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英漢非原型被動句的句法語義特征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8-02-04 20:07

  本文關鍵詞: 英漢非原型被動句 非范疇化 非范疇化的成分和類型 句法語義特征 認知理據(jù) 出處:《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語言學界對英漢原型和非原型被動句分別有過比較充分的描述,但是,對被動句的演變過程及非原型被動句的句法語義特征的研究還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本文將英漢非原型和原型被動句納入一個統(tǒng)一的認知框架中,從非范疇化的視角,揭示英漢非原型被動句的非范疇化成分和類型,探討其句法語義特征及認知理據(jù)。研究表明:非原型被動句對原型被動句的偏離主要表現(xiàn)為主語和謂語動詞的非范疇化及信息焦點的轉(zhuǎn)移;這種句法結(jié)構(gòu)和語義的偏離是由人類對事件或現(xiàn)象的不同識解及對同一語義內(nèi)容的不同凸顯所引起的。
[Abstract]:English and Chinese archetypal passive sentences have been well described in the linguists, however. Due attention has not been paid to the evolu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and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features of non-prototype passive sentences. In this paper, English and Chinese non-archetypal and prototypical passive sentences are brought into a unified cognitive frame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n-categorization, this paper reveals the non-categorization elements and types of non-prototype passive senten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deviation of non-prototype passive sentence from prototype passive sentence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discategorization of subject and predicate verb and the shift of information focus. The deviation of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semantics is caused by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events or phenomena and the different salience of the same semantic content.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邵陽學院外語系;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07BYY007) 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09YBB359) 湖南省“中外文化傳播基地”開放基金項目(08jdzb0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H146;H314
【正文快照】: 1.引言英漢被動句都有原型和非原型之分。對于英漢被動句,國內(nèi)外有Langacker[4]、Saeed[6]、熊學亮[13]、徐盛桓[15]等在語義、結(jié)構(gòu)或分類方面分別進行過一定的描述和解釋。但是,原型被動句到非原型被動句的演變過程及非原型被動句的句法語義問題還有待深入研究。雖然,張延俊[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熊學亮,王志軍;被動句式的原型研究[J];外語研究;2002年01期

2 熊學亮,王志軍;英漢被動句的認知對比分析[J];外語學刊;2001年03期

3 徐盛桓;;常規(guī)推理與“格賴斯循環(huán)”的消解[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年03期

4 熊學亮 ,王志軍;被動句認知解讀一二[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年03期

5 王志軍,韋漢;論英漢被動句式的衍生[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6 許艾明;;中動構(gòu)式的轉(zhuǎn)喻闡釋[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瓊;;英漢被動概念化的語際語言差異及文化闡釋[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2 王曉軍;;被動句的語篇功能和認知理據(jù)[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3 屈哨兵;被動原型及其圖式預測[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11期

4 屈哨兵;;現(xiàn)代漢語被動標記研究檢討[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12期

5 魏海燕;英語作格結(jié)構(gòu)的認知分析[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4期

6 吳門吉,周小兵;意義被動句與“被”字句習得難度比較[J];漢語學習;2005年01期

7 周紅;;漢語致使問題研究動態(tài)[J];漢語學習;2005年06期

8 徐盛桓;;相鄰和相似——漢語成語形成的認知研究之二[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9 許艾明;“主動形式被動意義”之理論探源[J];零陵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10 吳炳章;;會話含意推導[J];外語研究;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屈哨兵;;被動標記的認知分析[A];漢語被動表述問題研究新拓展——漢語被動表述問題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楊海明;;被字句中弱施動角色的層級[A];漢語被動表述問題研究新拓展——漢語被動表述問題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楊巍;李芳杰;;漢阿被動表述比較研究[A];漢語被動表述問題研究新拓展——漢語被動表述問題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志軍;英漢被動句認知對比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2 屈哨兵;現(xiàn)代漢語被動標記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周紅;現(xiàn)代漢語致使范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彭錦維;現(xiàn)代漢語受事前置句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5 曹道根;現(xiàn)代漢語被動式原則與參數(shù)模型[D];復旦大學;2005年

6 李遐;新疆維吾爾族學生漢語介詞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李潔;漢藏語系語言被動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8 張軍平;翻譯中的語段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5年

9 馮奇;核心句的詞語搭配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10 李敏;現(xiàn)代漢語非現(xiàn)實范疇的句法實現(xiàn)[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牛桂玲;中國學生英語寫作中的缺失現(xiàn)象分析[D];鄭州大學;2005年

2 盧彩虹;[D];浙江大學;2005年

3 俞建耀;二語習得過程中英語非賓格動詞被動泛化的綜合解釋[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2年

4 安豐存;英語SVOC句式與漢語兼語式對比[D];延邊大學;2003年

5 隆麗紅;漢英習慣用法對比分析與中學英語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于輝;英漢賓語移位現(xiàn)象對比[D];延邊大學;2004年

7 辛相茂;漢、維語中學生學習英語被動語態(tài)的比較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8 彭瓊;英語中動結(jié)構(gòu)的認知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9 陳潔;英語被動結(jié)構(gòu)的認知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陳慧;英語動詞語態(tài)的認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盛桓;;語用推理的認知研究[J];中國外語;2005年05期

2 楊國文;漢語“被”字式在不同種類的過程中的使用情況考察[J];當代語言學;2002年01期

3 熊學亮,王志軍;被動句式的原型研究[J];外語研究;2002年01期

4 徐盛桓;話語的含意性[J];外語研究;1996年03期

5 熊學亮,王志軍;英漢被動句的認知對比分析[J];外語學刊;2001年03期

6 徐通鏘;“字”和漢語的句法結(jié)構(gòu)[J];世界漢語教學;1994年02期

7 徐盛桓;語義數(shù)量特征與英語中動結(jié)構(gòu)[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年06期

8 徐盛桓;;常規(guī)推理與“格賴斯循環(huán)”的消解[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年03期

9 唐燕玲;英語動詞被動語態(tài)的實質(zhì)初探[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年05期

10 牛保義;英語作格句語用功能的詞匯語用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年06期



本文編號:149104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49104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6556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