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語素因素對留學生近義詞學習影響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5-25 22:13

  本文選題:近義詞 + 語素。 參考:《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年01期


【摘要】:本文通過實驗發(fā)現語素因素對不同語言背景及不同漢語水平的留學生的漢語近義詞學習具有重要影響。從整體上看,初、中級水平的歐美、日韓學習者學習同素近義詞均易于學習異素近義詞。但在學習同素近義詞時,日韓學習者成績要顯著高于歐美學習者,而學習異素近義詞時,歐美學習者成績卻高于日韓學習者。實驗結果說明留學生傾向于通過共同語素來組織建立近義關系,他們在構建漢語心理詞典過程中很可能經歷了以語素作為核心的組織階段。
[Abstract]:This paper finds that morpheme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synonyms for foreign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anguage backgrounds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Chinese. On the whole, at the beginning of middle level in Europe and America, Japanese and Korean learners are easy to learn isomorphic synonyms. However, in learning synonyms, the scores of Japanese and Korean learner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learners, while the scores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learner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Japanese and Korean learn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eign students tend to use common morphemes to organize and establish synonyms, and they may have gone through a phase in which morpheme is the cor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 Chinese psychological dictionary.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中文系;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
【分類號】:H19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偉志;劉明波;;中-英雙語語義通達機制的啟動效應實驗[J];心理學探新;2005年04期

2 熊錕;;心理詞匯的表征與二語詞匯習得中的跨語言影響[J];外語學刊;2007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徐曉羽;留學生復合詞認知中的語素意識[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亞冰;;強化詞匯教學意識 提高詞匯教學質量[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2 邢紅兵;;《(漢語水平)詞匯等級大綱》雙音合成詞語素統計分析[J];世界漢語教學;2006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雪;同義詞、近義詞研究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D];四川大學;2005年

2 厲力;基于語境的中級對外漢語閱讀課詞匯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高珊;詞邊界信息對留學生漢語閱讀的影響[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4 樸京淑;《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甲乙級復合式動詞詞義與語素義關系類型考察[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5 高紅娜;初級階段韓國留學生習得漢語副詞的中介語分析[D];四川大學;2006年

6 邱艷妮;跨通道呈現方式下的漢英語義啟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7 李文韜;字詞因素對日韓留學生雙字詞詞義理解的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陳永朝;基于現代漢語和中介語語料的復合詞語義提取和自組織聚類分析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9 王娟;留學生單音節(jié)多義語素習得考察[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10 張琦;留學生漢語語素意識的發(fā)展及其與閱讀能力的關系[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月圓;復合詞研究[J];當代語言學;1995年02期

2 劉頌浩;關于在語境中猜測詞義的調查[J];漢語學習;2001年01期

3 肖賢彬;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語素法”的幾個問題[J];漢語學習;2002年06期

4 陳瑤;近年來現代漢語復合詞結構研究述評[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5 蔡金亭,朱立霞;過渡語變異研究的理論框架:繼承與發(fā)展[J];外語學刊;2004年03期

6 翟麗霞,陳艷,王卓;認知心理學框架下的二語習得過程分析[J];外語學刊;2005年01期

7 梁瑞清;;母語習得的整體論假說——語言習得理論的哲學思考[J];外語學刊;2006年01期

8 胡鴻,褚佩如;集合式詞匯教學探討[J];世界漢語教學;1999年04期

9 錢旭菁;詞匯量測試研究初探[J];世界漢語教學;2002年04期

10 邢紅兵;留學生偏誤合成詞的統計分析[J];世界漢語教學;2003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褚福民;抓住不同細辨析[J];語文世界(高中版);2002年03期

2 ;“制定”和“制訂”的區(qū)別[J];寧夏電力;2010年S1期

3 王麗娜;;同義詞及其維譯[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2年01期

4 宋珉映;;加強詞匯教學 提高學生的漢語運用能力[J];中國民族教育;2011年02期

5 孟守介;諸暨話中后附語素“頭”的分析[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00期

6 王有;比喻在漢語偏正式合成詞構成中的運用[J];繼續(xù)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7 彭易衡;“洞天”中的特殊構詞方式[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1995年02期

8 柳燕梅;試談“一用語素”與“獨一無二成分”[J];大慶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6年01期

9 馮英;水語loη~2構成的復合詞[J];民族語文;2003年05期

10 王嶠;;詞素問題小議[J];青年文學家;2009年2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曾曉渝;;語言深度接觸現象的認識問題——以海南三亞回輝話為例[A];高名凱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紀念高名凱先生誕辰100周年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人民大學 周士琦;從“驢馬之爭”看并列語素排列[N];中國教育報;2001年

2 于虹;關注字母詞在中文中的滲透[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杜翔;《現代漢語詞典》詞本位的編篡思想[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4 胡宗哲;還“油藏”的“藏”正確讀音[N];中國石油報;2006年

5 沈錫倫;語言是一種符號系統[N];語言文字周報;2007年

6 蘇寶榮;談談漢語詞匯學研究的民族特征[N];光明日報;2002年

7 南京市文樞中學 楊婭妮;淺談漢語新詞語發(fā)布的詞匯學意義[N];語言文字周報;2007年

8 王一民;“綠苔”中的“苔”怎么讀?[N];語言文字周報;2009年

9 李二占 蘇軍鋒 鹽城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一部研究語言微系統的專著[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10 語言所 董琨;錯誤百出 貽笑大方[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曉梅;當代漢語新詞語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2 王漢衛(wèi);華語閱讀測試論[D];暨南大學;2008年

3 閆從發(fā);基于《漢語大詞典》語料庫的時代漢語詞匯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4 劉宏麗;明清敬謙語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5 鄭敏惠;古代書畫審美語素“氣”的多維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6 林玫;意義、詞典與詞典釋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7 韓秀娟;基于動態(tài)流通語料庫的通用詞語用字研究及字詞語關系考察[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8 倪蘭;中國手語動詞方向性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9 斯迪克江·伊布拉音;現代維吾爾語中的比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朱志平;漢語雙音詞的屬性測查與漢語第二語言教學[D];北京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延穎;雙音節(jié)近義詞并列連用現象考察[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平;非同語素近義雙音復合詞的課堂辨析[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3 李圃;現代維吾爾語語素研究[D];新疆大學;2002年

4 卿雪華;留學生漢語習得近義詞偏誤研究以泰國學生為例[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馬福梅;“黃”與語素“黃”參構的詞語:語義分析和修辭闡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林貞貞;方言經驗對于兒童早期語素意識與詞匯閱讀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美霞;現代漢語雙音節(jié)縮合詞語語素選擇的制約機制[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3年

8 徐曉羽;留學生復合詞認知中的語素意識[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9 解永俊;“語素教學法”初探[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10 鄒雪;同義詞、近義詞研究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D];四川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193483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93483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06c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