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評國內(nèi)修辭學界對國際主流論辯理論術語的誤解和誤譯

發(fā)布時間:2021-12-24 08:32
  繼國內(nèi)邏輯學界吸收國際主流論辯理論成果充實邏輯學研究和教學內(nèi)容之后,修辭學界近來也開始推動修辭學的"論辯轉(zhuǎn)向",其重要標志是發(fā)表了對國際論辯研究領軍學者的系列訪談。然而,由于修辭學人理論儲備不足,加之缺少斟酌和嚴謹,所發(fā)表的訪談文章和譯文有不少對論辯理論專業(yè)術語的誤解和誤譯,比如argument,pragmatic(pragma),commitment,effectiveness(effective),symbolic logic等等。對此,有必要辨析和厘清,以確保修辭學的"論辯轉(zhuǎn)向"走在正確軌道上。 

【文章來源】: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42(03)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argument:“論點”還是“論證”?
二、Pragmatic:“實用(的)”還是“語用(的)”?
三、commitments:“義務”還是“承諾”?
四、effectiveness:“有效性”還是“實效性”?
五、其他翻譯問題
    (一)Logical Self-Defense:《邏輯自洽》還是《合乎邏輯的自衛(wèi)》?
    (二)Manifest Rationality:《顯然的理性》還是《明白顯示的合理性》?
    (三)symbolic logic:“象征邏輯”還是“符號邏輯”?
    (四)rhetorical situation:“論辯情境”還是“修辭情境”?
    (五)strategic maneuvering:“策略性操控”還是“策略機動”?
    (六)topic:“話題”還是“論題”?
    (七)argument invention:“論辯話語發(fā)明”還是“論證發(fā)明”?
    (八)“非邏輯課程”?
    (九)“論證型式”這個概念是誰提出來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非形式邏輯早期思想對修辭的忽視及其歷史緣由——安東尼·布萊爾教授、羅夫·約翰遜教授訪談錄[J]. 汪建峰,安東尼·布萊爾,羅夫·約翰遜.  當代修辭學. 2019(01)
[2]沃爾頓論辯理論的修辭學維度——道格拉斯·沃爾頓教授訪談錄[J]. 汪建峰,道格拉斯·沃爾頓.  當代修辭學. 2019(01)
[3]介乎辯證理性與修辭有效性的論辯區(qū)間——弗朗斯·范·愛默倫教授訪談錄[J]. 汪建峰,弗朗斯·范·愛默倫.  當代修辭學. 2019(01)
[4]當代西方論辯研究對修辭的回歸——克里斯托弗·廷德爾教授訪談錄[J]. 汪建峰.  當代修辭學. 2018(01)
[5]修辭論辯與受眾的本質(zhì)——關于論辯中受眾問題的理解[J]. 克里斯托弗·廷德爾,汪建峰.  當代修辭學. 2018(01)
[6]西方古典修辭學和西方新修辭學[J]. 顧曰國.  外語教學與研究. 1990(02)



本文編號:35501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5501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858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