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教學中的中國文化特色詞語探析
本文選題:文化特色詞語 切入點:文化因素 出處:《中國科技翻譯》2011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文化特色詞語深深根植于某一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在譯文中很難找到合適的對等表達法。在翻譯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認真審視文化特色詞語所涉及的文化因素和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并將之與譯語文化背景中的文化因素和社會文化背景知識進行對比,以便找出恰當?shù)奈幕厣~語的處理方法。本文通過課堂翻譯實例,探討中國文化特色詞語英譯的翻譯策略,并就每一種翻譯方法的優(yōu)點、缺點及其適用范圍作出詳盡的討論。
[Abstract]:Cultural features are deeply rooted in a particular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ppropriate equivalent expressions in the translation. The teacher should guide the students to carefully examine the cultural factors and socio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involved in the culture-specific words, and compare them with the cultural factors and socio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target language.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appropriate ways to deal with the words with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culture-specific words in English through classroom translation examples, and makes a detailed discussion on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applicable scope of each translation method.
【作者單位】: 溫州大學城市學院;
【基金】:2010年浙江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一類立項項目(項目編號yb2010091)
【分類號】:H059-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曾利沙;;翻譯教學中的預設思維訓練——兼論譯者主體主觀能動性的思維動因[J];外國語言文學;2006年03期
2 王大來;從翻譯的文化功能看翻譯中文化缺省補償?shù)脑瓌t[J];外語研究;2004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宜民;;語用視角下的征婚廣告[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彭娟;賈德江;;從翻譯補償?shù)慕嵌忍接懳幕笔〉闹貥嫛嬖u《浮生六記》林語堂譯本[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3 阮玉慧;;論翻譯研究范式的演變與譯者角色的變遷[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4 喬春杰;;對奈達等效理論評價的思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0期
5 張雪芳;;從動態(tài)對等到功能對等——奈達對等翻譯觀簡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1期
6 柴倩;鄭亞南;;從關聯(lián)理論看圣經(jīng)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1期
7 衣志梅;;中國佛經(jīng)翻譯與西方圣經(jīng)翻譯的相異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8 袁素平;;一首網(wǎng)絡詩歌翻譯賞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9期
9 王丹鳳;;淺議多元系統(tǒng)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1期
10 王影;;交際翻譯理論指導下的電影字幕翻譯——以《颶風營救》字幕的漢譯為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楊俊峰;潘智丹;;MTI教育:中國翻譯學科發(fā)展的契機[A];全國首屆翻譯碩士(MTI)教育與翻譯產(chǎn)業(yè)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于應機;;詞典翻譯與文學翻譯:本質(zhì)與特點淺析[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趙杰;郭九林;;從認知角度談文化負載詞在翻譯中的功能對等[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鄭琳;;習語翻譯中文化缺省的補償[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許潔;;論漢譯日中歸化與異化的策略——以中國電影片名的日文翻譯為例[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劉元元;;女性主義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劉科;;從目的論視角看導游口譯策略選擇中的文化制約[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第6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07年翻譯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姚瓏;;網(wǎng)格理論在翻譯中的應用——以林語堂編譯《虬髯客傳》為例[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云才;文本意義的詮釋與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黃德先;文化途徑翻譯研究:爭議與回應[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王娟;理論旅行:吸收與變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高玉蘭;解構主義視閾下的文化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朱健平;翻譯的跨文化解釋[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宋海云;論中國文化意象的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7 李磊榮;論民族文化的可譯性[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8 吳文安;文學翻譯中的美學效果比較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9 楊元剛;英漢詞語文化語義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酈青;李清照詞英譯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琳琳;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在政治語篇中英翻譯中的應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楊睿;會展口譯評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宋宛蓉;關聯(lián)理論框架下《紅樓夢》隱喻翻譯的效度[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張琦;從順應論淺析專有名詞的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蔡雯;目的論下的兒童文學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張弄影;從操縱角度看蘇曼殊譯拜倫詩歌[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7 喻紅華;廣告翻譯中的互文性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8 趙秀娟;從敘事學角度看古代敘事詩的英譯[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何惠琴;目的論視角下的《西游記》英譯本中文化專有項的翻譯[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偉卓;多元系統(tǒng)理論視角下的中國近代文學翻譯史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曾利沙;小議翻譯操作中的“多度視域”——兼對第十二屆“韓素音青年翻譯獎”英譯漢參考譯文的幾點商榷意見[J];中國翻譯;2001年02期
2 戈玲玲;預設及翻譯技巧[J];中國翻譯;2002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舟濤;語言·文化因素·英語教學[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2 鐘曲莉;張從益;;論詞的文化背景是影響托福測試成績的重要因素[J];考試周刊;2007年43期
3 羅峰;;英語閱讀與文化滲透[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19期
4 殷利梅;;文化因素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影響[J];考試周刊;2011年53期
5 趙巖;;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導入跨文化因素[J];消費導刊;2010年06期
6 張建茹;;語境因素對隱喻理解的闡釋[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7 郝英麗;;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8 路莉;;文化背景知識和英譯漢教學中理解原文的關系[J];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9 史湘琳;;論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文化因素[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2期
10 武文杰;徐艷;;論對外漢語教學與中國文化[J];懷化學院學報;2008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雅;;文化對翻譯的影響以及譯者如何處理翻譯中的文化因素[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陳蘭;;淺談英漢習語翻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高璐夷;;從讀者反映論見英譯《西廂記》中的文化因素的應對策略[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4 蒲松齡;;隱喻構建基本要素及其與隱喻理解效果的關系[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5 何南林;;漢英語反事實推理對比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6 崔穎;呂愛軍;;商標名英漢互譯中的文化因素綜述[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高娟;張運紅;;“旁觀者效應”的社會認知分析[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舒建民;楊彥春;;來訪者對心理咨詢/心理治療設置的認知與文化因素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符榮波;;淺議英漢廣告語翻譯中的文化因素介入[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朱玲;趙京生;;《內(nèi)經(jīng)》針灸概念術語的文化詮釋[A];中國針灸學會針灸文獻專業(yè)委員會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田小飛;文化在創(chuàng)新中扮演何種角色[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06年
2 胡曉峰;文化因素應對城市發(fā)展訴求[N];邯鄲日報;2007年
3 楊吉;“超女”的狂歡營銷[N];上海金融報;2006年
4 田開林;恩施旅游業(yè)應重視蘇區(qū)文化因素[N];恩施日報;2007年
5 宋繼軍;鋼鐵業(yè)聯(lián)姻要重視文化因素[N];現(xiàn)代物流報;2008年
6 王明珠;文化因素在英譯漢教學中的影響[N];西藏日報;2002年
7 本報記者 董毅然;性騷擾增長有3大文化因素[N];北京科技報;2004年
8 楊建新;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結構[N];中國民族報;2006年
9 方建武 徐成賢 姜燁;文化因素對個人金融投資行為的影響[N];光明日報;2006年
10 北京大學教授 樂黛云;西方主流文化中的中國文化因素[N];北京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玲玲;以文化為核心的美國漢語教學模式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2 劉敏;中國當代居民和諧消費方式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3 蘇鋒;動畫產(chǎn)品國際貿(mào)易模式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4 宋蓉;漢代郡國分制的考古學觀察[D];吉林大學;2009年
5 梅萍;英國創(chuàng)意階層形成和發(fā)展[D];中國美術學院;2009年
6 蔣剛;太行山兩翼北方青銅文化的演進及其與夏商西周文化的互動[D];吉林大學;2006年
7 王國保;中國文化因素對知識共享、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8 葉成勇;黔西滇東地區(qū)戰(zhàn)國秦漢時期考古遺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9 潘海英;美國文化與外交政策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10 孔令遠;徐國的考古發(fā)現(xiàn)與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武峰;中外手機企業(yè)在華營銷策略的文化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2 楊金平;論文化對建筑的影響及二者的互動關系[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3 周燕杰;對在華美國公司中國員工的學習方式的分析[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4 胡吉;CBA職業(yè)聯(lián)賽中籃球文化因素的導向作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倪娟;基于文化視角的中美會計準則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陳雨;冷峻的光芒[D];中央美術學院;2005年
7 石海英;非文學翻譯中文化因素的處理[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張華;基于文化因素、消費心理因素的房交會展示設計研究與實踐[D];湖南大學;2005年
9 劉威;《楚辭》英譯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10 張燕;文化因素的翻譯策略[D];山東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6144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614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