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范圍副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9 22:19
本文關鍵詞:現(xiàn)代漢語范圍副詞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以現(xiàn)代漢語范圍副詞作為研究對象,從句法、語義、語用三個平面對范圍副詞的兩個次類——總括和限定進行全面細致的描寫和分析,在此基礎上通過歷時語料考察現(xiàn)代漢語范圍副詞語法化的過程和機制,然后通過漢語和俄語范圍副詞用法的比較分析,試圖探討兩種語言范圍副詞用法的共性和差異。 第一章為緒論,在簡單回顧漢語副詞研究和范圍副詞專題研究的基礎上,界定本文的研究對象和范圍,說明研究的理論背景和采用的研究方法,同時交代語料來源。 第二章從范圍副詞的句法作用和語義特點兩個方面描述漢語總括和限定副詞的句法功能。研究發(fā)現(xiàn),范圍副詞的句法功能雖然相對單一,,但是能夠與之組合共現(xiàn)成分的性質(zhì)比較復雜,由此形成句法結構關系和語義結構關系不相對應的局面,本章同時還考察了范圍副詞的語義指向規(guī)律。 第三章先從范圍副詞兩個次類內(nèi)部連用入手,即總括范圍副詞內(nèi)部成員之間、限定范圍副詞成員之間以及總括范圍副詞和限定范圍副詞之間的連用規(guī)律,再考察范圍副詞重疊表達的語用效果,最后討論范圍副詞與否定副詞組配形成的有無標記模式。 第四章結合語法化理論和機制探討漢語總括和限定范圍副詞成員的歷史來源、語法化軌跡和演化規(guī)律,并對此加以解釋。 第五章通過漢語總括范圍副詞和限定范圍副詞的兩個典型代表——“都”和“只”與俄語中的對應形式“весь”和“только/лишь”的句法功能、語義特點、語用價值進行對比分析。 第六章為結語,總結全文內(nèi)容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處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范圍副詞 總括 限定 句法功能 語義指向 語法化 類型學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46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緒論11-36
- 1.1 選題緣由和意義11-12
- 1.2 相關研究現(xiàn)狀12-28
- 1.2.1 漢語副詞宏觀研究12-14
- 1.2.2 副詞的分類14-18
- 1.2.3 范圍副詞研究現(xiàn)狀18-25
- 1.2.4 “都”和“只”的微觀研究25-27
- 1.2.5 小結27-28
- 1.3 研究范圍和對象28-29
- 1.4 研究的理論基礎和方法29-35
- 1.4.1 理論基礎29-34
- 1.4.2 研究方法34-35
- 1.5 語料說明35-36
- 第二章 范圍副詞的句法功能和語義特點36-69
- 2.1 范圍副詞的句法功能36-37
- 2.2 范圍副詞修飾限定的成分37-45
- 2.2.1 范圍副詞修飾動詞37-39
- 2.2.2 范圍副詞修飾形容詞39-40
- 2.2.3 范圍副詞修飾名詞40-42
- 2.2.4 范圍副詞修飾數(shù)量成分42-43
- 2.2.5 范圍副詞組合能力43-45
- 2.3 范圍副詞的語義指向分析45-51
- 2.3.1 句法結構關系和語義結構關系45-46
- 2.3.2 范圍副詞語義指向類型46-51
- 2.4 范圍副詞指向?qū)ο蟮木浞üδ?/span>51-66
- 2.4.1 指向主語51-57
- 2.4.2 指向謂語57-59
- 2.4.3 指向賓語59-62
- 2.4.4 指向定語62-63
- 2.4.5 指向狀語63-65
- 2.4.6 指向補語65-66
- 2.5 小結66-69
- 第三章 范圍副詞的語用功能考察69-94
- 3.1 副詞連用的類別69-85
- 3.1.1 總括范圍副詞共現(xiàn)連用71-74
- 3.1.2 限定范圍副詞共現(xiàn)連用74-80
- 3.1.3 總括范圍副詞與限定范圍副詞連用80-83
- 3.1.4 范圍副詞連用小結83-85
- 3.2 范圍副詞的重疊形式85-87
- 3.2.1 “單”、“僅”和“統(tǒng)”的重疊86-87
- 3.2.2 范圍副詞重疊形式的有關問題87
- 3.3 范圍副詞與否定87-92
- 3.3.1 總括副詞與否定詞連用87-90
- 3.3.2 限定副詞與否定詞連用90-92
- 3.4 小結92-94
- 第四章 范圍副詞的語法化考察94-113
- 4.1 語法化理論與機制94-96
- 4.2 總括范圍副詞的語法化96-104
- 4.2.1 “都”的語法化96-97
- 4.2.2 “統(tǒng)統(tǒng)”的語法化97-98
- 4.2.3 “全”的語法化98-99
- 4.2.4 “一律”的語法化99-100
- 4.2.5 “皆”的語法化100-101
- 4.2.6 “俱”的語法化101-102
- 4.2.7 “凈”的語法化102-103
- 4.2.8 “盡”的語法化103-104
- 4.3 限定范圍副詞的語法化104-110
- 4.3.1 “只”的語法化104-105
- 4.3.2 “單(單)”的語法化105-106
- 4.3.3 “光”的語法化106-108
- 4.3.4 “僅(僅)”的語法化108-109
- 4.3.5 “就”的語法化109
- 4.3.6 “才”的語法化109-110
- 4.4 小結110-113
- 第五章 “都/只”與俄語對應詞對比分析113-142
- 5.1 “都”與俄語對應詞113-125
- 5.1.1 “都”和“весь”的句法比較115-120
- 5.1.2 “都”和“весь”的語義比較120-123
- 5.1.3 “都”和“весь”的語用比較123-125
- 5.2 “只”與俄語中對應詞對比125-139
- 5.2.1 “只”和“только/ лишь”的句法比較127-132
- 5.2.2 “只”和“только/ лишь”語義比較132-136
- 5.2.3 “只”和“только/ лишь”語用比較136-139
- 5.3 其他情況139-140
- 5.4 小結140-142
- 第六章 結語142-146
- 6.1 本文的主要結論142-144
- 6.2 本文的不足之處和今后努力的方向144-146
- 參考文獻146-156
- 致謝15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奚強;范圍副詞的再分類及其句法語義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李范烈;;現(xiàn)代漢語副詞“只”的語義指向考察[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8期
3 王力;漢語實詞的分類[J];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1959年02期
4 楊榮祥;近代漢語副詞簡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5 楊娟;;《戰(zhàn)國策》限定范圍副詞考[J];保山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6 鄭慧敏;;副詞“都”的語義指向及其相關問題[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7期
7 傅滿義;試析總括副詞“都”的語義指向[J];池州師專學報;2001年01期
8 張有軍;;語法化與范疇化:語法化過程中的認知機制[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9 袁毓林;;“都”的加合性語義功能及其分配性效應[J];當代語言學;2005年04期
10 文旭;《語法化》簡介[J];當代語言學;1998年03期
本文關鍵詞:現(xiàn)代漢語范圍副詞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72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17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