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言語釋義——會話含義理論與間接言語行為理論比較
[Abstract]:The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nd the theory of indirect speech act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indirect speech from the principles and rules of speech communication. However,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generation mechanism, the meaning derivation mechanism is different. The exampl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nd the theory of indirect speech act only studied the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intention, and failed to consider the failur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misunderstanding or confusion. In addition, the brevity of the corpus and the narrow analysis of the analysis level lead to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two in the analysis of complex sessions. Therefore, the meaning of indirect discourse can be explained with a comprehensive and dynamic perspective only by giving full atten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作者單位】: 南通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分類號】:H030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顧曰國;John Searle的言語行為理論:評判與借鑒[J];國外語言學(xué);1994年03期
2 何兆熊;話語分析綜述[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1983年04期
3 朱永生;話語分析五十年:回顧與展望[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學(xué)報);2003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朱永生;功能語言學(xué)對文體分析的貢獻[J];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01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S.C.Levinson;沈家煊;;語用學(xué)論題之二:會話含義[J];當(dāng)代語言學(xué);1986年02期
2 王鳳蘭;會話含義理論與漢語聽力教學(xué)[J];西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11期
3 高佳佳;;理解跨文化交際中的間接言語行為理論(英文)[J];語文學(xué)刊;2006年23期
4 韋莉;;會話含義在交際中的應(yīng)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年09期
5 童樹榮;間接言語行為[J];浙江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1991年01期
6 羅菲;;格賴斯會話含義理論的提出與原則[J];科技信息(學(xué)術(shù)研究);2007年14期
7 劉祥云;;言語行為理論綜述[J];黑龍江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07年02期
8 彭亞情;李劍月;;運用會話含義理論對廣告語篇進行的分析[J];知識經(jīng)濟;2007年11期
9 魏月紅;會話含義的語用闡釋[J];安徽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5年02期
10 吳麗君;宋薇;;間接言語行為理論在對外漢語教學(xué)中的應(yīng)用[J];云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對外漢語教學(xué)與研究版);2006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賀君婷;;從語用學(xué)的角度談?wù)動哪Z篇[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吳立紅;現(xiàn)代漢語程度副詞組合研究[D];暨南大學(xué);2006年
2 王志棟;語用要點識別模型研究[D];清華大學(xué);2008年
3 邵嚴(yán)毅;蓄意歧義作為言語交際策略的語用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孟穎;從會話含義理論的視角看漢語交際中的他人啟動修正現(xiàn)象[D];吉林大學(xué);2011年
2 趙七月;基于會話含義理論的小說對話翻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xué);2011年
3 夏夏;基于會話含義理論的女性形象的再現(xiàn)[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08年
4 王群;俄漢語間接言語行為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xué);2009年
5 羅偉;從《紅樓夢》及兩譯本看言語幽默與會話含義[D];南華大學(xué);2008年
6 吳蓉花;兩種隱喻解釋的對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5年
7 周育萍;格氏會話含義理論在《簡·愛》會話語言中的應(yīng)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06年
8 周舞云;會話含義理論框架下的小說對話的語用解讀與翻譯[D];中南大學(xué);2008年
9 侯笑盈;極致表達的語用研究[D];山西大學(xué);2009年
10 劉洋;違反合作原則所生成的會話含義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08年
,本文編號:24284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428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