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吐魯番所出法制文書疑難詞語新釋
本文選題:敦煌 + 吐魯番 ; 參考:《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摘要】:敦煌吐魯番所出法制文書是漢語史和法制史研究的重要語料,但其中有的詞語至今難得其解,這對整個文書的識讀和利用帶來極大的不便。利用各種文獻包括藏文獻有關資料,相互比較,其"別理"、"收后"、"下牒"三詞乃"申訴"、"署名最后的保人"、"遞交訴狀或請求"之義。
[Abstract]:The legal documents produced by Dunhuang Turpan are important material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and legal history, but some of them are seldom understood so far, which brings great inconvenie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utilization of the whole document. By comparing with each other in various documents, including the relevant documents in Tibet, the following three words are referred to as "complaint", "last signature holder" and "submission of petition or request" in the following three words: "disclaimer", "post-receipt", "ultimatum".
【作者單位】: 西南民族大學預科教育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敦煌西域所出法制文書語言研究”(編號:11BYY067) 教育部200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敦煌吐魯番文獻與民族交流史研究”(編號:09YJA74009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培育項目“敦煌文獻語言研究”(編號:11SZD04)
【分類號】:H13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天水;;論馮夢龍的“情教”說[J];蒲松齡研究;2008年04期
2 王承丹;徐文蕾;;試論蒲松齡筆下的三國人物[J];蒲松齡研究;2011年02期
3 馬予超,張家合;《文心雕龍·章句》的虛詞觀及其影響[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4 裴新平,潘祥輝;今本《南齊書》幾例點讀問題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2期
5 鄭歲黎;胡曉紅;;淺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6 王明前;;三國兩晉財政體系演變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7 莊華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開發(fā)及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8 馮莉;;漢晉諸子“論”體考述——以《文心雕龍·論說》為中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9 李永賢;;論廖燕“憤氣說”的內涵及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10 許抗生;;《淮南子》論“無為而治”[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建農;;士族文化與六朝詩學的審美情趣[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王則遠;;略論“物感說”之“感”:文學創(chuàng)作的本源[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蘭輝耀;;莊子技術觀的倫理精神及其現代價值[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4 韓金花;王宗殿;王蘊蘊;沈斌;;華佗診斷學術思想研究[A];全國第十二次中醫(yī)診斷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王鳳蘭;;徐之才[A];中國慶陽2011岐黃文化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醫(yī)史文獻分會學術會論文集[C];2011年
6 王俊潮;楊定;;蜚”、“,
本文編號:180519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805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