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高中生聲調學習難點及其教學應對策略
發(fā)布時間:2017-04-29 08:14
本文關鍵詞:印尼高中生聲調學習難點及其教學應對策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本文作者在印度尼西亞高中從事對外漢語教學期間,有感于印尼高中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以及當?shù)馗咧袑W校漢語語音教學尤其是聲調教學的重要性和困難性,針對印尼高中生學習普通話聲調的特點和難點,結合當代語言學理論,如語音學、心理語言學、認知語言學、二語習得等理論知識,為解決印尼高中普通話聲調教學難題進行了專門研究。 首先,我們在作者任教的印尼學校對該校高中部的所有學生進行了聲調聽辯調查,調查問卷主要由60個單音節(jié)(不帶聲調)組成,每個調類15個音節(jié),隨機排列,盡量避免了學生已學過的音節(jié)。調查結果顯示:在知覺感知方面,他們對于普通話四聲的習得順序(從易到難)是上聲和去聲——陰平——陽平。 我們認為這個順序的產生與聲調本身的語音特點以及人的認知特性有關,在聲調教學當中,應該遵循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對象的自然認知規(guī)律進行教學,因此,我們提出了改變聲調教學順序的策略,即先教陰平,再教上聲,其次教去聲,最后教陽平,并根據(jù)這個策略進行了教學改革實踐,實踐結果證明該策略有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印尼高中生普通話聲調的習得水平。 最后,結合聲調聽辨調查結果和教學改革實踐結果,參照相關理論知識提出了針對印尼高中生普通話聲調教學策略:1.調整聲調教學順序;2.輸入大于輸出,輸入先于輸出;3.單調型集中教學;4.重調型,輕調值:5.記憶術的使用;6.重視學習者的心理因素。
【關鍵詞】:印尼高中生 聲調教學 習得順序 教學策略 聲調聽辨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H19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引言7-16
- 1.1 研究現(xiàn)狀綜述7-12
- 1.2 選題的背景、目的和意義12-15
- 1.3 本論文研究方法15-16
- 2 TRILMULIA學校高中學生聲調聽辨調查及說明16-23
- 2.1 Trimulia(三一學校)漢語教學概況16
- 2.2 研究目的及其理論依據(jù)16-20
- 2.3 聲調聽辨調查20-23
- 3 聲調聽辨調查結果分析23-40
- 3.1 總體誤聽情況及分析23-28
- 3.2 各聲調誤聽分布及其分析28-40
- 4 結論及相關教學改革實踐40-46
- 4.1 根據(jù)聲調聽辨調查結果分析得出的相關結論40-41
- 4.2 教學改實踐41-46
- 5 關于聲調教學策略討論的最終結果46-55
- 5.1 調整聲調教學順序46-47
- 5.2 “輸入”先于“輸出”,,“輸入”大于“輸出”47-50
- 5.3 單調型集中教學50-51
- 5.4 “重調型,輕調值”51-52
- 5.5 記憶術的使用52-53
- 5.6 重視學習者的心理因素53-55
- 結語55-56
- 參考文獻56-59
- 附錄59-75
- 致謝75-76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海波;土庫曼斯坦留學生漢語單字調習得的實驗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元堯;緬北華裔(云南籍)普通話語音習得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3 沈清華;印尼非華裔學生漢語語音學習難點初探[D];重慶大學;2011年
4 陳美伶;印尼學生漢語語音學習初探[D];重慶大學;2011年
5 葉良穎;巴基斯坦留學生習得漢語聲調的實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陳曼麗;印尼北干少英學校華裔學生漢語語音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7 袁媛;基于“協(xié)同教學”的韓國高中漢語語音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8 隋偉靜;法國初級漢語水平學生聲調習得實驗分析[D];南京大學;2012年
9 彭慧;初級階段印尼學習者習得漢語語音難點研究[D];南昌大學;2012年
10 李佳鈴;印尼學生漢語聲調的偏誤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印尼高中生聲調學習難點及其教學應對策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45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34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