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框式結構“‘大約……左右’類”中量值詞語的語義傾向

發(fā)布時間:2019-11-08 10:28
【摘要】:估測語義彰顯型框式結構"‘大約…左右’類"中,量值詞語的語義傾向呈現(xiàn)出鮮明的不對稱性和互補性。"前后"結構中,量值詞語傾向于[+時量]類(包括數(shù)量型[+時點性][+時量]類、固有型[+時點性][+時量]類與事件型[+時點性][+時量]類)。"上下"結構中,量值詞語傾向于[+壽量]類和[+數(shù)量]類。"左右"結構中,量值詞語既傾向于[+時量]類(包括數(shù)量型[+時點性][+時量]類與數(shù)量型[+時段性][+時量]類),也傾向于[+壽量]類和[+數(shù)量]類。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李振中;;試論現(xiàn)代漢語框式結構[J];甘肅社會科學;2008年05期

2 郭攀;“時點性參照點+雙向復合性方位詞”的綜合考察[J];漢語學習;2001年05期

3 邵敬敏;;漢語框式結構說略[J];中國語文;2011年03期

4 鄧守信;漢語動詞的時間結構[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5年04期

5 陸儉明;現(xiàn)代漢語時間詞說略[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1年01期

6 張豫峰;“X+前后/左右/上下”的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4年03期

7 邵敬敏;;“連A也/都B”框式結構及其框式化特點[J];語言科學;2008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道流;指稱、陳述理論及其對上古語法研究的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2 姜紅;;具體名詞和抽象名詞的不對稱現(xiàn)象[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3 范振強;肖治野;;雙重否定:否定之否定[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4 祁慶倩;;現(xiàn)代漢語心理動詞的內(nèi)部時間結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5 施發(fā)筆;試論《水滸傳》介詞避復的技巧[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6 汪紅艷;開啟之功 創(chuàng)新之力——略論漢語語法學的草創(chuàng)與革新[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7 阮緒和;形名偏正結構的語法功能[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8 陶振偉;;“拿”的語法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9 劉開驊;;選擇問句疑問語氣詞脫落的歷時軌跡與內(nèi)在動因[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10 胡德明;;反問特有的句法結構[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沈家煊;;“名動詞”的反思:問題和對策[A];高名凱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紀念高名凱先生誕辰100周年論文集[C];2011年

2 陳立民;;語言的結構和結構的轉化——句子生成初論[A];高名凱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紀念高名凱先生誕辰100周年論文集[C];2011年

3 李影;付莉;;韓國中小學生“是”的錯序偏誤分析[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四輯)[C];2009年

4 陳昌來;;特殊動詞的句法語義屬性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5 緱瑞隆;;方位詞“上”“下”的語義認知基礎與對外漢語教學[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6 周紅紅;;外來詞的界定[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姬云鵬;劉裕昆;王寧川;;《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6版》譯文商榷舉隅[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沈煥生;朱磊;;基于信息內(nèi)容的關鍵詞抽取研究[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五屆信息論學術年會暨第一屆全國網(wǎng)絡編碼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9 呂曉玲;;閩南方言南安話的類結構助詞“得”、“說”、“伊”、“通”[A];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祝東平;高彥怡;;副詞“就”的釋義[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佳;論英漢運動事件表達中“路徑”單位的“空間界態(tài)”概念語義及其句法—語義接口功能[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唐樹華;有些隱喻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吳善子;漢韓反詰語氣副詞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李紅梅;韓國語范圍表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曹芳宇;唐五代量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郭紅;基于第二語言教學的漢語語氣范疇若干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谷峰;先秦漢語情態(tài)副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董正存;漢語全稱量限表達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楊先明;0-5歲漢語兒童語言發(fā)展的認知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10 彭懿;英漢膚覺形容詞的認知語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雪;俄漢語詞匯理據(jù)性對比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藝彬;俄語三價動詞的語義配價與句法模式[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高健;與“半”相關格式的量范疇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桂陽;現(xiàn)代漢語“不是X的X”結構考察[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敏;“難不成”的衍生過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馬晶晶;表人名詞類詞綴“X手”、“X者”、“X員”分析比較[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顧倩;現(xiàn)代漢語否定副詞“不”“沒(沒有)”“別”的對比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烏曉麗;“X+—N比—N+VP”表義功能新探[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劉婧一;元代筆記分詞理論與實踐[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10 曹萍;府城官話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莫彭齡;;“格式”研究芻議[J];常工院報學術論文集;1986年02期

2 宋玉柱;“連”字是介詞嗎?[J];河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3 賈冬梅;“才X就Y”句式淺析[J];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05期

4 張拱貴;語法格式和語匯格式——《現(xiàn)代漢語“格式”初探》序[J];漢語學習;1985年05期

5 邵敬敏,劉焱;比字句強制性語義要求的句法表現(xiàn)[J];漢語學習;2002年05期

6 鄭娟曼;邵敬敏;;“責怪”義標記格式“都是+NP”[J];漢語學習;2008年05期

7 邵敬敏;從“才”看語義與句法的相互制約關系[J];漢語學習;1997年03期

8 倪寶元;林士明;;說“連”[J];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03期

9 丁倩;邵敬敏;;說框式結構“想X就X”[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10 陸儉明;;構式語法理論的價值與局限[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豫峰;“X+前后/左右/上下”的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4年03期

2 邵敬敏;;由“是”構成的三種附加問比較研究[J];甘肅社會科學;2008年04期

3 張慶文;劉慧娟;;略論粵語“仲…添”的性質[J];漢語學報;2008年03期

4 任艷;;“要X就X”格式的多角度考察[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5 邵敬敏;崔少娟;;“一A一B”框式結構的位序原則及語義[J];當代修辭學;2010年04期

6 廖小琴;;淺析框式語氣詞結構“都……了”[J];青年文學家;2010年20期

7 楊麥姣;略談“英雄”歇后語[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1年S1期

8 季瑾;;特指問形式反問句的模式分析[J];國際商務-(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9 項菊;黃岡方言的“VP-neg?”及其相關句式[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10 蔣寧;;語氣副詞“可能”和“也許”句法、語義及語用分析[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阮緒和;;江西武寧(上湯)話的程度副詞“死、幾、蠻”[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四貴;元明漢語介詞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燕旋;方位對舉四字框式結構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2 戴會林;外國學生方位詞偏誤分析與習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3 樸珍玉;“然后”一詞的多角度分析[D];延邊大學;2006年

4 王大麗;《新編五代史平話》介詞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5 王強;“有”、“沒有”型比較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6 高曉梅;“不比”句的語義傾向[D];黑龍江大學;2010年

7 王哲;“說X就X”格式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8 李艷華;現(xiàn)代漢語交替范疇的表達[D];延邊大學;2004年

9 劉云;三國譯經(jīng)介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10 王軍輝;韓國留學生漢語轉折類復句習得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5780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55780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793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