模型的理論研究綜述[J];教學與管理;2008年18期
6 朱艷紅;;關聯(lián)理論與閱讀理解教學[J];電大理工;2005年04期
7 張懷建;黃建濱;;閱讀模式[J];國外外語教學;1996年04期
8 何先友;;文章閱讀模式及其對閱讀教學的啟示[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09年01期
9 秦小蕙;;圖式理論與外語文本閱讀理解[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10 周紅;范琳;;語篇閱讀認知研究回顧[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范連義;心理圖式與閱讀理解[D];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
2 陳桂妍;語言水平、閱讀策略、文章主題熟悉度對韓國留學生閱讀理解的影響[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3年
3 武衛(wèi);伴隨性學習環(huán)境中基于語篇的不同任務對詞匯習得產(chǎn)生的影響[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劉娜;韓國留學生中級漢語閱讀學習策略調查報告[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5 張軼斌;二語教與學中的元認知[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9626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962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