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文化視閾下的英語教學對閱讀成績影響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16 11:12
本文關鍵詞:社會文化視閾下的英語教學對閱讀成績影響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社會文化理論 閱讀教學 最近發(fā)展區(qū) 中介 內化
【摘要】:社會文化理論是由俄國語言學家維果茨基首次提出,旨在強調一切人類活動都以語言和其他符號系統(tǒng)為媒介,且發(fā)生于社會文化環(huán)境之中,即人類與社會文化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促進了人類思維與行為的持續(xù)性發(fā)展。 本研究旨在探索社會文化理論指導下的新教學模式對大學非英語專業(yè)一年級新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研究者選擇了兩個班級各30人作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并且從學生英語課本中挑選八個單元作為本研究的授課材料。本研究歷時18周,在此研究過程中,實驗組采用新教學模式而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了衡量新教學模式對學生閱讀成績的影響,研究者分別在兩個班級進行了閱讀前測和后測。在數(shù)據(jù)分析上,本研究采用了單因素協(xié)方差(ANCOVA)分析法來檢測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在閱讀前后測總成績上有無顯著性差異,還使用了多因素協(xié)方差(MANCOVA)數(shù)據(jù)處理法來檢測兩組學生在閱讀五類題型即細節(jié)題、推斷題、詞匯題、主旨題和判斷思維題上的后測成績,并且比較他們在每個題型上的差值。 數(shù)據(jù)顯示,實驗組的前后測平均成績存在顯著性差異而對照組的前后測平均成績無顯著性差異,并且無論在閱讀總成績上還是在五類題型上,實驗組的后測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研究結果表明,社會文化理論指導下的新教學模式確實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本文建議將該教學模式融入英語課堂之中。
【關鍵詞】:社會文化理論 閱讀教學 最近發(fā)展區(qū) 中介 內化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海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95.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1-15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1-13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3-14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4-15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5-31
- 2.1 Sociocultural Theory(SCT)15-16
- 2.2 Key Concepts under SCT16-24
- 2.2.1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16-19
- 2.2.2 Mediation19-21
- 2.2.3 Internalization21-24
- 2.3 Previous Researches on Sociocultural Theory(SCT)24-27
- 2.3.1 Previous Researches on SCT Abroad24-26
- 2.3.2 Previous Researches on SCT in China26-27
- 2.4 Previous Researches on Reading27-31
- 2.4.1 Previous Researches on Reading Abroad27-29
- 2.4.2 Previous Researches on Reading in China29-31
- Chapter 3 Methodology31-40
- 3.1 Research Questions31
- 3.2 Participants of the Research31-32
- 3.3 Research Instruments32-33
- 3.3.1 Reading Texts32-33
- 3.3.2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s33
- 3.4 Treatment33-34
- 3.4.1 Experimental Group Treatment33
- 3.4.2 Control Group33-34
- 3.4.3 Interview34
- 3.5 Lesson Plan34-39
- 3.6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39-40
-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40-63
- 4.1 Results40-47
- 4.2 Discussion47-63
- 4.2.1 The Classroom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of the Students 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SCT47-50
- 4.2.2 The Differences of the Posttest Mean Scores of Two Groups on Five Reading Levels50-53
- 4.2.3 The Effect of Instruction under SCT on Each Level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53-60
- 4.2.4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view60-63
- Chapter 5 Conclusion63-67
- 5.1 Main Findings63-65
- 5.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65-66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Thesis66-67
- References67-75
- Appendices75-85
- Acknowledgements85-86
- Resume8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曦蓉;;銜接理論與BEC閱讀測試搭配題型的解題策略[J];外國語言文學;2011年03期
2 高艷;;從社會文化理論的角度論語言教師的中介作用[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8年03期
3 高瑛;;認知與社會文化視域下的課堂互動話語研究述評[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9年04期
4 張莉;;圖式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2年03期
5 劉學惠;;社會文化理論視角下的外語課堂與語言學習[J];課程·教材·教法;2011年07期
6 何星;從閱讀到寫作——交互式閱讀模式對英語語篇連貫寫作方法的啟示[J];外語研究;2004年06期
7 張耘;;《第二語言教師教育:一個社會文化的視角》述評[J];外語研究;2010年02期
8 薛峰;秦秀蓮;;2007年全國高考英語試卷閱讀部分信度和效度的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年05期
9 李霞;;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年27期
10 王志玲;;“三段式”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及實施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3年33期
,本文編號:5483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548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