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中亞留學生眼中的中國形象調(diào)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09 21:20
關于中國形象的研究是近幾年來國內(nèi)外研究的熱點課題,中國形象傳播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實施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留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在中國形象的傳播中至關重要。蘭州大學依靠地域的優(yōu)勢,每年吸引著大量的中亞留學生,本文以筆者所在蘭州大學的中亞留學生為研究對象,對他們眼中的中國形象進行深入地調(diào)查研究,希望通過這一調(diào)查對中國形象的研究有所推進,并能促進對外漢語教學的發(fā)展。本文主要采用問卷和訪談相結(jié)合的方法對留學生建構中國形象的認知途徑做了深入地調(diào)查訪談。最終確定從中亞留學生最易構建中國形象的教學活動、日常生活和媒體三個方面作為切入點,對中亞留學生眼中的中國形象進行具體的調(diào)查分析。第一章是通過教學活動建構起來的中國形象。他們認為教師的配置專業(yè),授課方式合理豐富、形式多樣,教室設施完善且現(xiàn)代化。通過文化活動和教材了解到的中國民俗、心態(tài)、歷史、語言、基本國情和文化背景知識也使得他們眼中的中國形象更加地多元。第二章是通過日常生活建構起來的中國形象。飲食方面,受到蘭州地域因素的影響,對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存在一定的偏見,認為中國人的口味偏重,中國餐飲環(huán)境臟亂差,不講究餐桌禮儀。購物方面,認為中國的網(wǎng)購很方...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建構途徑圍繞形成中國形象的途徑來看,學校、書本;交通秩序;文化活動;購物;
的一個重要的媒介。漢語教材的內(nèi)容涉及文化、社會、科技等各個方面。訪談七:課本中學到了關于中國的哪些內(nèi)容?其中關于中國文化的學習給留學生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因此中國文化的學對他們眼中的中國形象的塑造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也影響著他們的漢語學習漢語掌握的程度,同時,對中國一些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文化的了解也能使他們增強跨化交際的能力,從而對中國形象有更加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因此,筆者對來蘭中亞留學生所接觸到的典型的 24 本漢語教材中的文化內(nèi)做了比較詳細的統(tǒng)計調(diào)查,這 24 本教材分別是:《中國概況》、《古代文學》古代漢語基礎》、《中國哲學》、《現(xiàn)當代文學》、《橋梁——中級教程》(上)、《博雅漢語——高級飛翔篇》(1、2)、《漢語教程》第一冊(上、下)漢語教程》第二冊(上、下)、《漢語教程》第三冊(上、下)、《漢語聽力程》第(1、2、3)冊、《漢語口語教程》一年級教材、《發(fā)展?jié)h語中級閱讀、II)、《發(fā)展?jié)h語中級口語》(I、II)。留學生對這 24 門課興趣度如下(見錄問卷 2-23):
圖 3.2 對六類文化的興趣度談八:你最喜歡中國的哪些文化?這些文化給你留下了怎么樣的印象學生對課本中的這六塊文化內(nèi)容的興趣度和對以上內(nèi)容的深入訪談下的中國形象:一)通過對民俗文化的了解,他們對中國的祭祀和過年文化印象最為深為中國是一個禁忌頗多且是以佛教信仰為主的民族,并且中國人是比每個節(jié)日和習俗中都存在著很多禁忌且這些禁忌和佛道思想有著很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生中國形象認知研究——基于物質(zhì)文化的調(diào)查分析[J]. 哈嘉瑩,尚曉燕. 對外傳播. 2017(07)
[2]社交媒體視角下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國形象分析——基于社交網(wǎng)站VKONTAKTE的中國報道[J]. 梁云,張淼淼,佟毅.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5)
[3]全球中國形象研究的知識版圖——基于SSCI期刊論文(1998—2015)的文本挖掘[J]. 韋路,謝點.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01)
[4]他者鏡像與自我形象——東南亞留學生對閩文化的體認與反哺[J]. 蔡明宏. 漢語學報. 2016(03)
[5]批評性話語分析視閾下中亞主流網(wǎng)絡媒體中的“中國形象”研究——以烏茲別克斯坦為例[J]. 郗佼. 科技視界. 2015(23)
[6]形象建設:中國深入中亞的必經(jīng)之路[J]. 趙華勝.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4)
[7]鏡像中國:上海外國留學生的中國形象認知[J]. 葉淑蘭. 社會科學. 2013(09)
[8]廣西東盟留學生對中國形象的認知與啟示[J]. 鄧禹. 東南亞研究. 2013(03)
[9]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形象微探——從微觀層面切實改善中國形象[J]. 陳力丹,潘怡. 人民論壇. 2013(18)
[10]兩廣地區(qū)東南亞留學生眼中的中國國家形象[J]. 陳文. 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 2012(11)
碩士論文
[1]吉爾吉斯斯坦高等學,F(xiàn)行歷史教科書中的中國形象研究[D]. 劉菊鳳.新疆師范大學 2015
[2]廣州非洲留學生心目中的中國形象[D]. 趙利緣.暨南大學 2014
[3]中亞來疆留學生眼中的中國國家形象[D]. 馬媛.新疆師范大學 2014
[4]西方視域中的中國形象[D]. 陳一琳.鄭州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27023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建構途徑圍繞形成中國形象的途徑來看,學校、書本;交通秩序;文化活動;購物;
的一個重要的媒介。漢語教材的內(nèi)容涉及文化、社會、科技等各個方面。訪談七:課本中學到了關于中國的哪些內(nèi)容?其中關于中國文化的學習給留學生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因此中國文化的學對他們眼中的中國形象的塑造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也影響著他們的漢語學習漢語掌握的程度,同時,對中國一些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文化的了解也能使他們增強跨化交際的能力,從而對中國形象有更加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因此,筆者對來蘭中亞留學生所接觸到的典型的 24 本漢語教材中的文化內(nèi)做了比較詳細的統(tǒng)計調(diào)查,這 24 本教材分別是:《中國概況》、《古代文學》古代漢語基礎》、《中國哲學》、《現(xiàn)當代文學》、《橋梁——中級教程》(上)、《博雅漢語——高級飛翔篇》(1、2)、《漢語教程》第一冊(上、下)漢語教程》第二冊(上、下)、《漢語教程》第三冊(上、下)、《漢語聽力程》第(1、2、3)冊、《漢語口語教程》一年級教材、《發(fā)展?jié)h語中級閱讀、II)、《發(fā)展?jié)h語中級口語》(I、II)。留學生對這 24 門課興趣度如下(見錄問卷 2-23):
圖 3.2 對六類文化的興趣度談八:你最喜歡中國的哪些文化?這些文化給你留下了怎么樣的印象學生對課本中的這六塊文化內(nèi)容的興趣度和對以上內(nèi)容的深入訪談下的中國形象:一)通過對民俗文化的了解,他們對中國的祭祀和過年文化印象最為深為中國是一個禁忌頗多且是以佛教信仰為主的民族,并且中國人是比每個節(jié)日和習俗中都存在著很多禁忌且這些禁忌和佛道思想有著很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生中國形象認知研究——基于物質(zhì)文化的調(diào)查分析[J]. 哈嘉瑩,尚曉燕. 對外傳播. 2017(07)
[2]社交媒體視角下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國形象分析——基于社交網(wǎng)站VKONTAKTE的中國報道[J]. 梁云,張淼淼,佟毅.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5)
[3]全球中國形象研究的知識版圖——基于SSCI期刊論文(1998—2015)的文本挖掘[J]. 韋路,謝點.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01)
[4]他者鏡像與自我形象——東南亞留學生對閩文化的體認與反哺[J]. 蔡明宏. 漢語學報. 2016(03)
[5]批評性話語分析視閾下中亞主流網(wǎng)絡媒體中的“中國形象”研究——以烏茲別克斯坦為例[J]. 郗佼. 科技視界. 2015(23)
[6]形象建設:中國深入中亞的必經(jīng)之路[J]. 趙華勝.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4)
[7]鏡像中國:上海外國留學生的中國形象認知[J]. 葉淑蘭. 社會科學. 2013(09)
[8]廣西東盟留學生對中國形象的認知與啟示[J]. 鄧禹. 東南亞研究. 2013(03)
[9]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形象微探——從微觀層面切實改善中國形象[J]. 陳力丹,潘怡. 人民論壇. 2013(18)
[10]兩廣地區(qū)東南亞留學生眼中的中國國家形象[J]. 陳文. 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 2012(11)
碩士論文
[1]吉爾吉斯斯坦高等學,F(xiàn)行歷史教科書中的中國形象研究[D]. 劉菊鳳.新疆師范大學 2015
[2]廣州非洲留學生心目中的中國形象[D]. 趙利緣.暨南大學 2014
[3]中亞來疆留學生眼中的中國國家形象[D]. 馬媛.新疆師范大學 2014
[4]西方視域中的中國形象[D]. 陳一琳.鄭州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2702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427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