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弗雷格語言哲學中的兩對概念論析

發(fā)布時間:2017-11-09 11:27

  本文關鍵詞:弗雷格語言哲學中的兩對概念論析


  更多相關文章: 弗雷格 對象 概念 涵義 所指


【摘要】:弗雷格的語言哲學包含語言的結構分析和語義分析兩個層面,這兩種分析是平行的、對稱的,主要體現在其對兩對概念的區(qū)分和理解上:對象和概念、涵義和所指。弗雷格用對象和概念來說明世界和語言共同的邏輯結構,用涵義和所指之間的關系來表達語言與世界之間的指稱關系,并試圖在他的邏輯基礎上——即函項和主目區(qū)分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個語言、思想、世界(實在)三者之間的統(tǒng)一理論。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54批面上資助項目(2013M542071)
【分類號】:H0-02
【正文快照】: 弗雷格的語言哲學涉及語言的結構分析和語義分析兩個層面,這兩者都反映出他對語言與實在(或世界)關系的理解:前者說明了語言(其開創(chuàng)的形式語言)與世界的邏輯同構關系,論證了語言與世界在邏輯結構上的一致性,這主要表現在他對對象和概念的區(qū)分上;后者說明了語言的功能:語言憑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方剛;名稱來源問題的哲學意蘊——論柏拉圖《克拉底魯篇》對名稱來源問題的探討及其哲學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2 余俊偉;試論弗雷格的指稱理論[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3 王希杰;;當前的漢語修辭研究淺談[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4 李琦;;反心理主義的勝利與潰退[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0年12期

5 趙小兵;;語言哲學中的指稱論(名實論)與翻譯的意義觀[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6 胡燕平;;語詞的意義:現實的和理想的[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7 聶大海;西方語言哲學意義理論述評[J];長春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8 王相鋒;意義即用法:后期維特根斯坦意義觀述評[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9 楊寧芳;;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理論探析[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10 趙琴;語言符號象似性的哲學思辨[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李國山;;分析哲學與形而上學[A];全國“當代西方哲學的新進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2 宋祿華;;規(guī)范意義論的語境性基礎——米勒1意義機制的語境化說明[A];第八屆全國分析哲學研討會論文集(下)[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2 張愛珍;模糊語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燕燕;梅洛—龐蒂具身性現象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唐玉斌;自我與他人心靈的邏輯哲學探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柳思思;歷史實踐與規(guī)范生成[D];外交學院;2011年

6 高少萍;話語倫理學觀照下的委婉語傳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7 葉楓;基于制約條件的英語語篇語義分析及構建[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8 王棟;戴維森意義理論之鏡中的語言與實在[D];吉林大學;2012年

9 尹立;精神分析與佛學的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10 李恒威;“生活世界”復雜性的動力模式[D];浙江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熊斌;弗雷格意義理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孫娜娜;論“有+N”結構中N的語義偏移[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國亮;薩迦班智達及其因明境論思想管窺[D];西藏民族學院;2011年

4 曹學玲;新聞言語行為分析及認知識解[D];復旦大學;2011年

5 崔偉艷;意義理論及其當代走向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6 劉銀亮;語境下第三人稱代詞的指稱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7 肖金南;無限對數學發(fā)展的作用[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8 宋祿華;喬治·米勒的認知意義論[D];山西大學;2011年

9 張力;佛教語言功能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10 謝萌;從“不可說”看維特根斯坦前后期意義觀的演變[D];黑龍江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曉平;符號的涵義與指稱——簡評弗雷格的意義理論[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5期

2 胡懷亮;白靜;;弗雷格的含義與指稱理論探賾[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3 鄒樺;鐘海淇;;論弗雷格的含義與指稱[J];華章;2008年08期

4 陳曉平;句子的指稱與謂詞的定義域——對弗雷格意義理論的一些改進[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5 張艷;郭印;;弗雷格哲學觀對古典格賴斯理論的啟示[J];山東外語教學;2009年04期

6 李力維;;從語哲視角談弗雷格的指稱理論[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年11期

7 趙晨;;從弗雷格的意義理論看雙語心理詞庫表征模式之間的爭論[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8 劉周全,張洪波;弗雷格的語言邏輯思想[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9 仇瑛;;專名理論的歷史發(fā)展及反思[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10 趙亮;;試析弗雷格的“論涵義和意謂”[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王健平;;關于語詞的理解與對象的命名[A];第二屆海峽兩岸邏輯教學學術會議專輯[C];2006年

2 王晉瑞;;關聯理論視閾下的摹狀詞指稱賦值研究[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3 張灝;;意義與指稱不可兼得——對一種意義理論的批評[A];首屆、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獲獎文集[C];2009年

4 關興麗;;試論金岳霖的語義學和語用學思想[A];第三次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譚德姿;;語感的涵義和性質[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下)[C];2002年

6 楊曉榮;;翻譯協調論的哲學基礎——兼談中國當代哲學研究對翻譯理論的啟示[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郭祖儀;;荀子《正名》篇的心理語言思想初探[A];全國第七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3年

8 鄭洵;;對雙語教學的思考[A];都市型高等農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論文專輯[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李偉國;“人定勝天”語義的演變[N];文匯報;2008年

2 閻煥東;成語的誤用與陷阱[N];中國文化報;2006年

3 胡為雄;關于漢譯中的“意識形態(tài)”一詞[N];學習時報;2008年

4 邸永君;漢語“自治”一詞的正史出處及涵義[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5 國良;“我”與“我們”怎么用[N];人民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駱傳偉;專名的涵義與指稱[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2 俞U,

本文編號:116170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16170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60e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