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語用學視角下韓漢基本味覺詞通感的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06 19:22
味覺作為人類與生俱來的生理感覺,伴隨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嘴巴擔任了對味道刺激接受的任務(wù),但味道卻能觸發(fā)味覺器官以外的其他感官的回應(yīng)。當一種感知觸發(fā)了多個感覺上的溝通或者挪移,這就是一種通感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并且也會體現(xiàn)在語言當中!巴ǜ性~”就是體現(xiàn)這種抽象聯(lián)系的語言形式!巴ǜ性~”僅從語言形式來看沒有遵守語法規(guī)則,在分析這些不符合語法規(guī)范的通感詞時,如果不結(jié)合特定的文化背景,很難正確理解它們的產(chǎn)生路徑。本文以韓漢基本味覺詞為研究對象,考察兩國基本味覺詞通感的特征、相似性及差異,并剖析其背后的文化因素,指導(dǎo)韓國語學習者和漢語學習者更加深入地理解目標語味覺詞的通感現(xiàn)象。本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是緒論,包括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義、先行研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考察’味覺詞’、’通感’的概念,對韓漢基本味覺詞的范圍進行界定,并以此為基礎(chǔ)確定本文的研究范圍。第三章將基本味覺詞分為’甜’、’苦’、’酸’、’辣’、’咸’五種進行韓漢基本味覺詞通感的對比研究。并以此為基礎(chǔ),考察韓漢味覺詞通感詞義轉(zhuǎn)移的共同點和差異。味覺詞通感詞義轉(zhuǎn)移的研究不能脫離特定的文化背景。因此,第四章對通感詞義轉(zhuǎn)移共同點和差異背后...
【文章來源】:大連外國語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9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摘要
目錄
正文
參考文獻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認知視角下英漢語中“酸”通感隱喻的對比分析[J]. 牛小艾.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2(08)
[2]淺析中韓味覺詞意義對比——以“苦”為主[J]. 劉一雙.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9(S1)
[3]漢英味覺詞文化學淺析[J]. 江宏. 湖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 2007(04)
[4]談“味”覺詞的轉(zhuǎn)義與轉(zhuǎn)域[J]. 楊巖勇.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2007(02)
[5]漢日語味覺詞對比研究[J]. 黃寶珍.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1)
[6]味覺隱喻化的認知結(jié)構(gòu)及語義特征[J]. 李金蘭. 修辭學習. 2005(03)
[7]為散文增色的“通感”[J]. 龔繼鋒. 初中生必讀. 2003(09)
[8]移覺的認知性闡釋[J]. 汪少華. 修辭學習. 2001(04)
[9]通感論[J]. 陳憲年,陳育德. 文藝理論研究. 2000(06)
[10]日漢語基本味覺詞引申義之比較[J]. 張韶巖.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1999(06)
碩士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味覺詞語義語法考察[D]. 吳堯瑜.蘇州大學 2013
[2]漢語飲食味覺詞語及其文化義探析[D]. 張軍.內(nèi)蒙古大學 2008
[3]漢語味覺詞的文化審視[D]. 張靖華.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172482
【文章來源】:大連外國語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9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摘要
目錄
正文
參考文獻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認知視角下英漢語中“酸”通感隱喻的對比分析[J]. 牛小艾.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2(08)
[2]淺析中韓味覺詞意義對比——以“苦”為主[J]. 劉一雙.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9(S1)
[3]漢英味覺詞文化學淺析[J]. 江宏. 湖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 2007(04)
[4]談“味”覺詞的轉(zhuǎn)義與轉(zhuǎn)域[J]. 楊巖勇.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2007(02)
[5]漢日語味覺詞對比研究[J]. 黃寶珍.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1)
[6]味覺隱喻化的認知結(jié)構(gòu)及語義特征[J]. 李金蘭. 修辭學習. 2005(03)
[7]為散文增色的“通感”[J]. 龔繼鋒. 初中生必讀. 2003(09)
[8]移覺的認知性闡釋[J]. 汪少華. 修辭學習. 2001(04)
[9]通感論[J]. 陳憲年,陳育德. 文藝理論研究. 2000(06)
[10]日漢語基本味覺詞引申義之比較[J]. 張韶巖.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1999(06)
碩士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味覺詞語義語法考察[D]. 吳堯瑜.蘇州大學 2013
[2]漢語飲食味覺詞語及其文化義探析[D]. 張軍.內(nèi)蒙古大學 2008
[3]漢語味覺詞的文化審視[D]. 張靖華.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1724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1724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