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分析所帶來的問題及其可能的解決方案
本文關鍵詞:DeP分析所帶來的問題及其可能的解決方案
更多相關文章: “的”字結構 DeP短語 DP投射 中心語省略
【摘要】:如何分析"的"字結構是漢語研究的一大難題,諸多學者都主張漢語"的"字名詞短語是以"的"為中心語投射而成的DeP詞組。文章綜合"的"字名詞短語的句法、語義特征,討論以往的DeP分析所帶來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主張"的"與"的"前成分結合成一個DeP短語,并有可能進入最終DP名詞短語的若干個位置,從而帶來不同的句法、語義表現(xiàn)。
【作者單位】: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和語言學系;北京語言大學外國語學院;中山大學中文系;
【基金】:香港政府RGC-GRF基礎研究項目“Prominence and Differential Grammatical Marking in the Encoding of Syntactic Categories——A Stud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ese”(CityU 146509)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名詞本體研究和名詞組的語義結構模型”(2013M530379)
【分類號】:H146
【正文快照】: 一DeP分析傳統(tǒng)的分析認為“的”是修飾語的語法后綴,屬于助詞,連接修飾語和中心語(如朱德熙1961,呂叔湘1962,陸儉明1963等)。但是面對“的”后成分省略、語義上的“自指”、“轉指”等復雜現(xiàn)象,僅僅用助詞是不能解釋的,更不用說是“春天的到來”、“這本書的出版”這種中心語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司富珍;中心語理論和漢語的DeP[J];當代語言學;2004年01期
2 周國光;對“中心語理論和漢語的DeP”一文的質(zhì)疑[J];當代語言學;2005年02期
3 熊仲儒;以“的”為核心的DP結構[J];當代語言學;2005年02期
4 司富珍;;中心語理論和“布龍菲爾德難題”—兼答周國光[J];當代語言學;2006年01期
5 鄧思穎;;以“的”為中心語的一些問題[J];當代語言學;2006年03期
6 李艷惠;;短語結構與語類標記:“的”是中心詞?[J];當代語言學;2008年02期
7 石定栩;;“的”和“的”字結構[J];當代語言學;2008年04期
8 朱德熙;;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化標記“的、者、所、之”的語法功能和語義功能[J];方言;1983年01期
9 陸儉明;;對“NP+的+VP”結構的重新認識[J];中國語文;2003年05期
10 司富珍;漢語的標句詞“的”及相關的句法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國華;;徐杰《生成語法的“語類”與傳統(tǒng)語法的“詞類”比較研究》述評[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2期
2 杜道流;指稱、陳述理論及其對上古語法研究的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3 姚小烈;;關于“NP的VP”結構中心語問題的一點思考[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4 熊仲儒;;漢語式話題句的結構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5 熊仲儒;;漢語中無定主語的允準條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6 熊仲儒;;領屬性致使句的句法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7 孫W,
本文編號:12474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247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