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的指向識別及相關“都”字句的表達策略
本文關鍵詞:“都”的指向識別及相關“都”字句的表達策略
【摘要】:對于含有不止一個可量化對象的"都"字句,"都"傾向于選擇更加突顯的那一個作為指向目標。表現(xiàn)為:當可量化對象屬不同級別時,"都"按照"遍指/任指/極性類列舉/表數(shù)類普通類"的序列從左至右優(yōu)先選擇其作為指向目標;當處于相同級別時,"都"的選擇受到可量化對象的重音、位置、語碼長度以及上下文等因素的影響。相應地,表達此類"都"字句時,通過增加候選對象之間的突顯度對比,可以消除歧義,使"都"的指向更加明確。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
【分類號】:H1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這些年來,語言學界對副詞“都”的討論持續(xù)不斷,相關的研究成果數(shù)以百計。本文致力于探討“都”字句中含有不止一個可量化對象時,“都”對指向目標的識別以及相關“都”字句的表達策略。例如: (l)奧運期間我們都在北京。(可量化對象:①奧運期間;②我們) (2)奧運期間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青松;;超線性突顯與“數(shù)+大+NP”結構[J];語言科學;2010年05期
2 竇曉蕾;;厚薄類反義詞不平衡性的認知解釋[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3 王玉麗;;周遍性主語與副詞“都/也”的關系[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8年11期
4 李大忠;語法偏誤分析二題[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5年04期
5 陳子驕;總括副詞“都”的語義指向以及與“全”的比較[J];克山師專學報;1995年03期
6 蔣嚴;語用推理與“都”的句法/語義特征[J];現(xiàn)代外語;1998年01期
7 李艷;與范圍副詞“都”相關的一個問題[J];語言文字應用;2000年02期
8 羅伶俐;淺析副詞"都"在句中的語義功能[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9 趙寶珍;試說“都”與“全”的語法作用[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10 王紅;語氣副詞“都”的語義、語用分析[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林書勤;;第一人稱指示語的語用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吳彩霞;;語篇信息結構的認知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趙艷平;請莫誤用“無時無刻”[N];語言文字周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彬;當代流行歌曲的修辭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2 徐慈華;選擇與適應[D];浙江大學;2007年
3 李凌燕;新聞敘事的主觀性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4 李文浩;基于突顯觀的構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5 夏日光;省略的認知語言學研究與翻譯教學[D];西南大學;2010年
6 李宇宏;現(xiàn)代漢語多義詞詞義引申認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7 任敏;現(xiàn)代漢語非受事動賓式雙音復合詞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琴;話劇翻譯的語用適應觀[D];廣西大學;2006年
2 張玉環(huán);論譯者的主體性[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3 徐寧;語境對心理詞匯意義提取的制約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8年
4 周薇薇;選擇與順應[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5 趙華威;從語言順應到交際順應[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6 張靜;先秦漢語方位詞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吳瓊;翻譯就是順應與抉擇:論立法語篇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5年
8 代榮;目的論與商標翻譯[D];上海海事大學;2005年
9 何俊平;譯者的心路歷程[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10 孟玉珍;湖南黔陽方言被動句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1519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151959.html