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與語篇的研究:理論和方法
本文關(guān)鍵詞:話語與語篇的研究:理論和方法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批評話語分析 語篇分析 語篇類型 學術(shù)話語 語言研究 社會文化語境 研究范圍 語言使用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 詞匯語法
【摘要】:正自從20世紀初以來,語言研究不斷深入,研究范圍從語音、形態(tài)、詞、句法、語義一直延伸到語篇。隨著研究范圍的擴大,現(xiàn)在的語言研究重視語篇層面上的研究,關(guān)注語篇與各種語境因素的聯(lián)系。人們從語言學、符號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哲學、歷史等角度對話語和語篇展開分析。關(guān)于語篇和話語,我們經(jīng)常遇到各式各樣的定義。有的學者用"話語"來指使用中的語言,有的學者用"話語"來專門指口語會話,用"語篇"來指書面語篇。也有的學者對"話語"和"語篇"沒有做嚴格的區(qū)分。照Halliday(1985:10)的說法,語篇是在情景語境下起功能作用的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外文學院;
【關(guān)鍵詞】: 批評話語分析 語篇分析 語篇類型 學術(shù)話語 語言研究 社會文化語境 研究范圍 語言使用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 詞匯語法
【分類號】:H052
【正文快照】: 自從20世紀初以來,語言研究不斷深入,研究范圍從語音、形態(tài)、詞、句法、語義一直延伸到語篇。隨著研究范圍的擴大,現(xiàn)在的語言研究重視語篇層面上的研究,關(guān)注語篇與各種語境因素的聯(lián)系。人們從語言學、符號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哲學、歷史等角度對話語和語篇展開分析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仝亞輝;;語篇的綱要式結(jié)構(gòu)分析與翻譯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年10期
2 楊堅定;;第十屆全國語篇分析研討會會議綜述[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3 辛斌;;批評話語分析:批評與反思[J];外語學刊;2008年06期
4 唐麗萍;;語料庫語言學在批評話語分析中的作為空間[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5 姜暉;王澤霞;;話語分析與批評話語分析再認識[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林亞軍;;批評語言學與批評話語分析之比較[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7 王晨艷;劉娟;;對兩篇關(guān)于人民幣匯率報道的批評話語分析[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與教學);2009年12期
8 鄭東升;;話語分析必然走向批評[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9期
9 宋欣;;基于語篇的語言教學途徑[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年20期
10 李發(fā)根;劉明;;批評話語分析模式探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李清清;;語篇分析隋景喜劇《武林外傳》中的幽默[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史曉東;陳毅東;;基于語篇的機器翻譯前瞻[A];中文信息處理前沿進展——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二十五周年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邱武松;;漢語語篇修辭結(jié)構(gòu)標注實驗[A];第五屆全國青年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冉永平;薛媛;;語用信息與學習型外語詞典[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5 吳彩霞;;語篇信息結(jié)構(gòu)的認知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呂曉倩;;從功能語法中級階與語言元功能的角度分析教師課堂語篇[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張旭;;奈達與紐馬克翻譯理論比較[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任小玫;;語言翻譯與文化飛散:對翻譯工作者身份認同、工作效率及全球意識方面二律背反的理解與應(yīng)對(英文)[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多元文明沖突與融合中語言的認同與流變”外國語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賈玉成;話說學術(shù)話語支配權(quán)[N];文藝報;2007年
2 浙江大學 施旭;究竟什么是“話語”和“話語研究”?[N];社會科學報;2008年
3 范方俊;重建“巴比倫之塔”與學術(shù)大眾化時代的話語危機[N];中國教育報;2005年
4 《文藝爭鳴》雜志編審 朱競;世界上最美的語言[N];社會科學報;2005年
5 顧曰國;話語研究縱橫談[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6 吳錫平;帶漢語回家[N];揚州日報;2005年
7 吳錫平;拯救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N];中國教育報;2006年
8 吳錫平;漢語是我們的文化身份[N];文藝報;2006年
9 本報駐京記者 王樂;大學語文非得中文老師教?[N];文匯報;2010年
10 吳冠軍;學術(shù)語言需要重返日常生活么?[N];東方早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晉軍;會話中問句的批評性分析[D];廈門大學;2004年
2 趙東林;基于語篇類型的翻譯對等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3 李力;語篇類型的及物性制約[D];廈門大學;2003年
4 董育寧;新聞評論語篇的語言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7年
5 李桔元;廣告語篇中的意識形態(tài)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6 曾常紅;漢語論辯體語篇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李曉康;態(tài)度意義構(gòu)建世界[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8 張瑋;隱喻視角下的語篇連貫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9 侯濤;語言順應(yīng)與戲劇文體[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10 黃瑩;對表征中國社會的話語的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影;國際商務(wù)談判的批評話語分析[D];南昌大學;2007年
2 張友香;系統(tǒng)功能視角的旅游語篇英漢對比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3 呂春紅;英漢商法語篇主位結(jié)構(gòu)及主位推進模式[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4 許秀云;功能語篇分析及其對翻譯實踐的啟示[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治;話語“空環(huán)”的認知語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6 祁文慧;語篇銜接標志與連貫的關(guān)系[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高珊;中美國家領(lǐng)導(dǎo)人講話語篇對比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王大方;語篇中的詞匯銜接模式及其連貫建構(gòu)功能[D];黑龍江大學;2005年
9 何振興;商務(wù)談判:語篇分析與翻譯[D];上海海事大學;2007年
10 馮艷;英漢經(jīng)濟語篇中概念隱喻的連貫作用[D];貴州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7129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712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