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視角下新冠疫情心理咨詢的語言使用個案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4-05-12 02:15
2020年新冠肺炎暴發(fā),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沖擊:對疫情的恐慌和焦慮、被隔離后的焦躁和不安、喪親的悲傷和憤怒、疫情后出現(xiàn)的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等等。如何提供有效的疫情應急服務,成為社會和學界關心的議題。語言在應急服務上起著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疫情中開通了4000條危機服務電話熱線,給處于疫情中的人們帶來撫慰,也給語言在應急干預服務中的應用研究以及語言與其他學科的融合研究帶來機遇。本文選取一個應急服務熱線案例,從語言學和社會學的角度進行詳細分析,探討應急服務提供者如何采用有效的語言運用原則和特定的語言表達手段來幫助受到疫情影響的個人解決問題,同時運用布迪厄的"場域-慣習"理論闡釋了服務提供者語言運用策略背后的社會因素。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一)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民眾的影響
(二)國內外相關研究
二、心理危機熱線服務特點及分析視角
(一)心理危機熱線服務的特點
(二)心理危機服務中語言應用的分析視角
三、心理危機服務電話熱線實例分析
四、討論與啟示
(一)心理危機服務的語言應用特征
(二)對熱線咨詢的幾點啟發(fā)
1. 要處理好咨詢師與求助者之間的關系
2. 疫情期間心理咨詢服務者要有社會責任感
3. 咨詢師要做好語言技巧與心理咨詢技巧配合
五、結語
(一)結論
(二)未來的研究方向
本文編號:3970707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一)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民眾的影響
(二)國內外相關研究
二、心理危機熱線服務特點及分析視角
(一)心理危機熱線服務的特點
(二)心理危機服務中語言應用的分析視角
三、心理危機服務電話熱線實例分析
四、討論與啟示
(一)心理危機服務的語言應用特征
(二)對熱線咨詢的幾點啟發(fā)
1. 要處理好咨詢師與求助者之間的關系
2. 疫情期間心理咨詢服務者要有社會責任感
3. 咨詢師要做好語言技巧與心理咨詢技巧配合
五、結語
(一)結論
(二)未來的研究方向
本文編號:39707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970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