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漢語評價構式“一群NP”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7-08-31 21:17

  本文關鍵詞:漢語評價構式“一群NP”探析


  更多相關文章: 構式語法 一群NP 詞項壓制 主觀化


【摘要】:"一群NP"作為標記性評價構式,表達的是一個斷言,是對事件中出現(xiàn)人物的負向評價。該構式義壓制了進入構式的詞項,選擇并凸顯詞項與構式相一致的意義:NP須具有[+述人]、[+負向評價]的語義特征,中性或正向評價的詞項須在詞項前增添負向評價的定語,才可與構式語義和諧。"一群NP"的語法化是在信息的最大化原則和經濟的最大化原則的互動下,"你們是一群NP"這一原型斷言句式由于主觀性增強,因而逐漸脫離客觀真值、失卻現(xiàn)場性的主觀化過程。
【作者單位】: 東華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關鍵詞】構式語法 一群NP 詞項壓制 主觀化
【分類號】:H146.3
【正文快照】: 零、引言“一群NP”②是現(xiàn)代漢語常用的一種評價構式,其前一般不再出現(xiàn)謂詞性詞語,但在“一群”和“NP”之間可以有定語。這種表達格式在口語中有一定的使用頻率。例如:①而北宮靈霜卻沒有那么乖巧,放低身軀冷冷地盯著安子介:“你們這些人怎么不去支援公孫大哥。讓他一個人冒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周國光;現(xiàn)代漢語陳述理論述略[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 齊滬揚;胡建鋒;;試論負預期量信息標記格式“X是X”[J];世界漢語教學;2006年02期

3 沈家煊;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04期

4 徐正考;史維國;;語言的經濟原則在漢語語法歷時發(fā)展中的表現(xiàn)[J];語文研究;2008年01期

5 王燦龍;;“寧可”的語用分析及其他[J];中國語文;2003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玲玲;;視覺動詞SEE語義演變的認知語用闡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李艷;;移就中的生命度等級轉移規(guī)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3 羅主賓;;現(xiàn)代漢語“以A為B”凝固結構語義的認知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4 高玲玲;張明;;語法化動因的再認識[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5 賀學勤;;X-able形容詞的主客觀性及其語義分類[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6 張歡雨;;基于評價理論的朝核問題英語新聞報道的態(tài)度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7 張旭;;程度副詞“怪”和“夠”的比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8期

8 楊麗梅;;論被字句的主觀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4期

9 呂玲;;再論“寧可”、“與其”句式的語義特征[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9期

10 何姍;;“V起來+AP”中“AP”的認知等級[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葉文曦;;語義對立和語義同一[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徐靜;;換言連接成分類型及其語篇特點研究[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魯素霞;;現(xiàn)代漢語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易美珍;;“我想”的語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王根;趙軍;;中文褒貶義詞語傾向性的分析[A];第三屆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劉全升;姚天f ;黃高輝;劉軍;宋鴻彥;;漢語意見型主觀性文本類型體系的研究[A];第四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7 張霄軍;;主觀性語義特征及其在機器翻譯中的應用[A];機器翻譯研究進展——第四屆全國機器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邱闖仙;現(xiàn)代漢語插入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張俊;對《紅樓夢》中稱呼語的所指和意圖的研究:認知語用視角[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李秉震;漢語話題標記的語義、語用功能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郭紅;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語氣范疇若干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董正存;漢語全稱量限表達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李青;現(xiàn)代漢語把字句主觀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王欣;漢日否定表達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莫啟揚;語言中的時間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學;2011年

9 陳勇;漢語數(shù)量范疇及其非范疇化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10 方清明;現(xiàn)代漢語名名復合形式的認知語義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文平;現(xiàn)代漢語“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黃姍姍;系統(tǒng)功能理論視閾下的“X是X”結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高健;與“半”相關格式的量范疇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桂陽;現(xiàn)代漢語“不是X的X”結構考察[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顧倩;現(xiàn)代漢語否定副詞“不”“沒(沒有)”“別”的對比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韋寧杰;插入語的主觀性探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田潔;現(xiàn)代漢語回聲拷貝式“A就A”結構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張麗萍;“不要太”結構的語法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劉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關變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姜丹丹;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插入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流;論多音節(jié)同義并列復用[J];古漢語研究;1996年03期

2 何樂士;《世說新語》的語言特色——《世說新語》與《史記》名詞作狀語比較[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3 史錫堯;“介賓+動”向“動賓”的演變──語言的經濟性原則[J];漢語學習;2000年01期

4 徐正考;偏正結構“名·動”詞別議[J];漢語學習;1998年04期

5 蕭世民;“N+V”偏正結構構詞考察[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6 徐志民;馬丁內及其語言理論[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年03期

7 沈家煊;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04期

8 向明友;論言語配置的新經濟原則[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年05期

9 沈家煊;詞義與認知——《從詞源學到語用學》評介[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年03期

10 薛育明;;同語與釋詞[J];語文研究;198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艷;現(xiàn)代漢語“是”字結構與語用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娜軼;;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淺析關聯(lián)理論與構式[J];信陽農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2 萬蘭芹;;構式語法的解釋力——以漢語中三種特殊的雙賓句為例[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3 李勇忠;祈使句語法構式的轉喻闡釋[J];外語教學;2005年02期

4 劉丹青;作為典型構式句的非典型“連”字句[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年04期

5 張磊;張瑞虹;;構式語法應用于二語習得研究的可能性[J];考試周刊;2007年38期

6 崔蕾;;小議東北方言泛義動詞“整”[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7 魯克偉;;施事隱形后,受事主語的施事性程度研究[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8年07期

8 A. E. Goldberg;吳海波;;《運作中的構式:語言中概括的本質》簡介[J];當代語言學;2008年04期

9 王海峰;;離合詞離析形式AxB的構式特征[J];漢語學習;2009年01期

10 楊敬舜;;構式語法的詞的自主功能反觀與二元語義結構[J];懷化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云靖;;“NP+的+VP”結構的構式語法闡釋[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2 張霄軍;;主觀性語義特征及其在機器翻譯中的應用[A];機器翻譯研究進展——第四屆全國機器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董秀芳;;句法構式與詞匯化[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上卷)[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儲澤祥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儲澤祥:追求理論方法創(chuàng)新是核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2 吳福祥整理;人文社會科學前沿掃描(語言學篇)[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文浩;基于突顯觀的構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小穹;疑問代詞語義范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3 劉稟誠;現(xiàn)代漢語代詞組構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4 套格敦白乙拉;蒙古語語法成分的語法化過程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4年

5 莫啟揚;語言中的時間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學;2011年

6 許衛(wèi)東;《高僧傳》時間副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7 閔星雅;助動詞“能”和“會”的認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8 朱茜;構式語法理論框架下“能”的多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9 梁曉波;致使詞匯與結構的認知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10 高航;現(xiàn)代漢語名動互轉的認知語法考察[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濤;“X知道”格式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2 彭穎;現(xiàn)代漢語表負面評價的構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唐朝輝;“準補詞”初探[D];揚州大學;2011年

4 李艷芝;“連”字句的構式功能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2年

5 豐蓉;構式語法視角下“起來”中動句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黃巾格;“被+X”構式的構式語法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7 沈沖;從漢語兒童語言習得角度淺談構式語法[D];遼寧大學;2011年

8 邱玲;主觀化對句法限制的消解[D];湖南大學;2010年

9 王娟娟;現(xiàn)代漢語存現(xiàn)句的構式語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黃學強;構式語法下英漢被動構式功能的對比研究[D];廣西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76797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76797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1f0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