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克思與楊憲益的翻譯思想芻議
本文關鍵詞:霍克思與楊憲益的翻譯思想芻議
【摘要】:翻譯思想是決定譯者翻譯行為和翻譯結(jié)果的主因。本文在譯本研究的基礎上,對霍克思和楊憲益的翻譯思想進行了系統(tǒng)的比較和總結(jié),指出霍克思的翻譯思想以"譯寫"為認識基礎,楊憲益的翻譯思想以"摹仿"為認識基礎,指導思想不同是造成兩種譯本區(qū)別明顯的最重要因素。
【作者單位】: 西安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部;
【關鍵詞】: 翻譯思想 譯寫 摹仿
【基金】: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陜西當代作家作品在國外評介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項目編號:12k12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翻譯思想是決定譯者翻譯行為和翻譯結(jié)果的主因。對一個譯者的譯本開展批評,繞不開對其翻譯思想的參照。因為只有通過其翻譯思想,讀者才能理解其翻譯過程中所采取的種種策略,也才能對這些策略所產(chǎn)生的譯文進行更客觀地評價!都t樓夢》英譯足本的四位譯者(霍克思和閔福德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正發(fā);;也談“歸化”與“異化”[J];外語教學;2006年01期
2 呂敏宏;“足譯”與“忠實”——《紅樓夢》英譯本比較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鴻芹;;翻譯原則、策略、方法與技巧的概念范疇及其關聯(lián)性[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2 朱義華;;論民俗表演藝術樣式的譯介及其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3 徐建龍;翻譯中的意義選擇[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4 鄭玲;從目的論看漢英翻譯中的文化傳輸——兼評《京華煙云》中的翻譯策略[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5 鳳群;認知語用學中的翻譯觀[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6 徐婧;;從關聯(lián)理論看翻譯[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7 張雪珠;從功能翻譯論角度看新聞翻譯的信息轉(zhuǎn)換[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8 陳習芝;從意識形態(tài)的角度解讀龐德的詩歌翻譯[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9 涂傳娥;;淺談解構(gòu)主義翻譯觀[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10 周桂英;;論“歸化”、“異化”與習語翻譯[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長青;;翻譯教材的描寫性探因[A];全國首屆翻譯碩士(MTI)教育與翻譯產(chǎn)業(yè)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李群;;從文學翻譯的層次說解讀《天演論》[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3 趙杰;郭九林;;從認知角度談文化負載詞在翻譯中的功能對等[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陸剛;;等效理論張力下的翻譯認同[A];福建省首屆外事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于蘭;;中西文化浸潤下的英譯本《圍城》——從小說的特點及文化內(nèi)涵分析英譯本[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鄧云麗;;在文化背景下的翻譯更新[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許潔;;論漢譯日中歸化與異化的策略——以中國電影片名的日文翻譯為例[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汪懿婷;;從改寫理論的視角析文學翻譯中的有意誤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朱蕤;;對翻譯研究“文化轉(zhuǎn)向”的反思——以《翻譯之道》為例[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姜欣;姜怡;;試論典籍英譯中形式對應對于功能傳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云才;文本意義的詮釋與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王娟;理論旅行:吸收與變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陸秀英;中國當代翻譯文學系統(tǒng)中主體間關系的生態(tài)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譯思想[D];南開大學;2010年
5 朱琳;譯者為中心的多學科性翻譯理論建構(gòu)[D];南開大學;2010年
6 肖曼瓊;翻譯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雪松;中國現(xiàn)代詩歌節(jié)奏原理與形態(tài)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周小玲;基于語料庫的譯者文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邱s,
本文編號:62746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62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